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淬火的生活 燃烧的文字——读散文集《蹄印深深》
我一直认为,没有军旅生活经历的人,很难写出那些燃烧着火焰的文字和令人热血沸腾的文章,军人的性格和军人的情怀更能让一名作家写出那些滚烫的文字。 读张桂柏的散文集《蹄印深深》(云南人民出版社)就...[详细]
-
《中国人的大局观》 :文史的汇通
寓居西安的散文家穆涛先生对古史下了一番功夫,并自成心得。他早先的兴趣是在两汉的历史,后由此上溯,从先秦至于夏商周。作为散文作家,其上古史勘探的成果即见于《中国人的大局观》一书。在这部散文集...[详细]
-
《子归城》:半世荏苒凝一啸,万里烟雨作归鸿
刘岸《子归城》长达160万字,历时13年创作,塑造了100多个人物,凝结了他在新疆40多年、在福建10多年的工作生活经历。著作以“陆丝”“海丝”的过去和现在为两个叙述层:一层从辛亥革命之夜开始一直到尼...[详细]
-
孙汝兰:在“编学相长”之间
2022年1月,梅杰在中国儿童文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学术专著《重写中国儿童文学史(纲要)》(以下简称《重写》)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著作一经问世,就以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儿童文学史观点吸引了中国...[详细]
-
媒体的融通与创造:张胜友报告文学论
张胜友(1948年9月-2018年11月6日) 一 张胜友1948年出生于福建永定,2018年11月6日在北京去世。他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详细]
-
张瑞田:回眸沧桑岁月
从《人·狗·石头》《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到《飞凤家》(作家出版社2020年5月第一版),白描散文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对自我生命历史的检视,对现实生活的直视,对尘埃往事和时间细节的凝视。 当然,与《飞凤家》...[详细]
-
丁晓原:新时代非虚构国家叙事的审美之维
一 在正式进入本题论述之前,我们先对与此相关的话题做一些背景性的言说。文学史学者李杨近期在“漫议”当代文学史时有这样一个预测:“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非虚构写作’极有可能取代影响力急剧下...[详细]
-
《我的孤独在人群中》:田园风光蒙太奇
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刘亮程散文集《我的孤独在人群中》,部分篇目曾经出现在其过往的作品如《一个人的村庄》《鸟飞到了时间上面》等等。刘亮程的散文拥有对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刻画,《...[详细]
-
《风之动》:春日正好,有风拂过
我没法用评论的范式去写王少勇和他的《风之动》,就像西方的理论模子勒不住一颗中国心,就像再牢固的门窗也框不住自由来去的风。 翻开诗集,恰是春分,风吹窗前草木香。一年中的这一天,最能代表自然的态度...[详细]
-
魏微和她的《烟霞里》
关键词:《烟霞里》 魏微 大概是2001年的冬天,或者是秋天,记不得了,我在北大东门见到了魏微。北大东门有一片酒吧,比如雕刻时光。 当时,魏微身上套着一个“美女作家”的光环,其实我见到的魏微,并没有什么特...[详细]
-
《大地璎珞》:时光深处的低语
曹蕙散文集《大地璎珞》,让我读出了天地之大美。曹蕙的文章朴实简洁,多从大自然入手,从普通生活俗事入手,饱含了对人世百态的宽容和善意,也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智者乐水,曹蕙在多篇散文中写到水...[详细]
-
房伟《融合与再生》:在“终结”处开始发掘
关键词:《融合与再生》 房伟的新著《融合与再生:20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中的“宏大叙事”》以“宏大叙事”为切入点,对90年代以来中国小说的“宏大叙事终结论”提出了有力质疑。他提出90年代小说的...[详细]
-
《窥一眼虚空的未知》:“一切作诗在其根本处都是运思”
诗即思,是思念也是思索。思念指向了记忆中的渺不可见,心灵的被动生成,正如德里达将诗标为记,为记忆与心灵;柏格森则更为绝对,我们当下的每个知觉都是回忆;特朗斯特罗姆则认为,诗人“受雇于一个伟大的记忆...[详细]
-
王成伟:闲说林希和他的《天津闲人》
虎年岁末,收到天津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伍绍东先生寄来的新书《天津闲人》,我的嘴角忍不住悄悄上扬,上海萧瑟的初冬顿时变得温暖起来,这份年末的惦记和问候把兔年新春的蓬勃气息都捎来了。 感激我这位...[详细]
-
时间、记忆与自我——王海雪《无敌之年》
王海雪是近年颇受瞩目的青年作家,长篇新作《无敌之年》延续她对故乡/小镇的书写,以叙事者兼主人公李春日的视角,讲述这个在灰烛镇成长的女孩离开家乡多年后重返小镇,在记忆中打捞起昔日的旧事时光,进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