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栋“新乡村题材”短篇小说《桑田绿》
刘玉栋的短篇小说《桑田绿》是其“新乡村题材”的一次有益尝试。小说延续了他一贯的“日常叙事”和“微型叙事”传统,通过生活的日常记叙和温馨注脚刻画人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鲜活的生命情态,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小场景”中浓缩了乡土叙事的“大格局”。生活卑琐,但也饱含温情;苦难深重,却也蕴藏生机。在岁月的轨道上,在人与村并行的阵痛中,刘玉栋着力呈现了疮痍过后重建生命秩序的人性弧光。
刘玉栋从生活中细微平淡的细节和片段入手,试图刻画近几年乡村中平凡个体的生活境遇和精神追求。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粉嫩的海棠和瘦黄的桑花,种满芭蕉、翠竹、蔷薇和冬青的民宿樱花驿站,签子馒头和干炸桑鱼儿……刘玉栋笔下的人间烟火,真实可触,虽算不上多么热气腾腾,但总是流淌着一种意味深长的静谧和温情。然而,脉脉的温情背后是生存的无奈,平淡的生活中埋藏着艰涩与隐痛——燕子青年丧夫,个中苦楚自不必说,但小说却没有着重渲染燕子在苦难中的悲痛与徘徊,而是着力描摹了老班去世三年半后她独自一人开始新生活的心态。大学同学大眼的来访成为她回忆已故丈夫和青春岁月的契机:十年前,燕子闻着校园里樱花的香气,抱着老班的一条胳膊沿着悠长的夜路慢慢地走,十年后,老班却永远地沉睡在了古桑林深处;十年前,老班和大眼抱着膀子、举着酒瓶高唱“向前进”,十年后,玩世不恭的大眼也添了几分“陌生感”。平凡生活中的生死无常与人事变迁,过往青春与当下现实的虚幻交织,将个体的疼痛和生命的温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难看出,刘玉栋在有意回避“宏大叙事”,刻意消解了外在的、正面的矛盾和冲突,将冲突内化成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沉浮,以舒缓的行文节奏形成了引而不发的叙事张力。《桑田绿》中没有明显的情节线索,主人公燕子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选择,都是通过一种散文化的笔触娓娓道来的。她对老班的深切怀念、对大眼的复杂态度、对青春的缅怀追忆、对自己的重新发现,杂陈着不同的人生况味,已然化作她生命周边的点滴柔光,虽微弱却坚韧。
这种虚化故事本身的精巧和奇谲,通过内心叙事突出人物自身丰盈的创作手法,在刘玉栋的另一部作品《火色马》中也有所体现。《火色马》中的女人也失去了丈夫,面对菜贩的刁难,以及捉襟见肘的生活,她也曾无数次回忆并怀念起丈夫的音容笑貌,怀念起往昔平淡如水如今却求而不得的日子。她在一片火烧云中将丈夫幻化成一匹伟岸的火色马,从而咀嚼出几分生活的回甘,更加努力地用单薄的肩膀独自扛起家庭的重担,而早早成长起来、孝顺体贴的孩子,也为这个历经磨难的失亲家庭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的亮色。可以说,《桑田绿》和《火色马》都致力于日常生活,致力于苦难过后个体的精神重构,以日常生活的肌理重塑时代的“肉身”,并以时代的“肉身”承载人的“灵魂”。
在夜晚的古桑林,听着来自大自然的声音,燕子想起了自己曾经向往的城市生活——热衷于各种聚会和派对、抽过烟醉过酒、说一些自己都感到脸红的话……而老班离去后,她卖了房子,辞了工作,换了手机,断绝了与过去的一切联系,转身走进古桑林深处,走向乡村一隅,选择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城乡叙事是贯穿于刘玉栋小说作品中的常见母题,不同于“发旺如花”“年日如草”的由乡入城的二代农民形象,《桑田绿》着重刻画的是由城返乡的“回溯者”形象,同时,也颠覆了都市人与乡下人文化心态上的二元对立。在以往许多同类型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庄稼人总是“劳我以生,息我以死”,城市人总是“生如浮萍,无所依傍”,而如今的乡村已经万象皆新,燕子也站在了都市人和乡下人两种身份之间模糊不清的界限上。她曾经将半个自己遗留在过去,囿于那些珍藏的发黄的记忆,被秋风吹得日日消瘦,而樱花驿站的竣工和大眼的来访,为她古井无波的生活带来了一圈涟漪。岁月在流转,乡村在变化,那些在变迁的时代大潮中起起伏伏的人,也应该向前看了。燕子以其坚韧的品质、坦荡的胸怀和从容的处世态度,暂别了过去的自己,在樱花落下的地方开辟出一处糅合怀念与希望的理想家园,在慢慢回溯乡土的过程中亦实现了心灵的回归。
