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种文体交叉同构的学者型作家——邢小利文学创作论
摘 要邢小利具有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三重身份。不同文体交叉融合的创作,使他的作品具备了生活与哲理、智慧与情感、感性与理性交织融合的鲜明特色。他的叙事个性以散文笔法奠基:率真个性,简洁传神,...[详细]
-
以亲情拯救自我——论新时代小说中的伦理姿态
新时代总会催生新人物,然而在小说的世界中,却未必总能够推陈出新。自2012年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政治经济生活进入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社会主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众多小说也秉承了紧扣时代焦点的...[详细]
-
《似曾相识谁归来》:分享身边的故事
文学说到底就是要反应现实生活,抒写大众,表达思想内涵,引发读者思考,给予人们启迪。借钱,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生活中有时却并不是这样。十月第3期小说《似曾相识谁归来》就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小...[详细]
-
黄大鹏:命中注定的相遇
弋舟小说《德雷克海峡的800艘沉船》中,吴尤莉是西安网约车司机,夜里父亲会替她出车,某夜她父亲去机场接到了一位武汉女乘客段欣慧。吴和段是两个女主人公,都富有故事性,段是丧偶到处周游的中年富婆。...[详细]
-
解码非遗中国——王芸散文集《纸上万物浮现如初》
合上作家王芸新近出版的散文集《纸上万物浮现如初》,一个个手艺人的形象,好似浮雕群像镌刻在历史柱上,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王芸用简约的笔画勾勒非遗传承人,用优雅质实的语言探秘非遗世界,以富有音乐美的...[详细]
-
李跃:在碰撞处敛起锋芒
小说用母亲的葬礼开端,徐徐道出梅琳不被祝福的婚姻。一切都指向世态炎凉,却原来是个暖人心肠的故事。 “城市女”梅琳与“乡村男”丈夫是私定终身,直到怀孕才把丈夫领到父母面前。父母面对既无经济...[详细]
-
“东北文艺复兴”:历史的生产与回响
文学话语几乎必然介入历史叙事,正如鲁迅评价《史记》的“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1)司马迁的修辞与叙事方式虽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历史写作以外,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历史与记...[详细]
-
礼赞英雄的《芝镇说2》,写出了山东人的魂
潍坊的男人,谁没喝过芝酒?记得小时候,父亲在村里小卖部能买到的待客好酒,就是芝镇白干。我老家离芝镇两百里,也喜饮芝酒,可见芝酒在潍坊乃至山东都受欢迎。潍坊人都喝芝酒,阅读逄春阶的《芝镇说》,我才认识...[详细]
-
伊北《对的人》:人生是一场解题之旅
人的一生,其实是无数个选择构成的,从出生、上学、工作到婚姻,我们往往需要先做对选择,才能解开一道道难题,以使人生越来越好。继《小敏家》《熟年》后,伊北将目光投向现实生活的深处,以一部《对的人》书...[详细]
-
石一枫《漂洋过海来送你》:成长小说的一种写法
施占军曾指出中国式的成长小说“在终点上极其模糊,有着明显的‘成长期延长’的特色……我们拥有相对晚熟的成长,似乎青春期没完没了”。这意味着,中国式成长小说所聚焦的主人公往往在经历了“成人礼...[详细]
-
《洱海笔记》:向心爱的洱海致敬
《洱海笔记》是云南大理青年白族作家北雁新出版的一部生态纪实文学之作,作家用一年时光环走洱海一周,以日记体的方式,记录了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阅读本书,可以感受到,《洱海笔记》是一种学科知识与文...[详细]
-
萧红《商市街》:有大的家国情怀,也有洞烛人性的幽微
数年前还在读大学时就读过萧红的《生死场》,她在书中描绘北中国大地上的人民,唯旧封建社会思想影响下的女性命运,描述她们如牲畜般的生活,展现出那片冻土上的闭塞、沉闷和窒息。读《呼兰河传》《小城...[详细]
-
同题材小说创作的三种写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家与厨师相似,都是正经的手艺人,面对相同的食材,如何做出不同的美食,是最考验各自手艺的。这次同题材小说创作好比“厨王争霸赛”,主办方提供的相同食材主要有三样:湖、墩、牛,李云、...[详细]
-
《乱翻书集》:读到佳妙境地
读书读到佳妙境地,书中说出我想说而说不出,或是说得出却说不了这么透彻精辟的话,一时痛快淋漓,便似“搔到了痒处”,换孔夫子的说法,是“于我心有戚戚焉”。然而这只是一方面。晋朝的庾子嵩读庄子,开卷一尺...[详细]
-
文学写作的“寸劲”——田耳小说论
摘 要田耳是一位非常会讲故事的作家,往往在推理和悬疑的传奇中呈现出日常生活的经纬纵横。他通过一系列的偶然搭建人物必然的命运,以旁观者的视角沉淀出叙述的冷静,解构了道德、权力、价值等既定观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