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苹《花开如海》 生活沃土中开出的花
土家族作家田苹的长篇小说《花开如海》(武汉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真实记录了鄂西地区一个扶贫“尖刀班”从入村调查到完成扶贫任务转入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作家多年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坚持深入山乡采访、调研,可以说基本摸熟了农村、吃透了生活、读懂了时代,终于完成这样一部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厚重之作。
作品聚焦“尖刀班”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从“情”字入手,着力表现干群情、父子情、同事情、男女情,以小见大,折射时代进步,以情动人,讴歌人性美好,唱响了一曲新时代的鄂西“情歌”。扶贫干部用心用情为高山上的孤寡老人们解决后顾之忧,他们在搬迁前一定要亲手做顿饭表达感谢,“尖刀班”接受了邀请,却自己带去菜肴减轻他们的负担;父子俩共同参加“尖刀班”,儿子因为事故牺牲,父亲将痛苦埋在心底,没日没夜投入工作寄托哀思;班长老漆把“尖刀班”的年轻人视若己出,既严格要求,又宽厚包容,退休后“大人望过年”的一句感慨道出了隐藏的深情……阅读《花开如海》的过程,就是接受情感潮汐激荡、洗礼的过程。田苹充分发挥女性作家敏感细腻的优势,以情感观照脱贫攻坚工作,在进行艺术转化时以情主导、以情渲染,感人至深。譬如,向洪森的故事就将全书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尖刀班”经过艰辛努力,修通了最偏远的十户山的公路。身患重病的85岁老党员向洪森为通车献上了一件特殊礼物,他将保存了几十年的十几个党费证交给了叶副县长。这位春树坪党龄最长的党员坚持参加特殊主题党日活动,到了最后一个环节,他颤颤巍巍站起来和大家一起重温入党誓词,“爷爷几乎是半靠在苏明儿身上,浑身都在颤抖,一旁的田子嫣帮着托起那只枯瘦如柴的手”。当他念完“宣誓人:向洪森”时,旁边的党员都落泪了。第二天,老人病逝……不需要议论或说明,党费证和庄严举起的右手已表达了一切:既有对信仰矢志不渝的坚守,也有身为共产党人的骄傲,更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承诺。
这部小说以“双向扶贫”的叙事方式,塑造了一群在时代浪潮中成长的“新人”。假如转换一个视角阅读这部小说,会发现它讲述的是几位性格各异的年轻人在“扶贫”中成长的故事。彭晓阳出身于普通家庭,勤奋务实,渴望通过个人奋斗实现人生理想,在经历了生死考验和实践教育之后,他深刻领悟到必须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融合到一起,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田子嫣家境优渥,一贯缺乏主见,经历了扶贫工作的风雨洗礼,她重新认识自己,活出了自我。富二代马一龙玩世不恭,后来被同龄农村女孩苏明儿不屈服于命运、永不言败的精神所感染,变得富有社会责任感。这群90后从城市来到乡村“扶贫”,帮助村民拔穷根、兴产业、易风俗、强文化;同时,人生阅历和思想观念“贫乏”的他们在复杂的乡村工作中接受锻炼和磨砺,重新认知社会、认识自我、审视死亡,在反思中领悟生命的意义,脱胎换骨成为“新我”。“尖刀班”的每个年轻人都拥有双重身份,既是社会生活层面的“扶贫”主体,也是人生意义层面的“扶贫”对象。作家关注个体在时代浪潮中的精神成长,巧妙地通过“双向扶贫”叙事,为当代文学画廊贡献了新的青年形象。
《花开如海》敏锐地将地域文化、传统文化融入时代价值建构之中。田苹没有以猎奇目光孤立地审视民俗风情,静止地描绘风情画、风俗画,而是将这些“奇观”置于“观看”的装置之内,融化在人物的情绪、情感和心理之中,力图将古老的民俗风情与时代精神接通,激活其内在价值。
(作者:蔡家园,系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院长)
以光明回应苦难——读王雨长篇小说《向死而生》
对于王雨新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向死而生》,早就想说点什么。因一直忙,或者说整日被各类有价值的无价值的应景的文学抑或社会活动缠绕...[详细]
一部震撼灵魂的命运交响曲——读王雨长篇小说《向死而
王雨的长篇小说《向死而生》已于近期出版,这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命运,关于哲学思考的佳作,值得一读再读,读后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作者以细腻...[详细]
赋予历史流动的声音——读长篇小说《空城纪》
西域,或是更为辽阔的边地,不仅意味着地理的疆界,也是另一种文化形态与文明痕迹的象征。面向西域的文学书写,是写作者对山川万物的想象,对人间情境的...[详细]
提示词工程:智能长篇小说的核心驱力
一源 起大约在三年前,我开始组建团队,探索智能写作的方法①。从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角度来看,智能写作已经不再是一个难以攻克的难题。只要找到一...[详细]
范咏戈:书写生命起舞的日子 ——读王雨的长篇小说《向
尼采有句名言:“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书写生命起舞的日子方能使文学尤其是长篇叙事文学,由文学的一二层次即语言和意象层次抵...[详细]
乡土小说的第四种面目——论曾剑长篇小说《向阳生长》
摘 要:曾剑长篇小说《向阳生长》呈现出乡土小说的第四种面目——自在写作,即用真切之感和悲悯之情回望故乡和自我成长,将个人叙事和乡村叙事融为...[详细]
王雨长篇小说《向死而生》:扼住命运的咽喉
作家王雨新作长篇小说《向死而生》最近出版,作品彰显了主人公俞帅奇痛苦的奋斗人生。不仅向读者提供了一份心灵养料,一处精神的栖息地,而且邀请人...[详细]
王雨长篇小说《向死而生》:如何疗愈,怎样文学
本土作家王雨历年来的写作至少有两个方向。其一,在叙事中挖掘并呈现重庆地方历史文化,例如长篇小说《水龙》(2005)《开埠》(2014)《填四川》(2015二版...[详细]
长篇小说《体察师的日子》:深潜入生活的日常
绍国没打招呼,从温州给我寄来他的新著《体察师的日子》,打开包裹一看,哦长篇小说。绍国居然写长篇了呵。泡杯茶,坐下,随手翻看,结果看了四五页,丢不下...[详细]
张光芒:论新时代长篇小说的传统文化书写
内容提要 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中,真正全面集中并大规模地进行传统文化书写,主要体现在文化自信和理论意识更新之后的新时代长篇小说领域。从传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