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朴素出诗意 本真有力度——《大洛河》读后
2023年春夏,延安青年作家李亮女士不断有好消息传来,先是首部长篇小说《大洛河》入选“2023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再是《大洛河》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李亮很早就进入了自觉的文学创...[详细]
-
新时代长篇乡土小说中的“新人”形象初探
新时代的春风席卷了中华大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令乡土中国当下的每一个瞬息,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历史性巨变,并滋养着百年乡土小说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面...[详细]
-
传记:以挺拔踔厉的英姿向人民报告
2021年12月间,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在王丽会长主持下,在北京召开了一场线下线上学术研讨会。王丽代表学会作了主旨报告,十几位传记作家、研究学者早有准备,纷纷发言。在学会秘书处和中国书籍出版社编辑一番...[详细]
-
喻向午:文学“新青年”因何而立
而立之年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年龄,一个开始硕果频出的年龄。如果将视野限定在中国文学,目光投射到百年文学史,亦莫不如此。“五四”时期,在《新青年》上振臂高呼的“文学革命”主要倡导者,如胡适、李大...[详细]
-
“新西部”空间诗学的建构与书写
新疆是中国诗歌语境中一个充满神秘的“意象”,它所具有的“西部”特征是诗人向往、言说和进行“他者”叙事的一条精神通道,由西向东,或者由西向西,在这片神奇的诗歌秘境中,“西部”无疑成为诗人与诗歌理...[详细]
-
文人画山峰上的清灵云烟
最近,我一鼓作气,阅读了青年作家胡烟的新作读画散文集《见山》。一边阅读,一边在《见山》的纸张边缘用铅笔写读后,整理完读后,时间已是深夜时分。合上《见山》,却依然能闻见书中古画和内文散发出的沁人...[详细]
-
执灯而立的诗侠
读过周庆荣先生多部散文诗集,感觉他是中国当代诗坛少有的硬汉,而翻看他新出版的《执灯而立》,此感更甚,以至于想送他一顶帽子:诗侠。 侠的本义是指有社会担当的武士,见义勇为,舍己助人。而作为诗之侠者,...[详细]
-
《沙漠的巴丹吉林》:以退为进的开阔与诘问
大概在5年前,我在第一次阅读散文家杨献平的作品时,就被他笔下辽阔苍凉的西北意象打动了。对于我这样一个生长于南方、对西北缺少日常生活经验以及深入观察的人来说,大概认为这样的南北差异必定是他散...[详细]
-
作为小说家的批评家
近年来,批评家写小说似乎成为一种潮流,吴亮、张柠、李陀、於可训、王尧、李云雷等20多位批评家相继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在日渐失去集体效应的当代文坛,批评家亲自下场制造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文学现象。小...[详细]
-
刊物和作者最好的关系,就是互相成就
7月份时,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在大同召开年会,我与平常时有联系却36年一直未曾谋面的《莽原》主编安琪见面了。一个山东大学闻一多红烛诗社的社长、主编,一个山东师范大学寸草心文学社的社长、主编,共同回...[详细]
-
李燕君:浅谈鲁迅文学奖的“和”
鲁迅文学奖已经评了八届。从这几届获奖的作品来看,似乎都有着“和”的文化特点,且在今年的作品评审中更是被赋予新的意涵。 这种“和”首先体现在“鲁奖”作品的平和中正上,这与所谓的“大众性”有...[详细]
-
《生命之外》的终极性关怀
李建英的长篇小说《生命之外》于2023年3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由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计13万字,小说以扶贫为主轴。每一个人的生存都并非孤立的,根扎于现实的正是人的心灵渴求更多地...[详细]
-
《群山奔涌》序:风从青海来
我与李万华素未谋面,有限的信息交流源自阅读。起初,在博客读到其作品,如同开启一段阅读序曲,是一些短章或片段,“我仿佛是个,山野的王。我想着或许,果真,我在那些幽僻的地方,做过王。我将手脚散开来,搭着泥...[详细]
-
探问现代城市青年的生活勇气和精神出路
一 宥予是个有语言天赋的写作者,他知道文学叙述要走心,而不是单纯地说事。《撞空》是个“广漂故事”,写及的广州城事不多,但它说透了当前城市青年人的心事。宥予来自北方,在广州生活多年,典型的广漂青...[详细]
-
文人画山峰上的清灵云烟
最近,我一鼓作气,阅读了青年作家胡烟的新作读画散文集《见山》。一边阅读,一边在《见山》的纸张边缘用铅笔写读后,整理完读后,时间已是深夜时分。合上《见山》,却依然能闻见书中古画和内文散发出的沁人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