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近现当代

从茅奖和鲁奖切入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史

发布时间:2022-01-16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舒晋瑜是一位极有亲和力的专业记者,永远像一淙温柔的溪水流淌在文学田间,润物细无声。作家和评论家们都认识她,习惯于在各种文学活动现场见到她的身影。她站起来,向你微笑,面前放着电脑或是手机。从不见她喧哗,也不见她空闲,这样惯常的场面已经持续了20多年。她早已经成为参与研讨、评选和评奖的专家学者,你可以随意和她探讨任何当前文坛热点话题,或谈及一部最新作品的得失,她都有自己的见解,其中不乏学术含量。但她更乐于抓住机会追踪你的见解,从中获得灵感,形成想法。显然,她热爱文学,但对于文学的关注充满现场感,保持职业兴趣,这样的记者太难得了。

  现在我们相继看到的两部40多万字的著作《深度对话茅奖作家》和《深度对话鲁奖作家》,就是舒晋瑜切入当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史的一种方式。能够明显感到,31位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49位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以及两奖众多评委都乐于接受她的采访。他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城市、不同场合下同时回顾起同一件事:两奖及历届获奖作家作品。其中,有些回顾甚至不是在一天内完成,如凌力的讲述,是她在病床上慢慢写就的,“一个问题也许要写好几天”。史铁生的答问,则是通过电子邮件逐篇完成的,为着均衡体力。所以,离开舒晋瑜特殊的亲和力,这件重大选题是难以完成的。

  如今,每年纸质长篇小说出版数量已达上万部之巨,茅盾文学奖却只是4年一评,每届仅评出5部,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鲁迅文学奖评选的是除长篇小说外的其他文学体裁,也是4年一评,每奖5部,竞争同样激烈。这两个奖项,尤其是茅盾文学奖,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作家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有成就的作家很多,往往需要排队,按名额算下来不少人是一辈子都排不到的,这便更增加了两奖的传奇性。而关于两奖的评选标准、评选内幕、获奖作家情况等,也是许多人所关心的。

  舒晋瑜是有心人。她早发现了这个课题非同寻常,在工作中开始悄悄准备和积累,采访不同当事人,一篇篇慢慢凑齐,加以研究和结构,直到最后实现这两项工程。她做了一件别人未来得及想到或想到也做不到的事。书中的获奖者彼此相隔数代,人生历程迥异,艺术观念不同,但都是文学创造上的成功者。他们讲述着各自的体验,解释着各自的理念,也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茅奖和鲁奖的秘密,无疑增进了外界对两奖权威性的认知,也使作家们了解到评委眼光所在,发掘出奖项的个性。

  两书中的屠岸、顾骧、陈忠实、雷达、史铁生、红柯等受访者已经辞世,他们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重量级作家和评论家的代表,曾出现在两奖活动中是必然的。舒晋瑜的记录使他们的身影仍然浮现在这两部著作里,留下了他们对两奖的箴言与殷切期待,两奖也由于刻有他们的名字获得更高声誉。

  在每篇采访文字中,舒晋瑜向不同作家和评论家提出的问题各有差异,虽简短但皆有来由、深意存焉,背后隐含着问者对答者生平创作的全面把握。她总使对方谈得投机、谈得尽兴。她在访谈录中精心插入的导语,提纲挈领地概括了受访者的理论;专门撰写的多篇采访手记,分别阐述了自己对采访对象的研究结论,介绍了相关背景。这些工作终使全书构成完整的体系,使读者在作者的导引下领略两奖全景。因此,此书恰如书题所示,是一部与获奖作家的深度对话,展现了作家的深度,也显示了记者的深度。

  一位作家能够获奖,其创作必有过人之处,必有自己的心得,他们都曾度过长期的摸索过程。在作者的诱导下,他们谈出了自己的经验,这些言辞未必进入他们著书立说的内容,但对于其他很多同行来说,可能深受启发,甚至一着点醒。在舒晋瑜面前,所有作家都放松下来,毫无保留,愿意把心底里的感受、真实的观点讲给她听。它们看上去来得随意,随兴所至,却无不经过毕生的揣度和斟酌,皆可归于真知灼见。文学写作就是这样,其秘笈绝非几部教科书能够归纳,而只能无限量地埋藏在成功作家们的心底。因此,舒晋瑜的这两部著作,或多或少揭示了中国当代文学优秀创作的来由。

  舒晋瑜对两奖组织者们的访问具有特殊意义,使读者们能够了解到评选活动的内幕。在中国作协,曾长期具体负责评奖工作的领导者有两位,一位是陈建功,一位是李敬泽,他们都对舒晋瑜坦率谈出自己的经历,使公众的好奇得到很多满足。从这些组织者的口述中,人们可以真切领略到评奖工作的基本氛围、大致纹理,体会到中国作协的这两奖为何长盛不衰,至今是众多作家心向往之的文学殿堂所在。

  应该感谢舒晋瑜,她是位出色又不动声色的记者,经年累月后为人们贡献出这两部著作。它们的文学价值、文献价值、研究价值都是毋庸置疑的。她无愧于自己的职业和事业。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茅盾文学奖40周年刍议

    茅奖”设立40年来,我们的长篇小说创作总体数量不断增长、总体质量持续提升的大趋势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其中因素固然很多,但40年来“茅奖”评选这无声的引领与激励作用...[详细]

  • 金宇澄和他的《繁花》

     金宇澄 (1952~),原名金舒舒,上海人。1969年赴黑龙江农场务农,1977年回沪。1988年起任《上海文学》杂志编辑、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编审,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详细]

  • “博物”美学与情感记忆的光泽

    当下的小说形态,与旧文本之间的夹层,会是什么。”金宇澄在《繁花》跋中审视疑问的时候,将小说的兴趣回溯到“说话”传统,“做一个位置极低的说书人”是创作初衷的深情...[详细]

  • 石一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石一枫是70后作家中的佼佼者,从《红旗下的果儿》到获“鲁迅文学奖”的《世间已无陈金芳》再到2019年发表的《玫瑰开满了麦子店》,他以“正面强攻现实”的“个人英雄...[详细]

  • 茅盾文学奖得主、网络文学名家首度同台

    月12日,由《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协办的“文学照亮美好生活——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发布暨阅文名家系列...[详细]

  •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评语

                         中篇小说  《最慢的是活着》  作者:乔 叶  评语:《最慢的是活着》透过奶奶漫长坚韧的一生,深情而饱满地展现了中...[详细]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将于9月19日颁奖,我们约请本届茅奖获奖作家张炜、刘醒龙、莫言、毕飞宇、刘震云撰文,他们的创作甘苦,获奖作品的创作初衷,对读者朋友或有助益。...[详细]

  • 当代历史小说佳作《雍正皇帝》

     在《雍正皇帝》中,作家借助于自己对古典小说《红楼梦》的研究成果,成功地将《红楼梦》的艺术方法运用在《雍正皇帝》一书的创作过程中,把传统的艺术手法和现代意识...[详细]

  • 路遥《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共三卷,洋洋百余万言。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详细]

  • 如何评价徐兴业的历史小说《金瓯缺》

    这是我最喜欢的历史小说之一,实在憋不住要写个长答案了。此书作者徐兴业先生史学功底深厚,史实与虚构的关系处理得当,文笔佳格调高,更难得的是因为个人经历,老先生对南...[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