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徐兴业的历史小说《金瓯缺》
首先从结构和内容上来说,徐先生真正想着力描绘的,其实是靖康之变后到南宋初年,活跃在大河南北的民间抗金义军,这是最早触动他创作热情的灵感之源,也是他自认的自己作品的最大社会意义所在。——徐兴业先生最早动写《金瓯缺》的念头是在抗战期间,当时他还是个上海滩上的穷秀才(历史教师),只不过这个穷秀才学的是历史,所以格外的容易杞人忧天思前想后;加上有次生病住院的时候,他一个朋友送了他一套《三朝北盟会编》杀时间,于是他从此就掉南北宋之交这个大坑里出不来了……在彼时的徐先生眼里,南宋初年的民间抗金义军和能够重视这些义军能够与之合作抗战的官军,像极了土鳖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而从徽宗、六贼再到高宗秦桧掌权的宋国朝廷,简直就特么是炮党政府的前世……1939年那正是抗战开始转入相持阶段的时候,于是徐兴业先生看《三朝北盟会编》看的泪流满面感慨万千之余下定决心要写一部历史小说,用那段和眼下出奇相似的历史来鼓舞民众的抗战斗志,也算自己为抗战尽点力了。
但是最终抗战胜利的要比他估计的快,同时他这个业余作家的写作速度又显然太坑了……反正小说一写写到了建国后,很快的就是反右等一系列运动直到嗡嗡嗡。这期间徐先生因为自己和妻子的原因,在运动中倒了霉,基本的作息时间表是白天挨批,晚上回来写小说,稿子和资料还要东躲西藏,小说写的就越发慢了。并且中间他还摊上一件更倒霉的事:文革中的某年他住的地方失火,消防队来救火水龙头一顿猛喷,他藏家里那些宝贝材料和已完成的手稿全泡汤了……那年头也没什么电脑移动硬盘,全是笔记手写小卡片,没办法只能全部从头来
这样的创作经历创作环境,外加他本人身体也不大好,所以导致小说写到后来明显精力不济笔力不足了,完成的其实很勉强。徐先生自己在文章里明白交代过:从1939年到文革结束,他其实只写出了小说的前半段,也就是现在《金瓯缺》四卷本中的前两卷;然后到1985年才出了三、四卷,这两卷的写作时间比起前两卷,显然太“赶”了,同时结构、内容上也和原先的设定有了很大的偏差。比如前面说的,本来按照徐先生的规划,北宋末南宋初民间义军的抗金斗争应该是小说最华彩的段落;但是小说第四卷的正篇,写到马扩忍痛抛下母亲妻子,逃离金军软禁投入五马山义军就戛然而止了。换句话说前面写马扩行动的基础、思想的转变、和各路英雄的风云际会写了三卷半还写的那么好,结果好不容易进入正轨以后,bia唧,没了……紧接着的是一大篇对马扩后半生经历以及南宋建炎、绍兴年间历史的概括,与其说是小说的尾声,不如说是已经来不及展开的写作大纲,甚至大纲里还夹杂着部分已经润色过的片段,比如刘锜的顺昌之战开头那段,文字和前后文都有点接不上了;再就是一个文辞气韵俱佳、既悲又美遗恨无限,总之质量又恢复到前两卷水准的结尾。这是因为和匆匆写就的三、四卷不同,这个结尾是几十年前徐先生刚开始构思小说时,就和他的新婚妻子反复商量好了的。
其实所有自己动笔编过半成品故事的人,都应该对这种写法抱有亲切感:囫囵个的故事还没有呢,偏偏一个巨抒情巨感人自己想起来都有点儿得意的结尾已经写好了……或者脑洞已经有了不少,一个接一个简直停不下来,但只是片段,不成个儿。一言以蔽之吧,典型的半成品特征。自己动过YY念头的人,真从头到尾读一遍原作的话很容易认出来。
其次就是徐先生开始写这部小说的时候,还干了一件狗血的事情:以一介穷书生之身泡到了大资本家、当时的“颜料大王”周宗良的千金,而且和很多狗血言情小说的套路一样,妹子为了和徐先生结婚,和家里决裂了……两个小青年在当时都算是进步知识分子,痛恨炮党向往革命,妹子还差点跑到苏北去投新四军。包括小说,如前所述也是两个人商量着写的。俩人当时的感情如此之好,以致好到给徐先生的小说主人公、历史人物马扩虚构了一个无比忠贞无比美丽纯洁善良……总之各种美好的妻子,赵亸娘,也就是《金瓯缺》的女一。
但这个设置后来同样出了问题:“反右”运动期间,徐兴业先生的妻子借因公出国之机,滞留海外不归,后来去法国学美术当画家去了。期间她多次写信请求徐先生带孩子出国定居和她团聚,但是徐先生却作了一个在今天很多人看来大概傻透了气的决定:坚决不移民,就在国内呆着。原因是他认为自己的小说写的是中国的历史中国的英雄,他自己也对国家有感情有牵念,没法想象自己成了外国人、离开了中国的土地还怎么写作。 (编辑:moyuzhai)
茅盾文学奖40周年刍议
茅奖”设立40年来,我们的长篇小说创作总体数量不断增长、总体质量持续提升的大趋势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其中因素固然很多,但40年来“茅奖”评选这无声的引领与激励作用...[详细]
金宇澄和他的《繁花》
金宇澄 (1952~),原名金舒舒,上海人。1969年赴黑龙江农场务农,1977年回沪。1988年起任《上海文学》杂志编辑、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编审,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详细]
“博物”美学与情感记忆的光泽
当下的小说形态,与旧文本之间的夹层,会是什么。”金宇澄在《繁花》跋中审视疑问的时候,将小说的兴趣回溯到“说话”传统,“做一个位置极低的说书人”是创作初衷的深情...[详细]
从茅奖和鲁奖切入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史
舒晋瑜是一位极有亲和力的专业记者,永远像一淙温柔的溪水流淌在文学田间,润物细无声。作家和评论家们都认识她,习惯于在各种文学活动现场见到她的身影。她站起来,向你...[详细]
茅盾文学奖得主、网络文学名家首度同台
月12日,由《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协办的“文学照亮美好生活——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发布暨阅文名家系列...[详细]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将于9月19日颁奖,我们约请本届茅奖获奖作家张炜、刘醒龙、莫言、毕飞宇、刘震云撰文,他们的创作甘苦,获奖作品的创作初衷,对读者朋友或有助益。...[详细]
赵阳红色革命历史长篇小说《智取华山》
太白文艺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发行 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入选作品 著名作家冯积岐倾情作序 著...[详细]
当代历史小说佳作《雍正皇帝》
在《雍正皇帝》中,作家借助于自己对古典小说《红楼梦》的研究成果,成功地将《红楼梦》的艺术方法运用在《雍正皇帝》一书的创作过程中,把传统的艺术手法和现代意识...[详细]
路遥《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共三卷,洋洋百余万言。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详细]
《金瓯缺》当代历史长篇小说经典
此书被称为当代口碑最好的历史小说,被誉为“中国版《战争与和平》”,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也是一本用历史本真力量打动你的好书,一个幸福富饶的国家在你眼前因一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