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外国名著

巴尔扎克《驴皮记》

发布时间:2022-01-24 来源于: 作者: 马美龄 点击数:

《驴皮记》内容简介:

  贵族子弟拉法埃尔·瓦仑丹,从小受到父亲的严厉管教,过着严谨的求学生活。为了替父还债,他将继承母亲的财产几乎用罄。父亲过世后,他不得不租住在一家公寓的顶楼里,埋头著书,过着清苦的学者生活。在此期间,他与房东戈丹太太及其可爱的女儿波琳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然而穷困是他成功的最大障碍。后来他在纨绔子弟拉斯蒂涅的引荐下认识了贵妇人馥多拉,被贵妇人的美貌和财富吸引,经过了一段狂热的恋爱,最终拉法埃尔人财两空。而赌场上的最后一搏也以失败告终。当他企图以自杀结束年轻的生命时,却在一家古董店里得到了一张神秘的驴皮,驴皮可以满足他的所有的欲望和要求,却必须以他的生命为代价,驴皮会随着他的愿望的分量和数量的递增而相应缩小。拉法埃尔与驴皮订约后,随之而来的愿望也得到了满足,他靠这张驴皮的威力,获得了巨额遗产,并且得到了波琳的爱情。但是随着每次欲望的实现,驴皮也在逐渐缩小。拉法埃尔企图延长因为欲望得到满足后的日益缩短的生命,于是他又把个人的欲望压缩到最低点,但最终还是在生命与欲望的痛苦交战中过早死去。

《驴皮记》赏析:

  法国著名作家安得烈·莫洛亚在他所写的《巴尔扎克传》中这样评价巴尔扎克:“他真正爱好的既不是诗歌,也不是科学,而是追求一种神秘的,天真的,‘某种思想要表达,某种体系要建立,某种学说要阐释’的哲学。”而《驴皮记》正是这样的一部体现巴尔扎克追求的作品。

  小说叙述了一个颇具浪漫色彩的故事。主人公拉法埃尔怀着远大的抱负,在巴黎的阁楼上苦读苦熬,以求在社会上一鸣惊人。金钱和物质的匮乏,使他连连碰壁,绝望之下他想到了自杀,但是一张神奇驴皮的出现却从此改变了他的生活。“你如果占有我,你就占有一切。……希望吧,你的愿望将得到满足。”驴皮的魔力在于:它能帮助它的拥有者实现他(她)所企盼的一切,满足他(她)的一切愿望。在这张驴皮的刺激下,拉法埃尔暂时放弃了死的念头,希望用驴皮来满足他不曾实现的愿望。“我想来一次比得上王宫里的盛宴那样的豪华盛宴,我要有一次热热闹闹的配得上这个世纪的堪称尽善尽美的盛大宴会!我只想命令这个不详的力量把一切的欢乐融合成一个大快乐。是的,我需要在最后的一次拥抱中把天上人间的一切快乐都享受一番,然后死去”。事实上,拉法埃尔最终真的借助于驴皮神奇的力量实现了他的一切欲望,享受到了他所认为的生命的乐趣。