“戴胜下时桑田绿”。田间的春风带来了古桑的春天,振兴的春风带来了乡村的春天,生命也因此生生不息。看着包围着村庄的千年古桑,燕子不禁发出了这样的叩问:为什么千年古桑的一生可以无数次逢春,而人的一生却只有一次花季?在洒满樱花瓣的老班坟茔前,在儿子凯文送的初春画卷上,燕子似乎找到了答案。桑田绿,不只是时岁交替的象征,更是人生的底色,它沉淀着过去的苦乐悲喜,也深埋着即将破土而出的希望。岁月漫长,而生命短暂、世途昧履,人总是在荒凉之中见繁华,在寒霜之中触温暖,在现实与理想的罅隙中挣扎,在痛苦与幸福的两端徘徊。而今乡村振兴、疫净花开,燕子守着她的樱花驿站、烟火人间,终于“再黑的夜晚也不再害怕”,她迎来了自己历经磨损后明媚而温暖的春天。
较之刘玉栋之前的小说作品,《桑田绿》无疑具有更强的时代性。从小说中对于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种种描写——艺术学院学生手绘的文化墙、远处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板,以及三三两两来旅游观光的大学生,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乡村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刘玉栋用恬静清新的笔触,通过极细微的生活剪影勾勒出新时代的乡村欣欣向荣的动人图景,布谷鸟、古桑树、粉嫩的樱花等氤氲着美好寓意的意象,传递出以燕子为代表的一群坚韧而温柔的小人物对温暖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也为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新生活注入了新的希望和信念,为新时代的乡村书写增添了一个既轻盈又厚重的注脚。
吴景明:隐喻——短篇小说有限与无限间的张力源泉
“短篇小说”这一概念是以小说的物质载体——文字的篇幅(数量)对小说进行的界限裁定。这既是一种明智之举:它有助于一般读者根据自身条件(时间、偏...[详细]
艾伟:短篇小说有能力使坚固的世界坍塌
短篇与名利无关,它沉默地存在,很少有媒体关注它。一个作家之所以写作短篇,纯粹是出于对这一文体所蕴含的力量的热爱。短篇小说篇幅短小,却有能力...[详细]
张学昕:短篇小说的“细部修辞”
从文学接受的角度看,我们在面对作家、作品的时候,也就是在注意或重视理论地把握,并试图感受、体验、概括、描述作家创作表层、深层意义的同时,即...[详细]
张学昕:诚实的短篇小说
我在阅读和分析雷蒙·卡佛的短篇小说时,曾经谈及他的叙事策略以及写实和虚构之间的微妙关系。应该说,这也是直接影响并决定小说形态、叙事方向...[详细]
徐则臣短篇小说的精神图景:六耳猕猴的左右互搏
关键词:徐则臣 徐则臣的所有作品都有一种现代的漂泊感,人物总在路上,他们的情感与事业,甚至身份都处于一种极度不稳定的变动状态。相较于其长篇小说...[详细]
爱的失落与拯救——评闻冰轮短篇小说《蒹葭》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无论在任何时代的小说中它都不会缺失。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被爱情所温暖或者伤害,构成了很多小说表达的主题。人类在爱...[详细]
[意大利]皮兰德娄《坛子》
生气盎然的场景,神情毕肖的人物,幽默荒诞的情节……皮兰德娄的短篇小说《坛子》讲述的是一个在意大利的西西里乡间的故事,这个故事由橄榄油坛子引发,啼笑皆非而又妙趣...[详细]
东西:短篇小说的三种美妙
如果阅读也讲“性价比”的话,那么我认为读短篇小说的“性价比”最高。好的短篇小说在内心掀起的狂澜和留下的印记,有时会高过一部不那么出色的...[详细]
[阿根廷]博尔赫斯《环形废墟》
博尔赫斯这个短篇小说实则是一个关于创造的寓言,也是一个关于人类自身命运的寓言。...[详细]
【《黑龙江文学发展报告(2022)》】短篇小说:讲好龙江故事
摘要: 人总是存在于爱情、婚姻、亲情、友情、民族、国家等各种关系中,2021年的龙江作家短篇小说创作无论对哪一方面的关系都有所表现,可以说创作题材丰富、主题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