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徐衎小说乱弹

发布时间:2022-11-03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我读徐衎的小说不多,大概也就是《栗色沃野》、《试水》、《心经》、《肉林执》等三、五篇。缘于天性、人生阅历、阅读趣味与写作兴奋点等原因(不好意思,这里面其实还包含了个人懒散的因素),我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那种“无知”的写作者——比如对系统的文学、文学史知识及其当下“文学圈”生态与写作现状了解的无知,因为“宅”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时代及当下社会林林总总的无知等等。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对徐衎写作所涉的各色经验领域的无知,这些或许都是本人需要补齐的短板。从一个“无知”的写作者的角度看,徐衎的写作确实有点让人“震惊”,他不过比我年长两三岁,但对社会/人性/世俗生存的关注和了解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力。当然,尽可能多地了解熟悉不同的生活领域和人,本来就是写作者的本分,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特别领地,至少对于依凭经验的外向型写作者而言,这块领地似乎是越宽阔而且有不断“越界”的能力越好。

  实话说,本人的阅读速度一直较慢,读徐衎的小说更是快不起来,读完最深的感觉,是某种如身临其境的“浸入感”。这种“浸入感”的造就和获得,大概来自于作者在写作时的极度“浸入”。而这种方式的写作,让人觉得作者无论精神、情感还是身体,都可能有比较大的投入与损耗,因为这似乎不是那种冷眼旁观置身事外的写作。作为阅读者的我,仿佛也成为了《栗色沃野》中那个蹲在游泳池边勾腰驼背的昊宇,眼前细雨迷蒙,面对喜欢唠叨的中年妇女梅阿姨,正准备打一个长长的呵欠,同时身体的一部分也“浸入”了肮脏且寒冷彻骨的池水,不免脊背发凉,汗毛直竖。

  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我读到的徐衎的几个中短篇小说都充满了死亡的场景和意象,它们隐藏在平庸琐碎无聊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因为某种经意或不经意的引发而悚然现身,它的狰狞可怖足以令人从昏昏欲睡的麻木中骤然惊醒——

  譬如《试水》中的儿子发现了父亲秘而不宣的沉船笔记,仿佛只有死亡的氛围氤氲开来,“日常表面不再日常”,人才能停止对寡淡无味的庸浊空气的呼吸,脑子里才泛起了一点灵光。《心经》和《栗色沃野》展现的则是身为“最高级的哺乳动物”,却乐见对其他动物和同类的无情虐杀——徐衎笔下的动物们随时都有断肢残腿,被死亡攫住的危险,而其中人这种动物的境遇也没好到哪去,所有对千奇百怪的姿态和无奈的挣扎描写,似乎都像极了整个人类命运的缩影。

  而《仙》并没有涉及到具象的死亡,它讲述的是虚构价值观下真相的死亡。女主人公是一位拍独立纪录片的女导演,为在比赛上拿奖“决意改造自己的灵魂”,于是放弃了原有的审美经验和内容题材,让作品变身为另一种契合“得奖标准”的题材风格。但在经历了对失足女飞飞的采访拍摄后,她把自己、失足女和后母的经历叠加成一个共同体,讲述了一部真假参半更为复杂的故事。或许《仙》的旨意并没有我说的那么明晰,就像前面提到另几篇小说一样,都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些意象相互重叠,携带着讥诮冷峻的黑色幽默,通过戏谑的描述呈现给读者,描画出的是若干破碎的、有关暧昧人性的幽暗轮廓。

  事实上,死亡不仅是飘零的意象,它也是沉重的提醒,在现今社会急剧变动的大背景下,无论是父子,情侣,还是各种各样人际交往间伴随的这些传统意义上“稳定”的关系,都已变得令人满怀疑惑,甚至面目全非。成长带来的创伤随处可见,人和人被形形色色的沟壑隔绝开来。徐衎的小说大量展示了这类日常生活的元素,它们通常是庸常无聊,枯燥乏味,令人麻木无感的,但在某些时候又会因为某种触发而特别凸显出来,让人身心发紧,冷汗直冒。