  不过可悲的是,每一次愿望的实现都伴随着他的生存时间的缩短,因为驴皮上写着“你的生命将属于我。这是神的意旨。……每当你的欲望实现一次,我就相应地缩小,恰如你在世的日子”。所以,当拉法埃尔紧紧地抓住驴皮,迫不及待地想要实现自己在贫穷中所愿望的一切时,古董商人意味深长地告诫他,希望他慎重地对待这张神奇的驴皮:“现在你的意愿将会确确实实得到满足,但须用你的生命来作代价。这张驴皮就象征你的寿命的限度,它将按照你的希望的强度和数目的大小而收缩,从最轻微的到最强烈的希望,都毫厘不爽。”巴尔扎克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投射到驴皮上,借助于这样一种神奇、怪诞的浪漫形象,形象化地反映生命与欲望的矛盾,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驴皮是人类贪欲的象征,因为它正如古董商所说的“包含着你们的社会观念,你们的过分的欲望,你们的放纵行为,你们致人于死命的快乐,你们使生活丰富的痛苦”。巴尔扎克认为,实现欲望是人生快乐所在,但过分的欲望又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人类的生存永远与欲望有着难以分离的关系。拉法埃尔的形象,深刻地表现了人的欲望和生命的矛盾。身处穷困中的拉法埃尔,有着太多的欲望,爱情、金钱、名利等,这些成为他生活幸福的象征和追求的目标。因为难以满足,他甘愿以死亡的方式来结束痛苦的生命。而当这些愿望因为驴皮的出现而有可能实现的时候,他又不惜用生命的代价与驴皮订下契约。但是,随着愿望不断地实现,他又面临着由于愿望的满足,伴随而来的生命的不断减损,死亡的威胁,最终迫使他不得不克制他的欲望,“世界已属于他,他可以为所欲为了,但他却什么也不想要,他像在沙漠中的旅行者,还有一点水可以止渴,但他却必须计算尚有多少口水可以解渴,借以衡量他的生命的长短”。曾经憧憬、向往的欲望的实现,非但没有让他真正享受生存的快乐和幸福,反而成为他生存的残酷障碍。拉法埃尔最终打消了所有寻求快乐的念头,不敢再有任何欲望,他只想保命,把死亡推迟,再推迟,但最终还是在爱欲挣扎中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生命与欲望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巴尔扎克的笔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作家借助于古董商之口,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人类因为他的两种本能的行为而自行衰萎,这两种本能的作用汲干了他生命的源泉。有两个动词可以表达这两种致死原因所采取的一切形式:那便是欲和能……欲焚烧我们,能毁灭我们”;这种生活方式“给人类造成一种戏剧性的生活,以促使人过度地、迅速地消耗自己的精力”。巴尔扎克认为,一切愿望的满足是以生命为代价的,因此,人类面对这种矛盾只能是一种两难的选择,“为要长寿而扼杀感情,或甘愿做情欲的牺牲品而夭折,这就是我们注定的命运”。追求长寿,就得清心寡欲,既避免了为实现欲望进行呕心沥血搏斗的痛苦,又不会因为追求失败而产生烦恼;而若想满足欲望,追求所谓的人生的快乐,那就得以生命作代价。巴尔扎克用一张驴皮来象征拉法埃尔无法逃避的悲剧命运。他的痛苦挣扎和悲剧结局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人类生存的两难。

  如果说拉法埃尔代表的是放纵欲望、沉溺享乐的一极,那与之对立的古董商则是代表节制欲望、清心寡欲的另一极。古董商见多识广,活了102岁,他认为“欲”就是各种欲望,从男欢女爱之欲到功名利禄之求;“能”即人类实现欲望的能量,两者相加既能焕发出巨大的动力,也会形成极大的危害。若不能运用“知”,即知识、理智去控制驾驭无尽欲望,就会造成巨大的恶果,酿成无可挽救的悲剧。因此,古董商主张用思想去取代欲望,用精神追求去代替物质享受。他对拉法埃尔说:“聪明的人采取另外一种方式,而我的幸福和长寿就是从它那里来的”,“既不是把我的生命寄托在容易破碎的心里,也不是寄托在容易衰萎的感官上,而是把它寄托在不会用坏,比其他一切器官寿命都长的头脑里”。古董商认为:“思想是打开一切宝库的钥匙,它给吝啬人提供快乐,而不会给他带来麻烦。我就是这样爱在世界上逍遥,我的快乐始终是精神上的享受。”他一厢情愿地以为思想是生命快乐的真正本源,它给人提供快乐与幸福,却不会给人带来麻烦,“一个人能把一切现实的东西都铭刻在他的思想里,把一切幸福的源泉都输送到他的灵魂里,排除一切尘世的污垢,从而提炼出无数理想的快乐,那时候,他的生活该是多么美满呵”。因为知识“使我们软弱的机体处于永远的宁静境界。这样,欲望或愿望,便都在我身上被思想扼杀;我的灵魂和肉体都没有被任何过度的刺激所斲伤。可是,我却游览了整个世界。总之,我得到了一切,因为我懂得蔑视一切”。

