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外国名著

果戈理《死魂灵》

发布时间:2022-01-18 来源于: 作者: 周琼 点击数:

《死魂灵》内容简介:

  乞乞科夫发现,按照政策可以用农奴作抵押向赈济局申请贷款,骗取押金,逃往国外过安乐公的日子。因为俄国每十年才调查一次人口,政府按登记的人口征收人头税。人口调查过后,若农奴死了,地主仍要为其纳税。只有到下次人口调查时,才把死农奴的名字勾销。因此,在两次调查之间死掉的农奴在法律上仍被看作活人。乞乞科夫要购买的便是这种名存实亡的农奴——死魂灵。乞乞科夫先后拜访了玛尼洛夫、柯罗博奇卡、诺兹德廖夫、索巴凯维奇和普柳什金,并从他们的手中弄到了死农奴的名单。乞乞科夫回到省城旅馆后,凭借油滑和贿赂,神速办理了死农奴过户手续。不想事情败露,官员们各怀鬼胎,乞乞科夫本人仓皇出逃。逃跑途中,乞乞科夫回想起自己的经历。他一生苦心钻营,三起三落,每每成为贵人,但又被更大的贪官没收家当。乞乞科夫的马车在道路上飞跑,道路隆隆响动,路人吓得叫喊。车子飞过去了,只看见在远处好像一阵浓密的烟云,后面旋转着空气:“俄国啊,你不也在飞跑吗?你奔到哪里去?给我一个回答吧!”

《死魂灵》赏析:

  果戈理的《死魂灵》一问世,立即引起激烈的争论。赫尔岑认为该书“震撼了整个俄罗斯”;别林斯基写道:“《死魂灵》高于俄国文学中过去和现在所有的一切作品,因为在这部作品中生动的社会思想的深刻性同形象的无限艺术性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这部长篇小说是一部既有民族特点又有高度艺术性的作品。”

  在俄国19世纪的一些训诫小说里,地主们显得温文尔雅,都是以正派人物的形象出现的。《死魂灵》(第一卷)与这类小说不同,它从经济关系和政治交易入手,将地主的真实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用手中的一支笔现出了地主的“原形”,正如赫尔岑所说的:“果戈理终于迫使他们走出别墅,跑出地主的家院,于是他们就不带假面具、毫无掩饰地在我们面前走过,他们是醉鬼和饕餮之徒,他们是权力的谄媚的奴隶,是毫无怜悯的虐待奴隶的暴君;他们吞食人民的生命和鲜血,竟是这样自然、平静,有如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一般。”因此,《死魂灵》(第一卷)实际上是一幅无情揭露俄国农奴制社会的讽刺画,深刻解剖地主世界的百丑图。作者利用一个荒谬的故事将19世纪30—40年代俄国城乡社会连接起来,把一个个地主串联起来,构成一幅具有时代特点的俄国上流社会的全景图。

  果戈理常常以讲故事的人或第一人称的说话人的身份出现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说出大段的抒情插话或哲理议论(偶尔有过于放纵或迷醉之虞),跟读者进行面对面的心灵交流。他喜欢对人物的外表和姿势作详细的描写,以刻画性格,深化主题。节选部分出自小说的第二章和第六章(部分),较好地体现出果戈理人物描写的特色。

  小说在刻画玛尼洛夫的时候,采用肖像画的手法,勾勒出他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人物的空想和慵懒直接浮上纸面。他是一位“非常和气而又彬彬有礼的地主”,“是一个正值壮年的人,有一双像糖一般甜蜜蜜的,笑起来总是眯缝着的眼睛”。无论是谁在跟他谈话的头一分钟里,都不禁要说:“一个多么令人愉快的善良的人啊!”而实际上,这是一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在袅袅烟雾中“消磨时光”的寄生虫。玛尼洛夫从不经营田产,他的“庄稼仿佛是自生自长的”;他对于自己的农奴的死活也从不过问,一切听凭管家胡作非为。玛尼洛夫习惯于沉溺在虚无缥缈的梦幻之中:“一会儿幻想从屋子门口起筑一条地下通道……一会儿幻想筑起一座塔楼,登上它可以一直望见莫斯科。”精神空虚的玛尼洛夫,言谈举止却总要故意流露出一种高雅的风采。然而,他的懒散和不学无术是显而易见的:那讲究的客厅里,多年来一直摆着两把罩着一层蒲席的椅子;他修身养性的书房里总是放着一本书,书签还是夹在两年前所读到的第十四页上,后来再没有翻过这一页。玛尼洛夫多情善感,乞乞科夫瞎编的所谓“为真理而抗争”的“衷曲”,刚刚说几句,他便激动得热泪盈眶了。果戈理正是通过对玛尼洛夫的真实细致的描写,揭示了宗法制地主内心世界的极端无聊、空虚、龌龊。在俄语中,“玛尼洛夫气质”已经成为一个固定单词,用来特指那些头脑空虚,碌碌无为,夸夸其谈却懒散成性的人。

  在刻画普柳什金时,果戈理采用了另一种手法:将人物的过往历史记录了下来,动态地刻画了普柳什金的性格,让读者抽丝剥茧地看到人物的精神实质,看着人类的本质在他的身上慢慢枯萎、凋零,看着他渐渐地变成一个非人类的东西。

  普柳什金拥有上千农奴,却嗜财如命。他“那身装束要别致得多;随便你用什么法子,花多大力气,也研究不出来他的这件睡袍是用什么料子做成的……系在他脖颈上的也是一件莫名其妙的玩意儿:不知是袜子,还是吊袜带,还是肚兜,反正说什么也不是领带。”用索巴凯维奇的话说,“这样的守财奴呀,真是很难想象得出的。监牢里的囚犯也比他生活得好些”。

