-
阅读札记:《逃亡》的主题呈现与深化
《长城》2024年第3期,刊出了苑楠的中篇新作《逃亡》。作品延续了作者绵密、细腻、感性与哲思并重的语言风格,延续了以第一人称刻画人物心理的叙事视角。当然,更具话题性的,是延续了在《倒立的云朵》(《...[详细]
-
李春雷《青春的方向》:为青春锚定方向
李春雷讲述保定学院15名毕业生放弃在内地就业机会,选择到万里之外的新疆且末县中学任教,继而影响一批又一批学弟学妹奔赴西部、扎根边疆的新作《青春的方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报告文学的领域中熠...[详细]
-
代际视野中的“新东北作家群”与“新南方写作”
近年来,“新东北作家群”与“新南方写作”这两个以地方性为表征的文学创作潮流,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事件性”存在,甚至被评为2022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1)之一。其中炙手可热的作家,如双雪涛、...[详细]
-
叶舟诗歌的空间层次、主体与价值取向
摘 要1990年代至今,叶舟以敦煌为中心,持续不断书写着他心中雄浑壮阔、博大深邃的西部世界。相比于广受关注的长篇小说,叶舟的诗歌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他的诗歌相比小说并不逊色,共同重构着当下...[详细]
-
水仙岛的象征意味:人物的不响、小说的穴位
雷默的短篇小说《断舍离》写了一对夫妻和儿子的得与舍、留与放的关系。与其说表现了一对夫妻显在的故事,倒不如说是隐在的孩子的故事。因此,小说展开的内在驱动在那个“异常”的小男孩。那个后来取了...[详细]
-
《买话》:漂浮在瓦村麦田上空的灵魂
我一直在等待漂浮在瓦城上空麦田里,那个叫做李四的“死魂灵”返乡。23年后,他终于重生归来了,回到了他以为可以安度晚年的生命停泊地——瓦村。重新审视《买话》中托生归来者的刘耳,他从乡村走进城市,度...[详细]
-
《老街口》:西域与乡愁
“河湟是我身上的印记,放在我的诗句中,寻根,从脐带开始,找到迁徙的足迹。”马文秀的长诗《老街口》溯源河湟文化,诗人通过寻访塔加村的民俗与历史记忆,将藏庄风物、吐蕃后裔、风土人情等勾连出来,于丹山碧...[详细]
-
邱婷婷《甦生》:熔理性的思索与情感的倾诉于一炉
有的书,读了之后得到愉悦;有的书,读了之后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有的书,读了之后提高修养。倘若读的书,这三者兼而得之,那就再好不过了。笔者刚读完的邱婷婷的《甦生》,就属于这样的好书。艰难而执著的寻找在邱...[详细]
-
锐意创新 别开生面
在近期纷至沓来的乡土题材小说中,老藤的长篇新作《草木志》,因有不少锐意十足的艺术出新,读来令人眼前一亮。我觉得这部《草木志》,无论是从老藤个人的小说创作来看,还是从乡土小说创作的方面来看,都带有...[详细]
-
看呀,那个一败涂地的母亲
阿袁笔下的成年女性大多是有几分“作”的,比如《苏黎红小姐》中的苏黎红,是个恋子狂,儿子不理她她就心口疼,三天两天地疼;《镜花》里的苏邶燕,热衷在省委大院的家里搞读书会;《师母》中的师母们,更是手段迭...[详细]
-
《我谨以此对抗孤独》:活出生命里的丰盛
世人在提到“孤独”一词时,往往含带同情和怜惜,如同雾里看花,根本谬解了当事人的心境。事实上,孤独是种大自在——一个人的心只要澄净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翻开《我谨以此对抗孤独》,“无事此静坐...[详细]
-
《横断浪途》:邀你去看人生风景
以三年的时间,她沿着横断山脉走遍了川西高原的低谷与高峰,走过了三万里路,她时刻都在与川西的雪山对话,聆听着路上牦牛的歌声。七堇年,这个曾经频现于文学榜单的女作家在沉寂三年之后,带着她的跋山涉水之...[详细]
-
《时间之野》:生命中的微粒演化成奇山异水
一个人识得大体和充满童趣并不矛盾,但若将两者融为一体、自由切换,委实不易,做文也是如此。这之间的平衡是很微妙的,如同将生命中的微粒演化成奇山异水,抑或将壮阔的思绪编织成树叶、水滴和蛙鸣构成的闲...[详细]
-
红土地上的蓬勃诗意
《一个人的地理诗学》,乍看书名中的“诗学”二字,还以为是理论专著,打开来品读,才发现是诗歌选集。但只要有选择,就有标准和态度。诗歌选集本身就是对选家鉴赏眼光和审美标准的一种生动诠释。编者钟世华...[详细]
-
《横断浪途》:邀你去看人生风景
以三年的时间,她沿着横断山脉走遍了川西高原的低谷与高峰,走过了三万里路,她时刻都在与川西的雪山对话,聆听着路上牦牛的歌声。七堇年,这个曾经频现于文学榜单的女作家在沉寂三年之后,带着她的跋山涉水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