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上的蓬勃诗意
《一个人的地理诗学》,乍看书名中的“诗学”二字,还以为是理论专著,打开来品读,才发现是诗歌选集。但只要有选择,就有标准和态度。诗歌选集本身就是对选家鉴赏眼光和审美标准的一种生动诠释。编者钟世华在后记《为诗歌做点小事》中谈道,“编选这样的选本,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冒险吧,毕竟要从广西众多的“80后”“90后”诗人中去选取25人,其中难度可见一斑”,并强调,既然是选本,其中体现更多的就是个人的立场和眼光了,在选择上纯粹是自己的兴趣。由此,便也生出“一个人”的孤勇与执着。然而,通过这样“一个人”的视野,读者望见并感受到了广西这片红土地上的蓬勃诗意。
广西的文学创作氛围十分浓厚,进入新世纪以来,不但领军人物成绩斐然,产生了头雁效应,各地的文学新人也不断涌现,并以多样的艺术表达丰富着八桂文坛。在各种文体中,广西的诗歌创作活跃度极高,优秀诗人频出,还有如“自行车”“麻雀”“漆”等民间诗歌团体。在东西、凡一平、黄佩华、黄土路等作家带动下,在广西高校中也形成了一些颇有影响的校园诗群,如“相思湖”“南楼丹霞”“独秀”等。这本选集以广西“80后”“90后”诗人创作为切片,一方面与编者自己也是“80后”学者与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见证了同代人的成长有关,是一种有“在场感”的梳理;另一方面,“80后”作为最早一批广泛使用代际来区分的作家群体,在创作视域、精神向度等方面的确有着这代人的鲜明特点,能够充分体现一个时代的风貌,且与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语境转换有关。而接下来的“90后”,也顺承了这种代际划分,足见这两个代际作家、诗人身上的时代烙印之鲜明。为了进一步地区别他者、凸显个性创作,个别作家、诗人还一度将自己细分为“85后”或者“95后”。
在选本推出的同年,编者钟世华与牛金霞合著,先后在《民族文学》发表了《在“流动”中“回溯”——论“90后”少数民族诗人的创作》《进入“公共”语境之后——论“80后”少数民族诗歌的艺术特性》两篇评论,对少数民族“80后”“90后”两个代际诗人的创作分别进行梳理和评价。两文观点认为,“80后”在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成长,生活空间的改变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式,这使得他们不仅在转变的文化语境中成长,也能站在合适距离去审视自己的原生文化,在反思的文化语境中雕琢自己的诗歌文本。“90后”生活在文化更为高速的流动与碰撞中,要求他们处理多重文化间的冲突与交叉,并在流动、多维、叠合的时代下,沉淀出新的心理图式。这两篇评论在某种程度上道出了《一个人的地理诗学》的选诗标准,编者十分重视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审视个体创作,关注青年诗人诗作中的身份纠缠、情感变迁及智性思考。所选“25家”,“80后”诗人占17家,“90后”诗人占8家,比重上的不均衡,说明这个选集并不唯代际论,而是在诗歌的思想内涵、艺术水准、精神向度等方面,有相对统一的考量。
广西是充分体现多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域,诗人群体中除壮族外,还有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时代性、地域性和民族性都是诗人们无可回避的话题。在诗集所选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们将原生的文化要素,拉入到流动的生活语境中,有对往昔的回顾,有对地域文化的映射,更有对时代变奏的呼应和对这个世界的款款深情,既呈现了诗人们深邃、独特的精神世界,也有对生存、命运、现实等诸多问题的深刻思考,书写了人类共有的情感。
《一个人的地理诗学》中选录的很多诗人,在创作之初就得到过业界的认可,许多重要的文学期刊都发表过他们的诗作。因此,即便是“一个人的地理诗学”也是贴合大众审美的,个性中也有坚实的共性基础。但在铺天盖地、纷繁复杂的整体性创作面前,作为梳理者的“这一个”,其主体性是不言而喻的。从发现到呈现,从看见他们到使他们被看见,这个过程定然凝聚了编者的心血。当然,选集总有挂一漏万之嫌,但只要选择标准符合艺术审美,也会成为一个地域、一个时代诗歌气象的生动展示。
(作者系《民族文学》杂志社二编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