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有顺:如何批评,怎样说话?
来源:谢有顺说小说(微信公众号) | 谢有顺一早在2009年6月15日,由《文艺报》和盛大文学共同主办的“起点四作家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十多位文学评论家面对四位年轻的网络作家时不禁感慨,新一代网络文学作...[详细]
-
邹军:过时还是未竟――现代主义再思考
来源:《广州文艺》 | 邹军编者按诞生于19世纪中叶至二战前的现代主义因其囊括诸多流派而造成概念上的模糊性与难以框定性。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世界角度对现代主义诸种流派进行把握与关系梳理。进而定位...[详细]
-
《文学的日常》:说服作家把自己的生活袒露给读者
来源:羊城晚报 | 孙磊阿来与谢有顺对谈《文学的日常》第一集海报:马原夫妇马原(左二)、吴啸海(左三)落日余晖下听马原岳父吹笛文学源自生活,在当下的社会中,文学的生态是怎样的,作家的日常生活又是什么样的?近日...[详细]
-
当代文学的思想性问题
来源:天涯杂志(微信公众号) | 刘复生 罗岗 倪文尖等刘复生: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四位当代重要的文艺批评家和学者,共同来聊聊当代的文艺状况。话题没有太做限定,与其说是一个题目,还不如说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详细]
-
张定浩:小说与事件
来源:《青年作家》 | 张定浩一在特里・伊格尔顿的近作《文学事件》中,对“什么是文学”的重新思考,意外地从追溯一个古老的经院哲学问题开始,即实在论和唯名论之间的争议。“对唯名论阵营而言,对事物的抽象...[详细]
-
朱中原:批评家要有自己的腔调
来源:文学报 | 朱中原在书法界,经常有人说书法家要读书做学问,可是书法家老不接受,于是就形成了两相对峙的形态。其实这个道理是对的,可是,书法会说,对的道理多了去了,我为什么一定要听你说这个?批评家就说,学问...[详细]
-
城市文学:破局而立的新机遇
来源:《青年文学》 城市文学:破局而立的新机遇艾翔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蔓延到了新的一年,一时之间各界都在忙碌应对。疫情还未结束,其影响尚不能完全断言,但如果说文学特别是城市文学的发展能从中获得一些激...[详细]
-
生态文学: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
来源:《生态文化》 | 冯小军 杨文丰《生态文化》杂志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管,中国林业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的国际国内公开发行的文化类综合期刊,是繁荣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权威阵...[详细]
-
人工智能文学应有怎样的写作伦理?
来源:《长江文艺》 | 宋时磊关键词:写作伦理 人工智能1985年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领取耶路撒冷文学奖时,在演讲中引用了那句知名的犹太谚语“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拉伯雷有一天突然听到了上帝的笑声,欧...[详细]
-
“市民文学”与“市井文学”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丁琪关键词:市民文学 市井文学“市民文学”与“市井文学”是文学批评领域广泛使用的类型文学概念,用来指称那些聚焦市民社会生活、关注市井人物命运变化且蕴含世俗文化趣味的...[详细]
-
李敬泽:一种具有地方根基的文学批评
作者:李敬泽《光明日报》( 2020年02月05日 14版)《龙江文学批评书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编者按 本次集纳的这两篇文章,关于地方性书写与批评的问题。 作家的地方性书写似乎成为一条文...[详细]
-
新时期文学在基层
来源:《文学评论》 | 石岸书 内容提要:在县一级的地方基层,新时期文学主要通过群众文化体制中的县一级文化馆进行具体组织和开展,县一级文化馆所创办的文艺刊物则是承载基层的新时期文学的主要阵地,其所...[详细]
-
张柠:作为审美理想的文学“新人”形象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2020年第3期关键词:文学“新人” 当代文学摘要:广义的“新人”指作家通过艺术创造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性的人物形象。狭义的“新人”形象指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艺术形象,这些形象是历史...[详细]
-
城市文学:写出城市的精气神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韩传喜关键词:精神气质 城市文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日益被打破,人们的生存方式、情...[详细]
-
是不确定的想象在重塑这个世界
来源:文艺批评(微信公众号) | 谢有顺一作家是书写时间的人,也是改变和创造时间的人。本雅明认为,时间是一个结构性的概念,它不完全是线性的,而可能是空间的并置关系。当作家意识到时间的某种空间性,并试图书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