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胜《磨心镜的男孩》
王兆胜的自传体小说《磨心镜的男孩》讲述了父子两代人的成长史,是一部青春励志成长小说。该作品以两代知识分子的成长为经,塑造了刚毅多情、仁者爱人、奋发自强的知识分子形象。
“仁者爱人”贯穿于小说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他人的共情之中。年幼的姚小逃想救治重病的母亲,因为家境贫弱,家人对母亲的病几乎无能为力,他听到偏方能治病的传说,就漫山遍野为母亲寻“药”,那是一个孩子为留住母亲做出的最大努力和心底隐藏的最后希望。二哥送姚小逃到山外上学,路程遥远艰辛,但是来不及休息就要赶回去,“我”看着他“摇摇晃晃”“努力”的背影,“哭出了声”。我们习惯了太多成长小说迷离惝恍的青春世情和缠绕多姿的叙述技巧,似乎很难再品鉴出别样的滋味,但这部小说的真挚却补救了读者挑剔的味蕾,简白的至情代入了人性的明媚,我们甚而为这些看似平常的情节流下泪来,嘈杂的内心被暖意唤醒。
小说在淡泊的叙事中拉开了错彩斑斓的自然景深,人物的行藏总在如诗的风物与曼妙的画境中展开。小说主人公在山峦叠嶂果蔬遍地的村落,五月的山乡中野蛮生长;在“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省城学习恋爱;在古树参天花香袭人的北京安家落户、开枝散叶,山一程水一程,人生的每段经验都呈现在自然的光影之间。姚小逃发奋读书,成为家乡第一个研究生后的人生理想,是闲云野鹤般浪迹江湖,虽然在众人的劝说下,他还是中规中矩地继续考取博士,走向了学术人生,但是,他将这种志趣投入到了业余的收藏与书画创作。年少时的贫困与成长中的无助,在人生路上不断送走挚爱亲人的“悲感与虚无”,父子两代人之间数十年的误解与冲突,既是艰辛备尝的考验也是磨砺修炼的熔炉。正如作者所言,“自我修炼的路虽漫长,但从自身特别是内心出发,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个体的自我成长与修为是终其一生不能停止的,每个人生的阶段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身心困惑,而精神的不断成长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小说中的“铜镜”既是自我的监督也是鼓励与安慰,更是一种精神传承的隐喻,以他人的成长为鉴,以正自我成长之得失。
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法国作家缪塞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身患世纪病的青年的悲剧。作品塑造了一个对社会不满而又无意反抗、面对黑暗现实存几分...[详细]
穆尔塔图里《马格斯•哈弗拉尔》
《马格斯•哈弗拉尔》是荷兰19世纪最为有名的文学作品之一。小说揭露了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剥削制度的弊端,在当时的荷兰引起较大反响。小说虽有自传的性质,但借...[详细]
王兆胜:从容平和地书写名医的精神境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以余秋雨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散文成为“热点”,从而形成散文乃至于文学创作的壮观景象。不过,由于模仿者众,又出现历史文化散文的偏向,即过于追求资...[详细]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19 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1812~1870)的代表作。描写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资本主义社会寻求出路的故事。这是一部半自...[详细]
骆宾基《混沌初开》
小说以一 九一八——一九二一年间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写一个地主商人家庭中的少年儿童姜步畏的生活。作品通过姜步畏儿时的观感、心理活动,展示了临近苏联、 朝鲜的中...[详细]
全中国最穷小伙写出“发财日记”
一部向全中国3亿草根青年传授最笨发财之道的自传体小说! 无权无势又年轻,坠入人生谷底,绝地反击,3年成为百万富翁的真实经历。 他做的事,都没有难度; 他遇到的机会,是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