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藏宝图”将上大银幕 故事内核堪称盗墓小说鼻祖
记者昨日获悉,继《红高粱》和《白狗秋千架》后,莫言小说《藏宝图》也将被搬上银幕,而这也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首部大银幕改编作品,故事内核堪称盗墓小说之鼻祖。
1988年由莫言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摘得柏林金熊奖,2003年由其短篇《白狗秋千架》改编的《暖》,擒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 奖。自此之后,莫言作品暂别大银幕,《藏宝图》是他阔别大银幕整十年后的回归,影片由福建电影制片厂联合多家公司共同投资出品。
莫言原着小说《藏宝图》是篇幅约为4万余字的中篇小说,故事内核堪称盗墓小说之鼻祖,改编后的电影风格将极具莫言式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电影总制片人 余人透露:“电影《藏宝图》中的宝藏由莫言小说原着中的‘虎须宝藏’的传说而延展开来,传说中真正的虎须通体雪白剔透,叼在嘴里就能看出身边人的本相是什 么动物……而莫言小说《藏宝图》的开篇第一句:‘这故事从头到尾只有一句真话:这故事从头到尾没有一句真话’,是解开剧情谜团的关键。”
(编辑:moyuzhai)终结的故事如何延续?——莫言《生死疲劳》中讲故事的人
一莫言小说《生死疲劳》(1)的结尾安排讲故事的人现身讲故事,小说的收尾方式和这个讲故事的人一样不同寻常。“这孩子生来就不同寻常。他身体瘦小,...[详细]
复数的作者与文体突破——谈谈作为戏剧家的莫言
毫无疑问,莫言几十年的文学创作已经成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生动缩影和重要表征,巨大而持续的影响力贯穿于40年的当代文学发展历史。...[详细]
李晓燕:论莫言小说的神话特征
莫言是位富有“神话思维”的当代作家。作为民间大地之子,他自幼就受到民间神话故事的熏陶,古今中外的神话传说为他插上了想象之翼。莫言小说的神...[详细]
莫言新作《鳄鱼》:一部先锋性十足的表现主义戏剧
摘 要2023年发表的话剧剧本《鳄鱼》可谓莫言的艺术创新力作,是话剧舞台上中国式的表现主义戏剧,得益于斯特林堡和曹禺等中外文学大师;作品在人物...[详细]
莫言的鳄鱼主义叙事 ——莫言话剧《鳄鱼》论
莫言2023年的话剧《鳄鱼》是他的第六部话剧。此前的话剧集《我们的荆轲》(2012)共包括三部话剧:《我们的荆轲》(2004)、《霸王别姬》(1997)、《锅炉工...[详细]
“效用”与“情感”——论莫言新剧《鳄鱼》的两个象征
《鳄鱼》(1)是莫言在继《晚熟的人》之后拿出的又一部新作。莫言虽然以小说创作闻名,但是他多年来一直尝试着进行不同文体的写作,无论是散文,还是诗...[详细]
人性的深海,先锋的大戏——论莫言新作《鳄鱼》
《鳄鱼》是一部构思了14年的话剧剧本。莫言自云2008年参观法国巴黎雨果故居博物馆时,看到雨果对话剧的爱好,又联想到萨特伟大的话剧,便决定写一部...[详细]
“效用”与“情感”——论莫言新剧《鳄鱼》的两个象征
《鳄鱼》(1)是莫言在继《晚熟的人》之后拿出的又一部新作。莫言虽然以小说创作闻名,但是他多年来一直尝试着进行不同文体的写作,无论是散文,还是诗...[详细]
莫言的“黄金时代”与庄子哲学
莫言一直是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作家,尤其是他获诺奖之后,更是成为文坛和学界的热点。有关莫言创作的方方面面以及各种相关问题,似乎都被发掘出来,被...[详细]
莫言《晚熟的人》中的现代性乡愁
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正以飞快的速度从农业国转向工业国,土地的性质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发生变化。自鲁迅的《故乡》开创乡土这一题材,家乡作为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