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耜:激活传统风韵 谱写时代弦歌
读《充闾文集》 2017年04月17日08:51来源:光明日报古耜 如果从1957年在大学校园里写出第一篇散文并刊发于校报算起,王充闾与文学结缘已经整整60年了。这60年间,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作家的人生角色也经历着一再...[详细]
-
以师道之光照亮中国经验
《师道弯弯》是作者商国华的又一长篇力作。在此之前,他的文学写作从未离开过工业、工厂和工人,包括他获全国大奖的小说《我们走在大路上》和电视剧《大路上》。工业是他的底色和标志,他是工业的歌手,工厂的叙述者,也是沈阳...[详细]
-
《寻找张展》:城市书写的爆破
东北文学版图由一南一北两位女作家构成并置双峰,她们就是黑龙江的迟子建和辽宁的孙惠芬。比较而言,迟子建以诗性见长,孙惠芬以知性见长。同样是女性,同样写东北大地,创作风格差别却很大,说明主体的差异性决定创作的最终取向...[详细]
-
诗歌红火转型时代
在当下文学早已边缘化的今天,不论你信不信,沉寂了多年的中国诗歌,似乎一夜之间就火了,火得颇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味道,难到可贵的文学时代真的又转回来了? 1976年出生于湖北钟祥市石牌镇横店村的余秀华,因为出生时的倒产和...[详细]
-
仿佛赫尔岑与屠格涅夫年轻时的长谈
刘欣欣是一位资深记者,在新华社供职多年,其从事新闻工作的业绩足可骄人。但他去年出版的新著《人性与灵魂》,却像是诗人艾略特《荒原》里的夏天,来的有些出人意外。这是一部很特别的著作,全书18万多字,共15章75节,洋洋洒洒,贯...[详细]
-
诗人纳博科夫:兼论《洛丽塔》与《红楼梦》之比较
余谓雪芹撰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 脂砚斋 1. 1977年,纳博科夫去世的时候,我刚走进大学校门。而直到1990年代甚至更晚,我才读到他的《洛丽塔》以及《普宁》《天赋》《微暗的火》《庶出的标志》《说吧,记忆》等作品。作为一...[详细]
-
文脉传承与城市文明――评王妹英长篇小说《得城记》
王妹英是陕西新崛起的作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陕西是文学强省,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成就的文学高峰,也是中国文学的无限风光。因此,在陕西的文学创作者要脱颖而出何其艰难,而王妹英是其中引人瞩目的一位。 2014年,王妹英...[详细]
-
当心灵与文学相遇――品读王宁的《心灵与文学相遇》
接到王宁评论集《心灵与文学相遇》时,正是春分。西海固大地上虽积雪未融,却也春雨潇潇,恰似大地与季节的一次心灵相遇。 读什么样的书、怎么读、读完有何感想、又有哪些收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详细]
-
关东传奇的续写者――论满族作家叶雪松的长篇小说《响窑》及其它
关东,作为中国历史版图与疆域区划上的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其本身就是传奇的代名词。而这片葳蕤丰饶的沃土自古以来就是传奇孕育和生发的原乡。无论是瑰奇神秘的满族龙兴之地,还是白山黑水的林海雪原,抑或是威震四方的关东...[详细]
-
生活的无力与突围
我很高兴地看到近年来风头强劲的小说家宋长江写了这么一篇风格独异的短篇新作。与他以往绝大多数小说以强大的现实逻辑和有序的情节设置来对读者造成比较强大的审美挟持所不同,《暗杀》呈现了另一种叙述和构思样貌一种...[详细]
-
论“文化强国”战略格局观
毋庸置疑,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构建确立何种文化战略格局观,必将决定着文化强国发展道路的战略支撑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社会建设过程,文化强国建设也一定是全方位的具有战略格局的宏伟...[详细]
-
大地的坚硬――论薛涛长篇小说的生命力量
薛涛的儿童文学王国构建在中国东北茫茫的白山黑水之中。薛涛说,从本土文化的出发地入手寻找文化性格的支点,中国东北浓郁的地域风情正是他探寻文化性格的支点。他逐渐形成对人性生命力量的领悟坚硬而保持着温柔的品格。...[详细]
-
自我成长的凌乱历程――读盖艳恒组诗《一段不可信任的时光》
女性诗歌创作向来存在着自我生命的心理调整与实验期,而且会在某个时段愈演愈烈,成为其精神成长的自由落体历程,虽然凌乱、庞杂,甚至带有一点无序的感性直觉,但是本真、天然,是人的情感世界的正常体温和血象。 盖艳恒把组诗...[详细]
-
空与色的美学互文――津子围中篇小说《长大一相逢》中的宗教哲理叙事
《管子小匡》: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传统的家族又称宗族,大约是指是同一个男性祖先的后代世代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中国的宗族史几乎是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步的,从先秦,到近现代,到当代。到...[详细]
-
搭建人性与道义的桥梁张艳荣小说创作论
人性,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其或简单或深奥的复杂内涵令它成为文学创作永远开掘不尽的矿藏。文学作品表达人性的深度与广度,常常作为衡量其艺术价值高低的标尺。 文学中的人性问题常常伴随着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些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