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橙的《何日请长缨》:大气磅礴的历史感
齐橙一直致力于工业历史的宏大叙事,在回溯与重塑中营建工业叙事伦理的新话语体系。其作品视野宏阔,带着历史的眼光进入工业现场,参与绘制既波澜壮阔又针脚细密的工业发展图景。他的每部作品都聚焦新时期工业发展的重点节点,并以此反映完整的新时期工业发展史。《工业霸主》《大国重工》分别以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和1980年为起点,观察改革开放浪潮中的重工业发展和壮大,以点带面地描绘重振工业国家意志和工业战线上的理想与奋斗。《材料帝国》从1985年写起,讲述以材料业为代表的基础工业得到重视,新时期的工业开始了全方位的打造。
《何日请长缨》则起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全球化来临的1995年,关注的是中国当代工业的新发展,指向了重新崛起的强国梦。齐橙对此有精确的创作阐述:“我创作的几部工业小说主题上各有侧重,《工业霸主》讲述的是工业情怀,《材料帝国》讲述的是科技之美,《大国重工》讲述的是举国体制,而《何日请长缨》讲述的是管理创新,这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范畴。”《何日请长缨》重点关注企业在社会环境下的生存之策和发展之道,既是历史性的回望,又映射了当下,是强国建设在工业领域的文学性记录。
故事的开头是老国企临河第一机床厂领导集体贪腐,陷入严重亏损,机械部派遣老处长周衡和计划经济学系毕业的大学生唐子风前往任职。作品分为“脱困”“崛起”“搏击”“辉煌”等部分。回望与想象是这部作品的关键词,在想象中回望、在回望中想象,双向互动,建构出既富文学表达又反映历史现实的新工业叙事文本。
就工业题材而言,《何日请长缨》并没有过多地借工业背景书写人物和生活故事,作者重在从工业现场内部探寻工业发展的具体路径,勾勒新时期工业发展的路线图。齐橙显然通晓并看重中国工业发展一路走来的技术逻辑、产业逻辑、市场逻辑和行为逻辑。作品以坚实的工业逻辑为叙述主线,注重在历史的维度去回望,建构大工业叙事,与当下对话,直指未来。
正如齐橙在《何日请长缨》自序中所言:“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历经十年时间,中国实现了华丽的转身……体制转轨的成果是辉煌的,但转轨过程中的阵痛也是刻骨铭心的。”企业在改革中重新启航,面对的首先是有关人的问题。小说开头周衡和唐子风的进驻,为管理层注入新的力量,老处长熟知行业的整体态势、上层的政策以及企业情况,能掌舵、善谋划。而刚毕业的大学生知识储备好,充满激情和勇气,思维活跃、敢想敢拼。这一老一少组合的力量,其实就是改革必备的力量。他们俩到任第一件事就是“讨债”。资金不但关乎企业的生产,更直接影响到工人的生存,工人失去养家糊口的收入,企业就会缺少发展之根本。在改革开放初期,“三角债”当属普遍现象,是企业的“老大难”。所以,想方设法收回的欠款,其中一项用途就是给工人发工资,这既是切实关心工人生活,又有助于凝聚人心,重拾奋进的信心。小说以这样的开篇切中了企业发展的要害,人作为第一因素,开启了其他所有工作的敲门砖。
在《何日请长缨》中,齐橙将其特有的硬核叙事又进行了新的拓展。一是企业发展外部因素的硬核叙事。作为工业流小说,这一点特别重要。齐橙做足了功课,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发展的世界态势和中国面貌,以及与此相关的形势、政策、产业和市场,他了然在胸。通过他的叙述,这些成为小说本身以及故事的背景,同时也是人物行动的客观原因。二是企业管理和经营的硬核叙事。理论性很强的经营法则与故事的可读性会产生矛盾,容易造成阅读的障碍;同时,如果单纯地注重故事的好看,也容易将管理和经营讲述得过于简单和世俗化,甚至沦为无专业含量的职场生存和商战故事。在这方面,齐橙保持了足够的清醒和警惕,将工业逻辑作为故事推进的第一准则和核心动力。看似在讲人的故事,讲人情世故,用意则是让读者体悟其中的管理经营之道。三是行业专业知识的硬核叙事。齐橙把机床等专业知识经由网络文学讲故事的方式,生成为独特的“爽感”。在小说中,他借唐子风等人反复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小到机床生产的技术,大到机床行业的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定律,都有许多精彩的书写。小说的着力点不仅是描写一个企业“打怪升级”式的成长过程,更是探讨企业如何才能健康成长、持续强壮,从而提炼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对现实产生启示意义。
