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海洋里的诗性流淌和人性浮沉
海飞的大部分小说都极其符合复调或全息的特点。他小说里的故事、人物、结构,绝不是“同声齐唱”的大合唱,而是丰富多元、融会贯通的多声部。也可以这么说,他的小说结构,不是线性的,也不是圆形的,而是全息...[详细]
-
如此美好的中国色彩
《制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 曾启雄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近年来,中国传统色彩从历史与生活的隐匿处慢慢重现于世人面前,人们突然发现,随着中华文明同步生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审美基因——渗入中华文...[详细]
-
两性关系的聚焦与勘察
《安徽文学》“文学ABC”栏目发表时晓的小说《一起旅行》,约我写一篇评论,由此契机,我拜读了时晓的作品。《一起旅行》在极其日常性的情境中,把一对夫妻推到了读者的面前。他们的言行,他们的摩擦,可能会...[详细]
-
写出她们的“本来如此”——读乔叶《明月梅花》
《明月梅花》是乔叶的最新短篇小说,从女性视角回望童年。小说的开头是追忆口吻:“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不过,每每想起,明月就免不了要惊异。竟然过去那么久了,竟然。可一想起来,总觉得是刚刚发生,如...[详细]
-
李林荣:看得《丘山》似沟壑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流传千载的这一陶诗名句里提炼出篇名的小说《丘山》,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设置,却不像《归园田居》那么散淡、安详和超然,能给人带来心旷神怡的轻松愉悦感。同是“丘山”,...[详细]
-
残雪的实验文学创作
残雪有自己鲜明的文学观念,她主张以哲学打底,将哲学世界观和文学世界观打通,在哲学的基础上建构她的文学世界。她的文学理念是中西方文化的完全融合,她的创作是一种身体先行和物质先行的结合。残雪说...[详细]
-
浅谈《莫道君行早》中的人物塑造
以小说的笔法,《莫道君行早》忠实记录和生动描绘了新的历史时期脱贫攻坚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壮丽景象,虽然涉及到的仅仅是贵州高原武陵山区里的几个小村落,但以点带面,不难窥见那波澜壮阔中的摧枯拉...[详细]
-
作为文学修辞的田野调查:《成都传》的非虚构诗学
十多年来,世界文学界掀起为城市写传的浪潮,迄今为止中国已出版城市传记40多部。城市传普遍要求尊重史实和现实、有一定的文学趣味,所以学界一般将其视为一种非虚构写作类型。城市传的作者大多是与该城...[详细]
-
《两座桥》:历史故事与温故知新
收到2023年第4期《十月》,在刊物封面要目见到冉正万的名字,因他是活跃在当代文坛的贵州作家,我就想到贵州。想到贵州,自然会想到这里的山多、山高。同时会想到现代小说家蹇先艾在短篇小说《在贵州道上...[详细]
-
李一鸣:何为生态文学 生态文学何为
一 生态文学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何为生态文学?有人将之阐释为一种以自然生态为题材的文学。这种定义方式未免望文生义,纯粹以创作题材为文学命名,或将某一类文学的发生仅仅局限于一种题材...[详细]
-
观察者的敏锐介入
《必须写下我们:被写作改变的人生》吴越著四川人民出版社本书是《收获》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吴越关于文学写作领域近十年来的访谈、座谈以及非虚构叙事的结集。全书分为五辑,前四辑收入了对17位国内外文...[详细]
-
纺织考古 揭开历史经纬
《大国霓裳——沈从文和我们的纺织考古之路》 王亚蓉 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七月光明书榜上榜图书)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详细]
-
文证义理兼擅的李静
主持人语丨吴俊:文证义理兼擅的李静说过几次了,“起点批评”专栏的起因、本意是聚焦年轻批评家的,特别是刚刚崭露头角的在读或毕业未久的博士生。但实际上,等到他/她真的被关注时,大多已经是相当成熟的...[详细]
-
主持人语:文证义理兼擅的李静
说过几次了,“起点批评”专栏的起因、本意是聚焦年轻批评家的,特别是刚刚崭露头角的在读或毕业未久的博士生。但实际上,等到他/她真的被关注时,大多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年轻学者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新锐批...[详细]
-
李静印象:在当代生活的田野中思想与生长
李静以她出色的学术成果,正在逐渐成长为令人瞩目的青年学者。她的研究视野宽广、写作风格多样,既出版专著,也发表学术论文,更活跃在当代文学与文化批评的前沿。她正在日益走向成熟。她的成果也得到了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