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字长篇小说是数字时代阅读主流?
以长篇小说写作为主的传统作家,对一本长篇小说的字数有一种严格的近乎原教旨主义式的要求。待成品出后,又像是对待自家亲生骨肉一样容不得他人对其有半点闲言碎语。
从“倾尽心血”到“点击为王”
在网络阅读时代还未到来之际,百万字巨著乃是令人浩叹的大工程。据说,路遥身体的垮掉是因《平凡的世界》的写作,而索尔仁尼琴的长卷历史小说《红轮》更是倾尽一生心血。
不久前,学者葛红兵在一次文学会议上称,在受影视业冲击愈演愈烈的情况下,长篇小说必须形成自己的品牌,“长是最基本的要求”,“千万字都不算长”。在过去,人们迷恋小说的“长度”是因为那能彰显一个人的“看家本领”到底如何:小说主题的开拓,结构的布局,立意的深度,凡此种种,不必赘述。到现在,网络写作时代,网络长篇,尤以玄幻、穿越为主的小说,则忽略掉了以上所有的文学技法,一切以用户点击为中心。与此同时,网络小说还是一种让“评论消失”的长篇小说。评论家们首先惊叹于一个小说家在极短周期内的巨大文字产量,然后就开始对这种惊人的毅力坚持(比如对每天更新多少字上)展开了种种空洞的赞美,至于网络小说中充溢的陈词滥调,腐朽的语言修辞术,全都被这些鼓吹网络写作的文学评论人轻易遮蔽掉了。
网文IP的火爆侧面证明了国人精神世界的干瘪
2015年是诸多网络小说影视改编最为火热的一年。小说《何以笙箫默》在今年年初电视剧版问世后,竟然还有两部改编电影要撞车上映。中国的影视作品几乎到了全靠这些网络小说改编来支撑的地步了。选择什么样的作品改编,当然是市场需求,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所谓“市场需求”之外,中国传统的严肃长篇小说作家已经彻底成了市场的边缘存在。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著作销量激增,一些专家学者甚至预言这会重燃中国读者对严肃纯粹文学的热爱。可谁知道,在2014年岁末,莫言的作品被爆在书店遇冷。事实证明,一个莫言不能为我们带来些真正的文学滋养,这与中国当前的政治环境与市场环境当然脱不了干系,但问题还在自身,如果观察这些从八十年代起开始走红的作家,大部分都已经处于“搁笔”状态,甚少创作长篇小说。
而那些重新拿起笔来创作的作家,其作品要么成为了某种话题谈资,要么在社会上并未引来多大的凡响。余华推出的《第七天》被人诟病为“新闻段子集”。莫言诺奖之后,频频现身商业秀场,头顶光环陈说着一遍又一遍的客气套话废话。与国外作家作品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而老当益壮不同,中国作家在获得体制的皇冠加冕,读者的蜂拥追捧后,便再无从事创作的良好心态,更懒得动笔了。“时无英雄,让竖子成名”,也就造就了今日中国长篇小说在美学质量上一塌糊涂的境地!
当我们身处这样的文化环境下,那些千万字网络小说理所当然成了人们的阅读快消品,它们给读者带来的是大麻一样甜美的梦幻场景。无数“手机党”借此逃避乏味、沉重且令人沮丧的现实困境。而且这样的“大麻”还在流水线上供不应求,不断强力腐蚀着人们日益疲惫慵懒的灵魂。
很久以来,人们总认为严肃作家的长篇小说卖不好是因为其“曲高和寡”,然而事实是这很可能是大部分严肃作家失败的托词。毛姆卖得够好,托尔斯泰两个多世纪来一直是享誉全球的“长销书”作家。
附上关于阅读的一个有趣段子(番外篇)。最近在读迈克尔·赞托夫斯基写的捷克剧作家、总统哈维尔的最新传记,里面有个段子分享给诸君“开眼界”:
天鹅绒革命后哈维尔组建的政府招最高将军指挥官,来了四个人,问阅读情况,一个读法规,一个读马列,一个读战争史,最后一个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他们选了最后一个!
注:本文首发iDoNews 专栏,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编辑:moyuzhai)古代言情网络小说的“反言情”主题
古代言情网络小说虽有“言情”之名,却始终存在着“反言情”的主题与 书写络脉。从历史同人到清穿、宫斗、宅斗,这一类型演变过程也是“反言情”趋势越 来越突显的过...[详细]
网络侦探推理小说创作迎来新风口
侦探推理小说、言情小说与武侠小说可以说是纸质图书时代最重要的几种通俗文学类型。而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之后,言情小说除了原本的都市、校园等传统题材之外,还衍生出...[详细]
齐橙的《何日请长缨》:大气磅礴的历史感
《何日请长缨》则起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全球化来临的1995年,关注的是中国当代工业的新发展,指向了重新崛起的强国梦。齐橙对此有精确的创作阐述:“我创作...[详细]
《灵境行者》破解副本与都市异能流美学
《灵境行者》以都市“小人物”为抒写对象,以破解灵境副本为背景,以人间真情为线索,折射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职业特性影响人物精神与行为的可能性,诠释了灵境性对人性的...[详细]
网络文学的两个传统,由《大奉打更人》说开去
网文读者可以用网络文学自身传统去解释和补充他们面对的虚构世界,即便过于奇异,仍旧可以说服自己接受设定,并且为之后遇到的更加奇异的世界设定做铺垫。但是社群之外...[详细]
跳出“虚焦”书写,真实城市在网络小说中凸显
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紧密相连。中国网络文学成长于中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随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网络文学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数字河流,悄然成为连...[详细]
诡异无限流小说推荐
当今的网络小说,如果仅靠某种元素,似乎已经无法刺激到读者的阈值。很多网络小说呈现出“综合”的倾向。尤其是近年比较火的”模拟器“流小说,更是比无限流更上一层楼...[详细]
府天:网络小说的迭代、升级以及改编
离开大学校园,踏入职场的2004年,对我来说,可以算得上是网络文学元年。而仅仅不到一年之后,我就因为书荒而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旅。如果算上纯粹作为读者的时间一年,至今...[详细]
网络小说嫁接短视频,跨界传播能否持续
在短视频平台里,有不少这样的视频:“地铁跑酷”游戏、切肥皂、做蛋糕等解压素材的画面,搭配由网络小说文字自动生成的AI(人工智能)配音。这类视频被制作者称为“(小说)推...[详细]
人机结合,是未来网络小说的创作趋势吗?
近期,以ChatGPT和Sora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引起广泛关注。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究竟几何?社会各界已有诸多讨论。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大模型传播学发展研讨会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