  老古董商的节制欲望的生活方式,是巴尔扎克所设想的改变拉法埃尔纵欲生活的一种药方。不过,作家本人也未必相信这种所谓的良方,拉法埃尔在得到驴皮之前的经历就宣告这种生活方式的不切实际,“我曾经因为研究和思考消耗了我的生命;可是这种努力甚至还养活不了我……我需要在最后的一次拥抱中把天上人间的一切快乐都享受一番,然后死去”。追求物质和情欲的满足也许是世人所认为的幸福所在,拉法埃尔和我们都难以免俗,就连那个宣称靠精神快乐理智地、健康地度过了102个岁月的古董商,最后竟然真的如拉法埃尔所预言的“爱上一个舞女!……懂得放荡生活的快乐……变成一个挥金如土的浪子”,并且公然宣称“一个钟头的爱情就抵得上整个人生”。他完全地抛弃了先前的生活理念,不再把精神生活视为生活的乐趣,而将情欲的满足作为追求生活快乐的目标。这个情节,与其说证明了驴皮神奇的作用,毋宁说是反映了作家思想中的矛盾。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法国作家缪塞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身患世纪病的青年的悲剧。作品塑造了一个对社会不满而又无意反抗、面对黑暗现实存几分...[详细]

  • 梅里美《嘉尔曼》

     读梅里美的《嘉尔曼》,就像在优雅的客厅里,听一个智者平静地讲他亲历的故事,周围是一群大家闺秀,听得她们一惊一乍的。实际上,梅里美的小说原本就是写给那个时代的小...[详细]

  • 梅里美《高龙巴》

    《哈姆雷特》之所以流传千年,经久不息,并不在最后抽刀一击的惨烈,而在于他内心的忧郁与外在行动的延宕;同样,《高龙巴》的魅力也在于让我们看到了奥索由拒绝到犹豫,最...[详细]

  • 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以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地再现了路易十一统治时期法国的历史真实,反映了宫廷与教会对人民的双重压迫以及人民对这两股势力的反抗和斗...[详细]

  •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在世界文学史上并不占据崇高地位,在名家迭出的19世纪法国文坛上,他难以跻身一流作家的行列,但是任何一个文学史家都不会漠视他,任何一本法国文学史都要以一定...[详细]

  • 大仲马《三个火枪手》

     通俗历史小说因其体裁的特点,多求生动而不讲深度,因而多数随着历史的变迁而被人们遗忘。但在文学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却一直是一颗熠熠闪光的...[详细]

  • 巴尔扎克《邦斯舅舅》

    《邦斯舅舅》是巴尔扎克最后的几部杰作之一。这部小说围绕金钱、名利与欲望展开,通过邦斯、施穆克、茜博太太、庭长夫人、弗莱齐埃等典型人物,展现了处于资本主义上...[详细]

  • 巴尔扎克《幻灭》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以细腻的笔触、人物再现的独特技法,载录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情冷暖,镂刻了一个个追名逐利的鲜活身影,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画面。在其近百...[详细]

  • 巴尔扎克《高老头》读后感

    尔扎克总是这样出手不凡!如若将作品《高老头》改编成影视剧,导演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伏盖公寓内外的布局、陈设,原封不动地通过一个个镜头予以呈现。哪怕是那些公寓...[详细]

  • 司汤达《阿尔芒丝》

    《阿尔芒丝》是司汤达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家将爱情和政治两大主题糅合在一起的最初尝试。小说的副标题为“一八二七年巴黎沙龙的几个场景”。它以查理十世...[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