与同类题材网络小说相比,《何日请长缨》更注重书写信念和精神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小说中不乏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也有人性的刻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等,但齐橙这样写并不是为了增加小说的生活气息和人物的丰富性,而是表现在这样的境况和过程中人对企业的作用。
作品中的唐子风虽然是穿越者,但更多是作为在场者和对话者,为我们搭建历史与现实、回望与期待的桥梁,帮助我们进入历史。唐子风其实是写作者和阅读者走入历史的合体。当然,在工业进程中,那些有着未来思维、超常思想和与众不同信念的人,其实就像穿越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穿越者的形象反而增强了《何日请长缨》的现实力量。唐子风没有未来科技和知识等诸多“金手指”,他最大的意义是带来了未来工业的成就。在上世纪90年代,人们确实有疑虑,对工业之路信心不足。从未来而至的唐子风亲身体验到改革的成果和中国工业的荣耀,他把这些转化为自信,以各种方式帮助人们坚定信心、努力向前。在当下,我们的工作、经济建设乃至强国建设,自然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更需要增强信念、铸造信心,相信经过今日之奋斗一定能达到美好的未来之岸。
思维、信念、精神是《何日请长缨》的内核所在,也是我们回到历史现场的真正要义,是我们思考当下、不断前行需要的动力。这种大视野的网络文学书写,既吸纳纯文学工业叙事的成果,又发挥了网络文学自身的独特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
卧牛真人《修真四万年》,让人类文明穿越星际
卧牛真人以玄幻写作进入“大神”行列,如《魔记之笑笑笑》《血国》《天元突破》《末日升龙》《妖魔军火商》等,而令卧牛真人名号响彻网文界的则是他的“科幻三部曲”...[详细]
耳根《一念永恒》解读
截至2019年年底,耳根已完结的作品有《天逆》《仙逆》《求魔》《我欲封天》《一念永恒》,从《仙逆》始,篇篇大火,正在连载中的《三寸人间》,正以其独特的文风和绝好的“...[详细]
齐橙: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
作为一名工业题材网络小说作家,我从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艰辛历程与辉煌成就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并且深深地意识到,作家只有深耕时代,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详细]
卖报小郎君《大奉打更人》:成功但不成熟的“变奏曲”
《大奉打更人》于2020年3月15日开始在起点中文网连载,2021年8月5日完结,全书380万字。小说上架第二个月起一直保持在月票榜前五名,累计获得五次榜首,更成为继《诡秘之...[详细]
卖报小郎君和他的《大奉打更人》
在2021年第六届阅文原创IP颁奖仪式上,卖报小郎君创作的《大奉打更人》获得了“年度最佳作品”“年度男频人气十强”“年度东方幻想题材作品”“年度影视改编期待作...[详细]
工业题材网络小说:互联网时代的工业叙事
近年来,在网络空间中出现了一大批工业题材小说。这些小说以科技和制造业为核心,生动刻画了通过科技和制造业的爆发式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从而完成民族腾飞这一强国目标...[详细]
猫腻、齐橙、志鸟村、蒋胜男:2021年网络作家谈新作
近年来,越来越多由网络文学现实题材作品改编的影视剧热度不减,市场对于优秀现实题材作品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大。本次我们采访的这四位著名网络文学作家,他们的个人创作...[详细]
《大国重工》:真实与虚构间的工业梦书写
《大国重工》被视为“穿越工业文”的代表作之一。“穿越”是网络小说常见的,小说讲述的是国家重大办的青年才俊冯啸辰意外穿越到40年前,附身到了20世纪80年代冶金厅...[详细]
“穿越救亡流”与“历史研究范”
在最早的历史穿越小说中,历史是一个单纯为抚慰个人的历史和现实创伤经验而营造的疗伤空间。这种主体的自我安慰不可自拔,至今仍是所有的历史穿越小说都必须遵循的铁...[详细]
齐橙:真实而有温度的故事总是令人震撼
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中国历史,起伏跌宕,精彩纷呈,为网络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图为深圳特区城市景观。新华社毛思倩摄有一次和朋友聊起自己写的第一部工业小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