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孤独在人群中》:田园风光蒙太奇
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刘亮程散文集《我的孤独在人群中》,部分篇目曾经出现在其过往的作品如《一个人的村庄》《鸟飞到了时间上面》等等。刘亮程的散文拥有对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刻画,《我的孤独在人群中》被划分成“我的”“孤独”“在人群中”三个部分,我并不确定这样的划分,是作者的意思还是编辑的意思,但我个人更倾向于是后者。首先是因为这种按照精神状态“贴标签”的思路,不像刘亮程落笔即写实的风格,其次是因为这样的划分,很明显是为了契合都市读者需要在繁忙中找机会独处的心境——毕竟刘亮程笔下的村庄,是“一个人”的,一如我们在文学纪录片《文学的日常2》所看到的那样,空旷且人迹罕至。
书中很多篇目,于读者并不陌生,这些篇目像刘亮程零星拍下的一组组镜头,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剪辑排序之后,被剪成不同视角、不同逻辑的影片。其中编排在“我的”部分中的许多篇目,标题直接带有第一人称如《我五岁的早晨》《我在远方哭我听不见》《终于轮到我说话了》《我改变的事物》,强调的是作者的主体性;“孤独”的部分中,作者描摹他眼中的客体世界多一些,多以第三人称单数作为标题如《守夜人》《赌徒》《冯四》《逃跑的马》《狗这一辈子》;“在人群中”的篇目则是对群体的描写如《月光里的贼》《五千个买买提》等等。
但无论这组田园风光蒙太奇以何面貌呈现,其“作者性”却是显而易见的——即便如今的散文创作生态,已经逐步从乡土文学扩散到对都市生活情调的书写、对人际关系的反思,刘亮程依旧像个与世间万物保持距离却充满怜悯的旁观者,冷冽中透着温情。
刘亮程近年减少散文的写作,而去做了更多其它尝试——去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本巴》是一部有关游牧民族的史诗,并入选平遥国际电影节的推介会;他还创建木垒书院,支持艺术家创作。除此之外,他开设了社交媒体账号,和读者直接交流,并且上了纪录片《文学的日常2》,让通过文字认识他的读者,可以通过影像对他有更形象和感性的认知。
刘亮程被称作“乡村哲学家”,他写动物的行为,可以类比成人类行为,并让人们通过他笔下对于动物的格物致知,获得启发。比如他在《狗这一辈子》里写道“一条狗能活到老,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太厉害不行,太懦弱不行,不解人意、善解人意了均不行”,“活到一把子年纪,狗命便相对安全了,倒不是狗活出了什么经验”。仿佛狗的一生,也需要遵循“中庸”之道,方可安度余生。
或许是新疆地广人稀的地域特质,造成刘亮程那种“漫游式”的写作风格。对于风光和景色的描写,他的思绪奔放中带着克制,他落笔时自带导航,所以永远不会迷路,一如镜头里他开车在新疆的土地上疾驰一样,收放自如。不迷路或许是遵循大自然的物候和人性的规律,村子里的人的性格和命运,与他在《狗这一辈子》里写到的异曲同工——急性子忙着赶路,慢性子则留在村子里,把一切交给时间,忙时务农,闲时观察飞鸟、牲畜、昆虫和植物,观察的路径是太阳的运转轨迹,早晨在东墙角,下午在西墙角。
刘亮程之所以被称作“乡村哲学家”,不仅仅是因为他文中厚积薄发的思想强度,也因为他的清晰和豁达。他并非没有经受过苦难,只不过被他文字里的田园风光重新晕染,生活中则悉心播种、耕种,并反哺文学创作。《我的孤独在人群中》像是那些流传已久的经典曲目,重新编曲后,在新的受众里获得传唱度。有阅历的人,更能和世界安然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