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鲁敏《金色河流》

发布时间:2022-08-24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97次

  《金色河流》花费作家鲁敏三年时间,写40年来改革变迁图景,这就是文学的“增值空间”。我们谈书写叙事,总爱说“无功利”,却忘了作家的追求,是想要“时间的玫瑰”。只不过,作家赚取了叙事时间和现实时长的剪刀差,而不是利润。谢老师用红皮本子记录有总(穆有衡)中风后的回望,在小时空里,头脑过了几十年的电影。

  相比普鲁斯特以极漫长时间写一个小瞬间,小停摆。鲁敏用反向的逆差,以短博长。我想这就是文学“应有之义”——利用时间的不对等,才能换取更多生命体验,时空感受——活得长,活得短,活自己,活别人,多活几遍。作家,正是那些活得还未过瘾,才写故事的猜想家。

  1

  有总的绰号,表面源于小说所言“越叫越有”。这种调侃本质蕴藏了作家关切,即有无之辨。有从何来,指涉财富来源。如果说《红楼梦》“无为有处有还无”,是叙事诗学的辩证。那么,鲁敏将其延伸到故事层,探讨无中生有的“第一推动”。第一桶金总是别人的,总是从无中借有。这构成叙事和伦理的逻辑起点。穆有衡的商界风云,财富人生就是“缘起性空”。它建立在友情亏欠,挪用朋友托孤财产上。所谓白手起家,手上也多少沾些灰,不应苛责。

  一个道德洁癖者很可能无法自视污点,直接剁了手,幸亏有总不是。他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功能主义者,追求效应上的好坏,而不是讨论起点上的善恶。纠结原罪或救赎的主题,也未免言重。有总犯的错,只是“程序正义”的问题,他最终还是反哺,收养照顾了河山。穆有衡意欲回馈,是心理的隐匿动能,它推动行为和故事的线条框架。

  但这种动能源于反复掂量权衡,知轻重,懂深浅。我以为“有衡”之名,就是对行动和人格的释义。因其有衡,所以生财。他的收养资助,多出于合理化思维,理性使然。但鲁敏的深刻在于,写出一种不自觉的背阴向阳。小说中人物大多动机并不单纯,或有私心,或有藏刀。但在实践理性的潜默导引下,实现了无意识的向善。如果老套地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看,就是净化说。

  小说或许更贴合弗洛姆从占有到存在,两种人格分型的看法。占有型人格通过恋物逻辑,抵抗对空虚、变易和消逝的恐惧。穆有衡的商业帝国就是积累财富,物质发展的过程。这也是时代推进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人物“活明白”后,才发现占有需通往存在。有总的朋友圈,那些有钱老伙计们开始恐惧,都患上了古代帝王病,贪生怕死求长生。不是科技养生,就是迷信灵修。他们自然地转向精神存在,不容你不想。

  长久以来,小说叙事都自觉将精神性追求视为天然的文学伦理。金钱往往被视为异化、沉沦与堕落的肇始。然而,文学也是物质财富极大受惠者,精神生产依托改革以来财富的极大增长。文学不可能置身在物质积累的语境之外。作家对金钱物欲的反思,也是为了发现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发展,良性互推。

  2

  代际断裂,是小说讨论物质精神辩证法的关键。患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老儿子穆沧,痴迷昆曲的叛逆子王桑,野蛮生长的干女儿河山,代表了三个疑难:即舍不下,管不了,传不下。第二代子女与父亲发生了离散,背离。穆有衡是天生的物质主义者,却少有评论追问他何以那么彻底。第一代创业,大浪淘沙,多靠强大竞争,顾不上精神上的文雅。只有父辈物质铺路奠基,后辈才能谈得上精神追求。

  王桑的叛逆,或许源于想和父亲,保持精神上的独立异在。他痴迷昆曲,这种极其精致的文化古董。就像熊猫,如不精心保护,很难自存。鲁敏将精神遗产传承,与物质家产的继承,互联同构。如果只看到小说为时代作传,替过去写照,就会忽略作家的历史意识总是指向未来。它是士大夫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忧虑意识。如何才能精神不断代,财富有传承,管理预期,控制风险才是关键。

  作家的优秀不止是“述往”。给时代造影,历史学者就能干,不必非靠作家。小说应敏锐感受,去洞见,去“知来”。有总财产过剩,却无人能继。财富增殖,要建立在代际传承,生命意志的延续之上。小说开篇,有总陷于中风,风烛残年,实是一个生命力量的轮回。早年间,“我可以响当当地讲,再大的事,从来不淌猫尿的。也就是这两年,身上不爱出汗,小便不利落,全改从眼皮下走道儿了”。穆有衡从精明强者,最后成了弱者。一个表面上羸弱:但因来到生命末端,而跨越丘壑,思虑切切的老人。

  3

  谢老师的红皮本子,原是收集有总猛料,为创作积累素材。按条目索引编号,直接嵌入小说文本。如果换成词典体,抽取词条单独叙事,或许也能变成一部《有总人生词典》,鲁敏没那么做。这里或许有元虚构特征,谢老师在小说中展示了素材使用,创作过程与观察心理。但显然,鲁敏写这样的大部头,目的不是为了表述小说观。

  正如《红楼梦》开场靠一僧一道的说辞,石头上的文字,敷衍一段故事,也不能简单同于元虚构。鲁敏有游戏心理,靠谢老师的笔记本,意欲设置机动灵活,可隐可现,可评可写的姿态视角。这在书信体小说中曾形成一种传统,衍生出更多变体,如伪装成日记的自白,靠杜撰病例,进行精神分析。素材本大多以物件标记,诱引出纪事本末,它说明物品承载叙事补缀,编织河网的功能性。谢老师成功从一个挖商人黑料的报刊文人,变成有总身边的助理兼管家。

