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评王安忆《五湖四海》

发布时间:2022-11-02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王安忆以前说过,她不太写当下现实题材,因为缺少文学所需要的审视距离。也许是年龄和阅历俱增的缘故,还因中国社会当下发生的巨变又是那么惊心动魄,王安忆的取景从长焦逐渐转为微距。以往她的作品里缺少了改革开放一代创业者的身影,这次终于将焦点对置于他们身上,将他们曾经意气风发的身影定格在取景框中。

  建设、跃进、爱社,这些带着强烈时代气息的名字,初次出现在了王安忆的小说中。航海的发展牵制人类历史走向,水运的兴衰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式微的水运正迎合了作家的审美距离,江河湖泊的变迁总是具足文学意义。男主人公张建设的创业史,正是从不入经籍的无名小河开始,借助四通八达的水系,奔向大江大河,最后抵达东海——所谓五湖四海!张建设本人的习性也颇有江湖气,“义”字当头,这也是他壮大事业的根本。

  张建设可看做生于五十年代末、发展于八十年代的那一代乡镇企业家的缩影。父母早逝,穷人孩子早当家是内因,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活跃是外部环境。内外因相互碰撞,时势造英雄,人民创造历史,两相作用成就了个人,人中龙凤乘势而上,走在了时代的前列。王安忆用写实主义的笔法,细细描绘了激情四射的创业过程,拆旧船,跑贷款,换新船,拿地皮,建新屋,开工厂……借助四面八方的助力,一步步滚雪球,完成了自身的原始积累。个人生活是“娶了娘子,生了儿子,攒了票子”。娶的娘子是关键,也是吃苦耐劳,可手提肩扛的修家长女修国妹。两人非常般配。

  小说前半部分,视点人物是张建设,写了他轰轰烈烈的创业过程。实际看来只是铺垫,主线潜在下面。从小说整体看,修国妹是真正的主人公。写张建设创业,写至到县城开厂就停顿了,水上人家出身的修国妹,也只能陪张建设到达三河交汇的县城了。再往前的大江大河,她已经跟不上了。后半部分,转换了视角,从修国妹的视点出发,写大时代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冲击。

  《五湖四海》这部小说让人总是联想起2016年王安忆写的那篇《向西,向西,向南》。那些创业成功、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后来怎么样了?其中的很多人,宿命一样,都要经历情变。王安忆近几年反复写到这个主题,说明它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那么怎么解决这样的困局?王安忆有点像老中医,提供了一个想要治本却见效缓慢的药方。

  在《向西,向西,向南》里,事情够严峻,但远不到残酷的地步。面对楔入家庭的第三者,女主人公远走异乡,在友情中觅得落脚处,以此对抗人生的风浪。在《五湖四海》里,表面上没有惊涛骇浪,底下却暗流涌动,逼近了毫不温情近乎残忍的真相。家族企业做大,外面漂流的人纷纷归来。姻亲结缘的弟媳,恃宠而骄的小妹,在重情重义的张建设这里,双双逾越伦常界限,将整个家族拖入道德困境。婚姻的背叛也还不算,亲情的背叛让人失去了最后的栖身之地。对这逼将上来的命运,修国妹能怎么办呢?

  也不过就是一个字:守。守着这个家,守着父母,守着弟妹,守着孩子,连带妹妹的私生小女,也是视若己出。有一种地母精神,承载整个家族——地势坤,厚德载物。这出自一个长女的使命,也是个人的责任感。你们都来来去去,大江大河、五湖四海、跨国越洋,只有修国妹守家在地,给每个人一个回首之地,归来之处。又能怎么办呢?《向西,向西,向南》里的女主人还是职业女性,有自己独立的经济能力,这里的修国妹只是家庭主妇,不是不能干,只是让位于更能干的丈夫。本就处于乾势的丈夫,又具眼光与才干,成功是运势也是必然。这样的人,再得金钱的助力与加持,能量加了杠杆,放大了数倍。那么,靠什么来约束呢?从外在看,修国妹根本不能够势均力敌,但从心性看,修国妹实际更胜一筹。聪明是一方面,还能隐忍,更主要的,知晓大义,有胸襟,忍受着常人不能忍的伤害,将一切交与天道,让天道的自恰运行将每个人各归其位。

