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失落与拯救——评闻冰轮短篇小说《蒹葭》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之一,无论在任何时代的小说中它都不会缺失。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被爱情所温暖或者伤害,构成了很多小说表达的主题。人类在爱情的海洋中彷徨,沉沦,又经受爱情的洗礼从而获得拯救。这样的小说总是会吸引读者,带给他们阅读快意,并获得心灵的升华。
闻冰轮是一位对爱情有着独立思考的作家,在她已经出版的长篇小说《红紫红尘》,《三个影子的人》,《黑白之月》等作品中,都有对爱情之域的独特追求。她小说的中的女性人物个性尤其鲜明,或沉溺于爱的海洋不能自拔,或为爱不惜自我牺牲,总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她于2023年发表于《广西文学》第4期的短篇小说《蒹葭》独辟蹊径,聚焦于一个独特群体——老年人的爱情生活。这样的题材从冷门切入,让人耳目一新。小说描写步入60岁生命的季雁南,被抑郁症所折磨,深陷双重人格的陷阱。深夜她陷入晚景凄凉的恐惧感而失眠,白天却还得在人前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和很多退休老人相比,她有不错的物质生活,小说中通过一些细节呈现了她在物质上的充裕。比如家里用着保姆,墙上挂着莫奈的画,书房里的黄花梨博古架上摆放着玲珑的瓷器和精致的紫砂壶,这一切无不暗示着女主人公优越的生活。但是物质的充足,并不能填补精神的空虚。她和丈夫肖国喜同行人生几十年,早已经在精神上分道扬镳。后者更热衷于各种社会活动,沉迷于“退而不休”的假象。作家用几句话,便揭示出这对夫妻退休后面临的精神困境:“一个不必用目光交流的女人,一个在日常里被忽视的女人,一个陷入不同梦境的伴侣,我与他在内涵与外延上都变得跟爱情没了一点关系。”
所有的故事,都源于人物对现状的不满足,爱的失落需要用爱来拯救。只是这种追求与拯救体现在一对退休老人身上,更多了几分飞蛾扑火的悲剧感。季雁南和作家陈辛然的不期而遇,拉开了一场晚年生活“外遇”的帷幕。他们相遇于一场读书会。他们的情感交集聚焦于陈辛然一部表现抑郁症生活的作品《蒹葭山谷》。表面上可以为他人做导师的陈辛然,其实同样深陷于晚年的孤独。妻子去世、儿子出国,剩他一人空守一屋寂寞,不可避免地掉入抑郁症的泥淖。而他自我拯救的方式是寻找蒹葭山谷,然后通过文学书写来实现心灵的救赎。
两个老人的爱情,竟然产生于“同病相怜”式的心灵交流与碰撞。和年轻人的爱情相比,这种爱情包含了更多的人生内涵和不能与人言说的悲怆感。或许是心怀悲悯,作家为这场爱情准备了不无虚幻感的一个背景——蒹葭山谷。
蒹葭山谷是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它取自《诗经》中的《蒹葭》一诗。这首诗一向被认为具有多重含义,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或传达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但其秋水伊人美妙境界的营造,却获得了后人的一致青睐。闻冰轮的小说直接取名为《蒹葭》,同样暗含作家对小说主人公这份爱情的多角度思辨。他们都面对着“空荡荡的家,空荡荡的生活”,需要一份具有实感的爱情来弥补。不同的是身为作家的陈辛然,拥有更强的自我救赎能力,他为自己找到了一处奇特的风景“蒹葭山谷”。小说中的这片风景,仿佛是为故事的推进而设置,它承载着主人公对爱情的理想,也暗含人物对生与死的思辨。所以一片美丽的风景,却必须穿越过一条乱葬沟才能抵达。这似乎喻示着,他们追求的将是一份沉重的爱。
这段爱情的本质是虚幻的,正如故事中的女主公所言:“黑暗的枝头终于开出了璀璨的花朵,我摘下一朵来别在胸襟,那朵花贴紧着我孤独的心脏。”这注定是一段“有病”的爱情,不能见光,但却直抵女性生命深处的伤痛。闻冰轮在《蒹葭》中对季雁南生命困境的发现与表达,和现代主义文学中普遍弥漫的失望感和孤独感遥相呼应。她的叙事中有意识的流动,使人物周围的色彩、音响、运势,都不约而同地富有照映心理的功用,充分感觉化,造成小说意象(如“蒹葭山谷”等)的丰富与深邃。
这篇小说的叙事简洁、流畅如行云流水。故事的推进舒缓有致,把人物的爱与痛一层层剥离出来,如同剥离一朵花的花瓣,每一片都染有生命的沉重气息。在年轻人那里,爱情代表着美好的希望和未来。在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那里,爱情则成了一种奢侈品。追求它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力量。而且结局和希望无关,它会不可避免地朝着悲剧的方向滑行。
季雁南迷失于爱的困境,陈辛然的出现成为救她出“城”的解药。这位脾气古怪,倒也不失才情和品味的翻译家、艺术家,用他不再年轻的身体和温情滋润了季雁南荒凉已久的内心。小说通过他们的婚外情,以及二人外出寻找“蒹葭山谷”的情节,传达了女性试图挣脱既定命运的束缚,不断确认自身存在价值,实现自我疗愈和自我拯救的深意。然而,小说的吊诡也由此可见一斑,季雁南的不幸,很大程度来源于丈夫(男性)肖国喜对她的淡漠和忽视,但她拯救自我的方式却仍然是投身另一个男性(陈辛然)的情欲大网之下。应该说,这是一个颇为有趣的设置,它向我们显示出女性全人格的难以实现,描画出了当代女性在情感上痛苦挣扎的心理轨迹。
近两年,闻冰轮在创作上收获颇丰,她的小说、散文不断登上国内各类刊物,这是她创作实力和潜力的有力证明。而《蒹葭》的出现,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在小说艺术上的不断丰盈与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