  徐衎的语言总体来说较为内敛含蓄、不动声色但又若有所示,绵密细致中有一种自我缠绕,这可能是他的小说有时会不太好读的原因之一。就语言来说,个人更倾向前辈作家王安忆的观点,大意是好的语言是一种中性、去风格化的语言,少用或不用现成的词组,套话,特别是成语,摒弃习惯性用语,以单字单词随机组合构成的语言才是可能性最大,表现力最强最准确的语言。徐衎小说的密度较大,前后文通常有大量铺垫和呼应,上下段或句与句之间的转折连接也非常讲究,无论文字还是修辞技巧都算得上是比较成熟的写作了。在题材内容取向上,徐衎致力于呈现人性的复杂尤其是被遮蔽的幽暗面,而他目前也正在不断拓宽自己的写作边界,尝试纳入不同类型的表现对象乃至生活领域,这是一个真正的作家必须为自己设置的难度标杆。

  读过一篇徐衎的创作谈,他把自己的写作称为“无意为之的发端”,“只是无聊消闲信笔游戏的无心之举”,只因其当年的第一志愿是外语系。那为何后来文学成了他的“应许之地”呢,说是“为了对抗无聊,试图在与时间赤膊相对时抓住点什么留下点什么”,只是“最初记录倾诉的乐子早已不那么纯粹了,写作也成了人生的枷锁之一”。这样的表述,如同《仙》里女导演所遭遇的一切,真真假假,作为读者的我们就姑妄看之吧。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徐衎创作年表

    【徐衎创作列表】 短篇小说《你好,丰饶》刊于《广州文艺》2022年第三期; 中篇小说《寸光乍泄》刊于《中国作家》2022年第一期; 短篇小说《你好,明媚》刊于《花城》202...[详细]

  • 赵挺的《上海动物园》 百无聊赖或者存在的虚无

    《收获》杂志2019年第4期集中发表了几位青年作家的短篇小说,其中被排在第一的乃是赵挺的《上海动物园》。先后两次认真地读过这部篇幅不长的短篇小说后,我以为,这是...[详细]

  • 评王安忆《五湖四海》

    《五湖四海》这部小说让人总是联想起2016年王安忆写的那篇《向西,向西,向南》。那些创业成功、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后来怎么样了?其中的很多人,宿命一样,都要经历情变。...[详细]

  • 了一容小说集《玉狮子》 社会现实与人性世界的多向度

    正处于上升期的东乡族作家了一容,小说集《玉狮子》的创作可以被概括为“对社会现实和人性世界的多向度书写”,包含着表达社会关怀、成长叙事、表现复杂人性世界和草...[详细]

  • 舒位峰小说评论

    舒位峰的小说生动再现了一群形形色色的当代青年男人和女人的生存体验。源自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和回应,舒位峰用写实的笔法梳理出日常生活中平实、细致、活泼的人...[详细]

  • 从《一日三秋》看刘震云小说创作

    刘震云能够在创作中“投机”“取巧”,在“创新”中“守成”。所谓的“投机”,其实是投读者所好,把握各种契机,不乏迎合的意味;所谓“取巧”,则是玩点小创意,耍些小聪明,...[详细]

  • 浅论张翎作品中的“姐姐”形象

    当我们谈论女性作家时,女性视角与女性书写是无法回避的话题,旅居加拿大的温州籍女作家张翎又正是一位具备自觉而清醒的女性主体意识的作家。从长篇处女作《望月》(1...[详细]

  • 谈谈张者的小说写作

     张者的名字是和《桃李》联系在一起的。在此之前,他写过不少短篇小说,《唱歌》《纸条》《朝着鲜花去》等,里面已经埋下了他关注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线索,但直到20...[详细]

  • 小饭《赌注》

    《赌注》这部小说采取的是一个强戏剧性结构,有人被谋杀,并且不止一个,警察刘涛需要去找到谜底,是谁杀了人,情节推动中意外不断,直到结尾也是再三反转,完全实现了“情理之...[详细]

  • 我读的第一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是千百个掀天巨浪,而读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一个巨浪打过来,可以令读者沉下数十百丈,再一个巨浪掀起,又可以将读者抬高数十百丈在看《天龙八部...[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