  这“天道”落在具体处,难得一见的是小说里提到一个很古的词:周礼——“老人言必称周礼,这礼数实是不能错,就像庄稼必须在季上,否则便没有收成。”所以,小说里详详细细地写了修国妹和张建设嫁娶的过程,媒约聘礼,各种礼数一个不少,所谓“明媒正娶”。就是这样的仪式感,奠定了深厚的心理基础。相反的是,小弟的婚事止步于订婚,再没向前迈进;小妹更是野路子,离家出走数年,还带回了一个私生女,今生踏入婚姻殿堂的机会渺茫。这就少了无形的道德约束,给弟媳和小妹留下空隙,让她们一脚踏入感情泥潭。

  修国妹还能倚侍的另一个词,就是“义”。当初坚定嫁给张建设,就是看到了这孤儿身上的“义”,把自己的命交给他。中途张建设同女眷们有了款曲,对略知隐情的修国妹保证:“今生我只跟你做夫妻。”到最后,还是相信张建设能把控局面,不会让她害怕的事情发生。有了这份“义”在心底,踏实多了,修国妹对眼前事不闻不问,“这家里每个人都比她知道的多”,守着自家地盘,任他们兴风作浪。就这样维护着整个家族的体面,也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还好,修国妹还不算孤单,还有个小弟陪伴。留学归来的小弟把家里人分成两类:喜欢美国的人和不喜欢美国的人,前者是改革派、激进派,张建设为首,弟媳、小妹跟随;后者是保守派,修国妹为首,带着小弟和两个女孩子。家庭、社会均是如此,逐渐分出左右。激进派冲破伦常,保守派极力守成。

  小说里特别写了买房子,如他们这样的及早致富的人,成为有产者的标志就是房子。本是水上人家,一路置房买地,从村里买到了县里,又到了芜湖市,直买到了大上海。有房就有家,这买房逐渐有了其他意味。这有点像隐晦版的妻妾成群。毕竟是长江流域的内河人家,实际上是华夏文明的正脉,所以就会有纠结,有困境。初次越界的张建设困兽一样在家里打转。再往南方,粤港南洋,这种现象司空见惯。小说里写了小妹追男人到新加坡,四房太太正好凑一桌麻将。谁能想到,发达如香港,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废除了一夫多妻制,此前纳妾都是合法的。如此这般,才有了那些富豪们各房争产的故事,连续剧一样绵延不绝。

  这困境如何解决?王安忆一向是温和的,很少借用死亡情节。这一次有些出人意料,以男主人张建设遭遇意外收场。总归是,周围的女人们前后都是苦。他走后撂下的摊子,以修国妹的肩膀是担得起来的,这些小说没写,只能由读者自行想象。一代创业者这样的结局不禁令人唏嘘。细想一下,这些当年的乡镇企业家,文化底蕴稀薄,凭一股实干劲头闯出一片天地。他们朴素的道德修养主要来自民间教化,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经济社会,这能支撑他们走到多远?稍有差池,即陷入困境,以致遭遇灾变。

  王安忆的小说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思想家的风貌。写婚姻家庭,必同大的社会环境,甚至世界格局联在一起,将个人命运放置在时代的走向中。近几年的中篇小说,《红豆生南国》背景是1960年代的世界左翼思潮,《向西,向西,向南》写了世界经济全球化,此篇《五湖四海》写的是改革开放。这体现出一种对世界的认知,让原本沉浸于人间烟火的小说有了一种更宏阔的全息视角。写家庭裂变,并不直面写,没有写那些粗鄙和不堪,而是选择了风暴眼,在一个几乎静止的点上写外部的风云变幻。在《五湖四海》中,各种惊心时刻修国妹默默留在了心底,唯一的刺刀见红的场面是小妹的近乎逼宫。自小缺乏忠厚的小妹,觊觎、僭越自是必然,修国妹只一句“出水才看两脚泥”,守住了自己的城池。那种惊心动魄传递过来,没有丝毫衰减。

  近几年王安忆小说中写到中年人的婚恋,总是不落巢窠。在《红豆生南国》和《考工记》中,是离婚或未婚的中年男子,散发着禁欲气息,相对于这物欲横流的世界,是一股清流。在《向西,向西,向南》和《五湖四海》中,是遭遇婚变的中年女子,她们都用退守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在如火如荼的两性战场上,这也是一剂清凉帖。王安忆像是开出了自己的老中医药方,对于这个狂飙突进的世界,它管用吗?也许救不了急症,但在调适整体的平衡上,它总能发挥自己潜隐的作用。文化上,我们古有周礼;中医绵延千年,被峻急凌厉的西医逼到墙角,总有人喊着要取缔,但那些古老的方剂不是至今还在流传!