  但谢老师真正意义在于成了鲁敏的代理、“法人”与文本责任方。套嵌形成叙事隔层,作家作为改革的同代人,一方面她想靠谢老师在场,满足代拟的介入欲望。另一面,她也能轻易退隐,把谢老师看作客体,把素材本视为文本衍生与分岔增殖。我们也注意有总的楷体自白,与谢老师形成内在性争论,这不是简单和声,而是小说的对话体。她写出意图和揣测,“他对我,藏没藏刀子呢。我一直在琢磨。”“闹不清他是佯作酒话吐真言,还是泥人塑金贴面,也不在意了……他对我肯定是有什么想头。这世上怎么可能有单纯的忠诚?”

  4

  《金色河流》的故事有总体上的液态循环,因果上形成强大回环。我们习惯将古典通俗小说那套因果论,视为迷信轮回。其实也不尽然,它有另一种解释——代偿与平衡。有总发迹,如果真成了“四美俱”,读者也未免眼红。估计朋友何吉祥也想坐起来,骂上两句。鲁敏整出一个罪与罚的“破局”:财富上的圆满,却遭逢人丁子嗣的飘零:一个傻儿子,一个忤逆子,一个亡妻,没有孙子。家事财产全靠一个“潜伏者”外人打理。这既有世情小说的叙事法则,也有以损补盈的取道中庸。

  我曾在多篇关于鲁敏的评论中写道,她始终是一个世情观察者,讽刺小说家,只不过落笔“婉而多讽”,温润良善。《金色河流》的气息没变,比之长篇《奔月》,更加体大而虑繁,虽谋巨制,如烹小鲜。她的功力在于,即使小说再长,也有中短篇的精致,语言的精彩始终在高频震动。而许多作家并不具备这种配速能力,一转入长篇创作,就松垮寡淡,供血不足。

  小说的核心意象,总体隐喻,并不局限于写时代河流。流金淌银,伴着血泪,只是故事外在的感受描述。我想鲁敏有更深探求,她要写流逝中沉积下什么,消耗了什么。所谓披沙沥金,重在于变易中写恒常。河流的意义,也并非流往哪里,河里流得是什么。重要的是其状态——“流动”。它本质上指涉精神和物质的再循环,再配置。让我们注意鲁敏提及的“热寂”,它暗示不灭与耗散,有限和无限,守恒和不守恒的矛盾。若推演到财富与精神,就更显出功成不必在我,不过永恒转化的超越论格局。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珍惜“微末而珍贵的诗情”——读付秀莹

    1935年,作家丰子恺写下了他的代表作之一《车厢社会》。在这篇并不长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他对“坐火车”这一现代社会中司空见惯的体验从新奇到厌...[详细]

  • 平行时空的可能与暗经验——关于李宏伟小说

    写作对于每位写作者的意义是不同的,读李宏伟小说时我想到,这位小说家所致力于构建的,也许是我们时代的平行时空,这个平行时空里的人们和我们相近,但也与我们不同,那里的...[详细]

  • 从骆平小说《在弥勒》说开去

    骆平新近发表的《在弥勒》同样以“旅行”为楔子,实则是以黑色幽默的利刺,激活了我们体内潜藏的“知识分子”记忆细胞。...[详细]

  • 古代言情网络小说的“反言情”主题

    古代言情网络小说虽有“言情”之名,却始终存在着“反言情”的主题与 书写络脉。从历史同人到清穿、宫斗、宅斗,这一类型演变过程也是“反言情”趋势越 来越突显的过...[详细]

  • 《滤镜》:桐华如何用“癫剧”撬动2025现偶市场?

    2025年2月,国内现偶剧市场迎来激烈竞争,《难哄》《爱你》等剧集同期热播,而《滤镜》凭借其独特的叙事风格与创新设定,成为当月现象级作品。这部由桐华、罗小葶编剧的...[详细]

  • 2024青年学人看网文:若是月亮还没来

    2024年对于网络文学来说又是风云诡谲的一年,于激荡中站稳脚跟,于危机中促发新生。短剧冲击,AI裹挟,文旅伸出橄榄枝,网络文学一面不忘来时路,与读者们的心灵同行,一面勇敢...[详细]

  • ​天马行空的奇妙碰撞——羽轩W访谈

    羽轩W,1997年生,晋江文学城签约作家。著有《女神成长手册[快穿]》《女配她一心向道[快穿]》《星际第一造梦师》《我靠美食征服娱乐圈》《赛博封神志》《路人,但能看...[详细]

  • 猫腻:“如果人生能够重来,我大概还是这样”

    网络文学发展二十余年来,其创作生态虽历经迭代,同时也为当代文学版图留下了一些经典性长篇作品。本栏目邀请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选取网络文学发展史上具备经典...[详细]

  • AI不是对写作的威胁,而是有力工具

    概括地说,AI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既有海量文学作品的分析,发现并运用复杂的媒介文学写作规律建立起媒介文学话语写作的数据模型,从而能够按写作者的指令要求进行文学...[详细]

  • 网络文学的两个传统,由《大奉打更人》说开去

    网文读者可以用网络文学自身传统去解释和补充他们面对的虚构世界,即便过于奇异,仍旧可以说服自己接受设定,并且为之后遇到的更加奇异的世界设定做铺垫。但是社群之外...[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