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外国名著

凡尔纳《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发布时间:2021-11-15 来源于:网络 作者: 网络 点击数:

  故事发生在1864年。苏格兰贵族格里那凡爵士无意中从一条鲨鱼的肚子里得到了一个漂流瓶,瓶子里有三封用不同文字写成的求助信,由于在水中浸泡的时间太长,三封信都已经残缺了,经过仔细辨认,格里那凡爵士等一行人认为信的大意是一艘轮船在南纬三十七度十一分处失事,船长及两名水手幸免于难,抛下漂流瓶等待救援。格里那凡爵士连忙将此事告知英国政府,希望政府派人出海去救援,但遭到拒绝。正在此时,失事轮船船长格兰特的一对儿女看到报纸上的启事,前来寻找格里那凡爵士。爵士夫妇被这一对姐弟打动,决定乘坐自己的私人游轮“邓肯号”前去寻找格兰特船长。由于对求助信的多次误读,他们先后横穿了南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路上几次险遭不测,历经千难万险,最后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一行人胜利返回欧洲。

  作品对海上航行的惊心动魄,对南美大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对澳大利亚的殖民地风貌,对新西兰土著的奇特风俗等都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即使在今天读来,也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虽然写的是一部科学幻想小说,但是凡尔纳绝对不是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而是把自己的想象建立在当时人类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所以即使是幻想小说,读来也会令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凡尔纳对小说情节和人物的安排颇具匠心。他的小说常常会涉及很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如在这部小说中,就有大量地理学方面的知识。事实上对于一部通俗小说来说,这样做是相当危险的,因为这很有可能会使小说带有说教色彩。但是他专门在小说中安排了一位出色的地理学家,使这些地理知识能合情合理地出现在小说中各处,而丝毫没有枯燥或者突兀的感觉。从内容来看,这只是一个借寻人为名的普通的历险故事。其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三封用不同文字写的求助信,而且每一封都是残缺不全的,通过对这三封信的互相对照,前后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解读,尤其是最关键的轮船失事地点,在每次解读中都大相径庭,因此也就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历险故事,大大增加了情节的悬念和曲折度。

  凡尔纳被誉为“科学幻想小说的鼻祖”,这决不是浪得虚名,他的小说总是充满了奇特的想象,让人不得不钦佩他惊人的想象能力。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部作品中,就出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情节。在小说的第一卷中,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在穿越安第斯山脉的时候突然遇到大地震,“无数圆锥形山顶被拦腰斩断,尖尖的山峰摇摆着陷落下去,不见了踪影,好像山脚下的地面忽然张开了大口似的。整个的一座大山宽有数里地,在移动,在向平原方向滑过去”。在这次大地震中,格兰特船长年幼的儿子小罗伯特失踪了,众人焦急地找他而遍觅不见。正当大家都要绝望、放弃的时候,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只兀鹰,这种鹰目光非常锐利,能辨别地上最微小的东西。它发现了小罗伯特并把他抓到了空中,被当地的一个土著人举枪射落,而小罗伯特经历了地震又从高空坠落竟然毫发无伤。同样的,在这一卷的最后,大家在穿越阿根廷平原的时候,突遇洪水。众人只得爬上一棵大树暂时躲避,然而“祸不单行”,晚上平原上又下起了雷雨。闪电击中了他们借以栖身的树,大树一下子烧了起来,众人刚想跳水逃生,却发现水中有鳄鱼。正在大家不知所措、左右为难的时候,水面上突然刮起了龙卷风,把大树连根拔起,众人抓着树身,跟着大树顺流而下,结果又一次化险为夷。在下卷中,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成了新西兰土著的俘虏,险些成为他们的盘中餐,后来因闯入了被“神禁”的山,才获得暂时的安全。为了让土著人相信他们已经因为触犯了神威而被处死,他们设计了一场“天灾”,故意把地壳砸开一个口子,引起火山喷发,最后终于逃出了土著人的控制。凡尔纳在描写这些灾难场面的时候,极尽渲染之能事,无论是地震、洪水、火山喷发还是海上风暴,都写得非常细致,甚至连声音和颜色都做了描述。在他的笔下,这些场面不仅气势恢弘,而且悬念丛生,所以即使事件听起来都有些离奇,但却令人有如临其境的感觉。