  在当代作家中,细节的刻画,笔致的绵密,王安忆独树一帜。这种写实主义风格需要多少材料,需要多少能量啊!不能不敬佩王安忆依旧饱满的创作元气。什么样的题材,什么样的地域,王安忆都能信手拿来,游刃有余。写左近题材,因为有现实做参照,虚构也要接受检验。《五湖四海》里还是能看到几处疏漏。比如弟媳袁艳1980年作为下乡知青子女回上海,当时政策是年龄满十六岁,为此将父母下乡年代推到五十年代末的邢燕子那一代。若按后文千禧年袁艳三十岁,就同1980年十六岁有了出入;再一个是修国妹他们八十年代中期就在县城买了商品房,感觉那时出现商品房概念是九十年代。住到别墅买家具遇同乡,提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那时是2000年前,还没提这个概念。总之是,王安忆一向严谨,在写过去四十年发生的事件时,因为虚构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难免会有时序的混淆。这也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一个挑战。

  小说如何处理同现实的关系?特地看了一下《五湖四海》的完稿时间,“4月24日 上海”。彼时的上海,全城静止状态,像王安忆小说里常用到的一个细节,“一二三,木头人”。这个自开埠就以繁华著称的魔都,第一次失去了活力。写作者,自是靠阅读、写作勉力度过这失序的时日。笔下构筑的虚拟世界,在坚硬的现实面前,如何对峙?如何“躲进小楼成一统”?我在想,外面的世界如何影响了一个作家的创作心境?主人公张建设的结局是预先就想好了,还是被外面的疾风骤雨影响,让一向温和的王安忆狠了狠心,给了他一个死亡的结局?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了一容小说集《玉狮子》 社会现实与人性世界的多向度

    正处于上升期的东乡族作家了一容,小说集《玉狮子》的创作可以被概括为“对社会现实和人性世界的多向度书写”,包含着表达社会关怀、成长叙事、表现复杂人性世界和草...[详细]

  • 舒位峰小说评论

    舒位峰的小说生动再现了一群形形色色的当代青年男人和女人的生存体验。源自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和回应,舒位峰用写实的笔法梳理出日常生活中平实、细致、活泼的人...[详细]

  • 从《一日三秋》看刘震云小说创作

    刘震云能够在创作中“投机”“取巧”,在“创新”中“守成”。所谓的“投机”,其实是投读者所好,把握各种契机,不乏迎合的意味;所谓“取巧”,则是玩点小创意,耍些小聪明,...[详细]

  • 浅论张翎作品中的“姐姐”形象

    当我们谈论女性作家时,女性视角与女性书写是无法回避的话题,旅居加拿大的温州籍女作家张翎又正是一位具备自觉而清醒的女性主体意识的作家。从长篇处女作《望月》(1...[详细]

  • 谈谈张者的小说写作

     张者的名字是和《桃李》联系在一起的。在此之前,他写过不少短篇小说,《唱歌》《纸条》《朝着鲜花去》等,里面已经埋下了他关注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线索,但直到20...[详细]

  • 小饭《赌注》

    《赌注》这部小说采取的是一个强戏剧性结构,有人被谋杀,并且不止一个,警察刘涛需要去找到谜底,是谁杀了人,情节推动中意外不断,直到结尾也是再三反转,完全实现了“情理之...[详细]

  • 我读的第一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千百个掀天巨浪,而读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一个巨浪打过来,可以令读者沉下数十百丈,再一个巨浪掀起,又可以将读者抬高数十百丈在看《天龙八部...[详细]

  • 卖报小郎君《大奉打更人》:成功但不成熟的“变奏曲”

    《大奉打更人》于2020年3月15日开始在起点中文网连载,2021年8月5日完结,全书380万字。小说上架第二个月起一直保持在月票榜前五名,累计获得五次榜首,更成为继《诡秘之...[详细]

  • 黄茜小说创作艺术浅析

    黄茜的小说人物总有几分阴盛阳衰,这些外刚内柔的女性再是强悍能干,也架不住男性在爱情婚姻上的致命一击,让她们深味着人性与孤独。她们不是小镇做题家,却也是百折千回...[详细]

  • 张者《远水》

    近日读长篇小说《远水》,那个熟悉的张者又回来了。宏大的背景,严肃的主题,轻度的喜感,却一样能上演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不禁又联想到他之前的很多小说,并想谈谈张者究...[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