  普柳什金对财富的追求已经达到了病态的疯狂,积累财富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内容。“既然不满足于已经有的,他就天天还在自己的村子里满街地转,桥墩下张张,屋梁下望望,凡是落进他眼里的东西:一只旧鞋跟,一片娘儿们用过的脏布,一枚铁钉,一块碎陶瓷片,他都捡回自己的家。”这样,经他走过的街巷就“已经不用再打扫了”。作者写道:“孤独的生活给吝啬这一恶习增添了丰富的养料。而吝啬,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有狼一般的胃口,越吃越贪婪。”这个贪婪财富的奴隶,别人的东西一不留神便进入他的杂货堆,除非当场逮住他,否则他会以祖宗三代来证明财富是属于他的。为了积累财富,他割断了与周围生活的一切联系。亲属在他眼里成了财富的浪费者和攫取者。他对“人的感情”,“一分钟一分钟地枯竭下去”。女儿为了得到一点接济,带着外孙来探望他,他虽然表示宽恕了她,但也仅仅“把放在桌子上的一颗纽扣给外孙玩了一会儿;可是,一个钱也没有给她”。儿子同样在他身上得不到分文;仆人们进屋共用一双靴子,平时只能光着脚板走路。普柳什金对自己的生活一样采取了最大限度的自我克制,他吃半饱,穿烂衣,杜绝一切开支。他自己承认“所有我的熟人不是死了,就是和我断了来往”。因此,乞乞科夫“很久识别不出这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女人”。

  金钱就是普柳什金的唯一生命源泉。当交易谈定,乞乞科夫付了钱给他,“普柳什金伸出双手接过了钱,那么小心翼翼地往写字台跟前捧去,仿佛捧的是一种液体,每走一步都怕把它泼翻似的”。作者相信,普柳什金捧的是自己的“灵魂”而不仅是“金钱”。

  普柳什金的精神是变态、畸形的。作者叹道:“这简直是魔鬼,而不是人。”他的“干草和粮食在霉烂,禾垛变成真正的粪堆,只差在上面栽种白菜,地窖里面粉结成了石块,非得劈碎了才能够用,呢料、麻布和粗布简直碰都碰不得:一碰就会化成一团团的飞尘”;“尽管如此,田庄里租税收入照旧不变:庄稼汉得照旧如数送来地租,每个农妇得照旧缴上那么多的胡桃,织布女工得照旧织出那么多的麻布”。

  小说中大量的细节描写,不断加强了读者对普柳什金的吝啬、虐待和几乎没有任何人类感情的印象。而这种印象又受到普柳什金家庭历史描写的冲击,形成了很大的张力,读者的思维回旋在这张力之间,如玻璃球般弹跳,时有憎恶人物卑劣人格之叹,时有同情人物生活环境之慨。

  普柳什金形象已经成为世界文学长廊中吝啬鬼的代名词。与莫里哀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的老葛朗台、莎士比亚的夏洛克,并称“四大吝啬鬼”。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是一种多么高的荣誉呀!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

    《白夜》结构紧凑、充满戏剧性,善于通过语言揭示人物心理变化从而展示人物个性和思想,善于创造令人透不过气来的紧张激烈的气氛。在“第四夜”中娜斯简卡在得知心上...[详细]

  • 屠格涅夫《木木》

     法国著名传记作家安德烈·莫洛亚在《屠格涅夫传》中曾指出:“在《木木》中,屠格涅夫像在《猎人笔记》中一样,并没有一句谴责的言词。然而,那个暴虐的女主人的淫威与...[详细]

  • 冈察洛夫《平凡的故事》

    《平凡的故事》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冈察洛夫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发表后,产生很大影响。别林斯基在1847年3月写给作家鲍特金的信里说:“冈察洛夫的小说在...[详细]

  • 赫尔岑《偷东西的喜鹊》

    《偷东西的喜鹊》秉承了赫尔岑一贯的创作风格,也植根于伟大的俄罗斯文学传统:对命运的担当与求索,对弱者的怜悯与同情。天才的艺术家阿尼达如流星一般陨灭了,而赫尔岑...[详细]

  • 赫尔岑《谁之罪》

     小说有两条线索:其一是柳波尼加在将军家的生活以及与克鲁采弗尔斯基的爱情婚姻;其二是“多余人”别里托夫的经历。别里托夫的介入,破坏了柳波尼加的宁静生活,使双...[详细]

  • 果戈理《外套》

    果戈理创作《外套》的缘起很有意思。当时他正在彼得堡当小公务员,偶尔从朋友那里听说,某个人省吃俭用买了一杆猎枪,在打猎的时候不慎将猎枪丢失,从此一病不起,他的朋友...[详细]

  • 果戈理《塔拉斯·布利巴》

     《塔拉斯·布利巴》是果戈理创作的一篇历史题材小说。小说没有拘泥于严格的历史年代,而是以史诗般的气魄,将乌克兰哥萨克反抗波兰侵略者的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浓缩...[详细]

  • 果戈理《狂人日记》

    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是他早期创作的作品。整部小说别出心裁地使用主人公写作日记的形式,将波普里辛生活当中的件件琐事,精神层面的各种欲望,由理性到非理性到疯狂的...[详细]

  • 普希金《上尉的女儿》

    《上尉的女儿》完成于1836年,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现实主义作品。为了创作这部小说,普希金阅读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并曾亲自前往当年发生起义的奥伦堡,搜...[详细]

  • 契诃夫《套中人》

    在这篇小说里,契诃夫着重使用艺术夸张手法,通过具有象征意义的 “套子”,从外表、生活习惯、思想方式乃至婚事诸方面,突出刻画了别里科夫这个在沙皇专制制度下胆小怕...[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