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德罗《拉摩的侄儿》
《拉摩的侄儿》内容简介:
“我”多次见过音乐家拉摩的侄儿,他时而脑满肠肥、衣冠楚楚,时而憔悴不堪、衣衫褴褛。一天,“我”在一个咖啡店里遇到他,有了一场对话。我们谈到了天才。拉摩的侄儿憎恶天才,他认为“人是必需的,但天才的人不是必需的。”他在音乐理论上有独到的见解,但得不到人们的赏识。因为贫穷,他失去了美貌的太太。他变得自甘堕落、玩世不恭。为了金钱,他引诱年轻姑娘跟别人私奔。为了糊口,他冒充提琴手教师骗钱。他公然承认自己是一个极端的无赖、一个骗子。“我”问他,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有德行,是否受到良心的谴责?他回答说:“他们是流氓,却有钱,为什么我不可以?”因为他发现在这个社会中,各种地位的人互相吞噬,牺牲同类,以寻求自己的幸福,却没有法律来干涉。正直的人并不快活,快活的人并不正直。当一个人有了钱,他无论干什么都不会有失身份。既然人们不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就只好接受已经安排好的,尽可能从中得到最大的好处。既然能够通过作恶得到快乐,就没有必要改变自己。他最后说:“再会吧,哲学家先生,我永远都不会改变样子,但愿我再经历四十年的这种不幸吧,最后笑的人是笑得最好的。”
《拉摩的侄儿》赏析:
18世纪法国文学带有深刻的启蒙运动烙印,当时最著名的作家往往也是最著名的哲学家,作品多含有深刻的哲理性。狄德罗的代表作《拉摩的侄儿》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在《拉摩的侄儿》中,“我”和“拉摩的侄儿”的对话与辩论构成了整部小说的内容。本书节选的是小说的开始部分。小说在交代了故事人物和场景之后,通篇就是“我”和“拉摩的侄儿”关于形形色色话题的对话和辩论。作者选择对话体来完成这部小说,可以说和其写作目的有很大关系。对话体可以让两位主人公针砭时弊、.所欲言,达到振聋发聩、传播启蒙思想的目的,而且正反互辩的形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让作家的观点得到有力的表现。
小说通过对话,以及“拉摩的侄儿”的自我表白、动作、表情展现了人物的性格。作品中“我”和拉摩的侄儿的语言均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作家代言人“我”的冷静睿智、高瞻远瞩,“拉摩的侄儿”的偏激尖锐、热情善辩都表现得淋漓尽致。选文中,“拉摩的侄儿”认为在一些艺术活动中,庸才是没有用处的,而天才却往往不能履行普通人的职责,具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且常常不为当世所容,进而得出“人是必需的,但天才的人不是必需的”这样一种偏激观点。而作为作者代言人的“我”却高屋建瓴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庸才无用,但在艺术方面必须有很多人投入练习,然后才能出现天才;而且从整个人类的发展角度来看,与天才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相比,天才身上的种种缺陷是可以容忍的。作者巧妙地利用两人的对话,直接抒发了自己对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看法,传播了他的启蒙思想。
《拉摩的侄儿》这部小说不仅具有18世纪哲理小说叙事生动、说理明晰、对话机智俏皮的特点,而且在形象塑造和环境刻画上也有重要的突破。在过去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往往被简单化了:非丑即美,非善即恶,而美丑善恶仿佛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固有品质。狄德罗在这部对话体小说里,人的个性呈现为一个多面体,具有好几种属性。作者深刻揭示了这些不同属性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剖析了产生这种复杂性格的社会根源。拉摩的侄儿是个无赖,但不是天生的无赖。他相当有才能,对于许多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本来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可是社会使他堕落成无赖和骗子。然而这个骗子并不比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坏,反倒比他们坦率诚实。他承认自己卑鄙,而且用嘲讽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卑鄙。他对现实关系有透彻的理解,一直认为自己完全有道理鄙视一切用来装饰的道德原则,因此他说“我叫做德行的东西你叫邪恶;而我叫做邪恶的东西你却叫做德行”。拉摩的侄儿是这个畸形社会产生的畸形儿。狄德罗对这个人物与其说进行了道德的批判,不如说是进行了现象的分析。他分析了产生这种卑贱意识的环境、土壤,也分析了这种意识的心理演变。小说中的“我”对“拉摩的侄儿”虽然厌恶,但还是禁不住说:“在他所说的一切之中有很多这样的东西,大家想它们,根据它们为人处世;但人们不说。确实,这就是我的人与我们周围绝大多数人最为明显的不同。他承认他所具有的、别的人都有的罪恶;但他不是个虚伪的人。他与他们同样可恨,但他更坦诚,更加始终如一;并且他有时候在他的堕落中是深刻的”。“拉摩的侄儿”不加掩饰地道出了人性中的“恶”,他确实是一个无赖,但是却又是深刻的,一语击中要害的,让人不得不认可他是一个说得有理的无赖。