  小说不仅想象丰富、情节巧妙,而且塑造了很多不同的人物形象。海伦夫人温柔善良、格里那凡爵士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小罗伯特聪明机智、孟格尔忠诚仁厚、艾尔通阴险狡猾……而这部小说塑造得最成功的角色无疑应该是地理学家巴加内尔了。这位地理学家学识渊博,但却生性迷糊,最初他因为糊里糊涂上错了船,所以不得不跟格里那凡爵士等人一起踏上了历险之旅,后来却成了众人的好伙伴。一路上他凭借自己的学识成为众人的向导,世界上几乎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大家历经好几次险境都能化险为夷全都是托了他的福。但是他的迷糊也闹出了不少笑话,比如说想学习西班牙语,却误学了葡萄牙语,而自己竟然一点儿也不知道,还怪别人听不懂他的话。他性格随和,风趣幽默,是大家的开心果,一路上经历的艰难坎坷,因为有了他的陪伴,似乎也显得轻松了许多。当然,这部小说也存在人物性格简单化、形象不够丰满等问题,因此没有让人觉得印象特别深刻的人物。总的来说,这部小说是以情节取胜的作品。

  小说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有一定的反映。当时的欧洲人热衷于开拓海外殖民地,比如澳大利亚就吸引了无数的淘金者,格兰特船长就是因为想要为苏格兰寻找一块合适的殖民地而出海的。当时的英国是殖民大国,拥有数量众多的海外殖民地,英国人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在小说中也有所体现。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在澳大利亚碰到了一个迷路的小土著,他在英国受过教育,特别喜欢地理课,巴加内尔就想考考他,结果他的答案令巴加内尔哭笑不得。在这个孩子学习的英国的地理书上,大洋洲、非洲、亚洲、美洲、欧洲全都属于英国,甚至连月球将来也要属于英国。小说中还反映了殖民地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以及殖民者和当地土著之间的冲突等,隐隐流露出作者对殖民主义的不满。更为难得的是,小说中还蕴涵了凡尔纳自己的思考,有不少含义深刻的句子值得我们注意:“一个掘金人发了财,必然有成百上千的掘金人在贫穷与绝望中死去。”

  “最好的地方,并不是出金子的地方,而是产铁的地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穷苦老百姓的同情和对剥削者的谴责。小说同时也表现了当时的欧洲人想要探索新世界的决心以及一种不畏艰难的冒险精神。格里那凡爵士等人历经艰难险阻,却永不言败的精神和坚毅的品格也是值得我们称颂和学习的。

  这部作品秉承了凡尔纳小说的一贯特点,情节离奇曲折,语言风趣幽默,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激动人心的冒险故事,学到很多的地理知识,还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忠诚、勇敢和友爱,正如1884年教皇接见凡尔纳时所说的那样:“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给青少年朋友的好书。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法国作家缪塞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身患世纪病的青年的悲剧。作品塑造了一个对社会不满而又无意反抗、面对黑暗现实存几分...[详细]

  • 《无名者之国》:开放视野下的青年想象

    中国科幻小说的起源可溯至晚清,但直到2010年以后才真正吸引文化界的广泛关注。科幻作家飞氘曾用“寂寞的伏兵”来比喻科幻文学,在《三体》的巨大影响之后,这一形象仍...[详细]

  • 梅里美《嘉尔曼》

     读梅里美的《嘉尔曼》,就像在优雅的客厅里,听一个智者平静地讲他亲历的故事,周围是一群大家闺秀,听得她们一惊一乍的。实际上,梅里美的小说原本就是写给那个时代的小...[详细]

  • 梅里美《高龙巴》

    《哈姆雷特》之所以流传千年,经久不息,并不在最后抽刀一击的惨烈,而在于他内心的忧郁与外在行动的延宕;同样,《高龙巴》的魅力也在于让我们看到了奥索由拒绝到犹豫,最...[详细]

  • 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以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地再现了路易十一统治时期法国的历史真实,反映了宫廷与教会对人民的双重压迫以及人民对这两股势力的反抗和斗...[详细]

  •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在世界文学史上并不占据崇高地位,在名家迭出的19世纪法国文坛上,他难以跻身一流作家的行列,但是任何一个文学史家都不会漠视他,任何一本法国文学史都要以一定...[详细]

  • 大仲马《三个火枪手》

     通俗历史小说因其体裁的特点,多求生动而不讲深度,因而多数随着历史的变迁而被人们遗忘。但在文学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却一直是一颗熠熠闪光的...[详细]

  • 巴尔扎克《邦斯舅舅》

    《邦斯舅舅》是巴尔扎克最后的几部杰作之一。这部小说围绕金钱、名利与欲望展开,通过邦斯、施穆克、茜博太太、庭长夫人、弗莱齐埃等典型人物,展现了处于资本主义上...[详细]

  • 巴尔扎克《幻灭》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以细腻的笔触、人物再现的独特技法,载录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情冷暖,镂刻了一个个追名逐利的鲜活身影,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画面。在其近百...[详细]

  • 巴尔扎克《驴皮记》

     法国著名作家安得烈·莫洛亚在他所写的《巴尔扎克传》中这样评价巴尔扎克:“他真正爱好的既不是诗歌,也不是科学,而是追求一种神秘的,天真的,‘某种思想要表达,某种体...[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