不仅如此,拉摩的侄儿还是一个有着多重性格,随着环境变化而多变,让人难以捉摸的人。他有着“令你止步”的非凡魅力,因为“他是高傲和卑鄙,才智和愚蠢的混合物”。他是个音乐家,对音乐艺术的美有敏锐的感受力,有健壮的体魄,惊人的想象力,能够惟妙惟肖地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可以说多才多艺。但他又穷困潦倒,为了生活甘于做贵族富人的食客,卑躬屈膝、阿谀逢迎,压抑自尊心,放弃人的尊严。他公然承认自己是个无赖、骗子、贪食者、懒汉。他谈起自己的生活都是用极刻薄的嘲讽口吻和最自我菲薄的语气。他有时表现出一些理性、诚实和尊严,但所有这些又不妨碍他继续自觉地“采取蠕虫的方式”过卑鄙的生活。狄德罗充分展示了拉摩的侄儿的丑恶和无耻,但同样又赋予他优秀的才智和少见的天赋,特别是他时时表现出来的真诚和坦率,使读者在鄙视的同时又不由自主地对他抱有好感。
正因为如此,《拉摩的侄儿》这部小说历来被称为“辩证法的杰作”,引起了歌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人的强烈兴趣,并给予了高度赞赏。歌德亲自将它译成德文。黑格尔在它启发下形成了他的《精神现象学》的若干思想。马克思称它为“无与伦比的作品”,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法的杰作”。拉摩的侄儿是一个混合体,是一个真实的角色,是拥有两个灵魂的身体,一方面他熟悉音乐和文艺,向往成为“天才”,鄙视封建贵族阶级的糜烂腐朽,对于社会和世界的认识往往不乏真知灼见;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卑躬屈膝地侍奉着贵族阶级得以生存,他狡诈阴险、放荡懒惰,同时也向往着浮华富贵的生活。这是一个奇怪的混合体,他是启蒙时代的人刚刚诞生时的模样,虽然带着新时代的气息,但同时身上也残留着旧时期的痼疾。
狄德罗正是通过拉摩的侄儿之口,揭露了腐朽的封建贵族阶级的糜烂生活,预示着大革命的到来。在和“我”讨论人是否应当正直诚实时,他说:“我看到无数的正直人并不快活,还有无数的人,他们是快活的,却并不正直。”这就是18世纪法国的社会现状,那么,这样的社会能够长治久安么?狄德罗以赞赏的口吻说,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正可以“使真理显示出来,他使人认识谁是善良的人,他把恶棍的假面具揭穿了”。作者希望“他会像酵母一样,开始发酵”,去“动摇着和鼓动着人们”从封建桎梏中苏醒过来。拉摩的侄儿就是当时腐朽没落的法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法国大革命前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一方面要求摆脱封建意识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发展资本主义;另一个方面又软弱无力,安于享受封建统治阶级的余唾。
(编辑:moyuzhai)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法国作家缪塞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身患世纪病的青年的悲剧。作品塑造了一个对社会不满而又无意反抗、面对黑暗现实存几分...[详细]
梅里美《嘉尔曼》
读梅里美的《嘉尔曼》,就像在优雅的客厅里,听一个智者平静地讲他亲历的故事,周围是一群大家闺秀,听得她们一惊一乍的。实际上,梅里美的小说原本就是写给那个时代的小...[详细]
梅里美《高龙巴》
《哈姆雷特》之所以流传千年,经久不息,并不在最后抽刀一击的惨烈,而在于他内心的忧郁与外在行动的延宕;同样,《高龙巴》的魅力也在于让我们看到了奥索由拒绝到犹豫,最...[详细]
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以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地再现了路易十一统治时期法国的历史真实,反映了宫廷与教会对人民的双重压迫以及人民对这两股势力的反抗和斗...[详细]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在世界文学史上并不占据崇高地位,在名家迭出的19世纪法国文坛上,他难以跻身一流作家的行列,但是任何一个文学史家都不会漠视他,任何一本法国文学史都要以一定...[详细]
大仲马《三个火枪手》
通俗历史小说因其体裁的特点,多求生动而不讲深度,因而多数随着历史的变迁而被人们遗忘。但在文学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却一直是一颗熠熠闪光的...[详细]
巴尔扎克《邦斯舅舅》
《邦斯舅舅》是巴尔扎克最后的几部杰作之一。这部小说围绕金钱、名利与欲望展开,通过邦斯、施穆克、茜博太太、庭长夫人、弗莱齐埃等典型人物,展现了处于资本主义上...[详细]
巴尔扎克《幻灭》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以细腻的笔触、人物再现的独特技法,载录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情冷暖,镂刻了一个个追名逐利的鲜活身影,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画面。在其近百...[详细]
巴尔扎克《驴皮记》
法国著名作家安得烈·莫洛亚在他所写的《巴尔扎克传》中这样评价巴尔扎克:“他真正爱好的既不是诗歌,也不是科学,而是追求一种神秘的,天真的,‘某种思想要表达,某种体...[详细]
司汤达《阿尔芒丝》
《阿尔芒丝》是司汤达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家将爱情和政治两大主题糅合在一起的最初尝试。小说的副标题为“一八二七年巴黎沙龙的几个场景”。它以查理十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