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蒙特《福地》一幅资本主义发展的真实画图
小说在人物刻画上,也反映了作家的创作特色。莱蒙特所刻画的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不仅充分体现他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倾向,也大都具有相当的社会典型意义。象布霍尔茨、莫雷茨和维尔切克这样集中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贪婪、高傲、狡诈、阴险和残酷无情的典型性格的人物无疑是莱蒙特鞭笞的对象。布霍尔茨这个罗兹数一数二的亿万富翁因为有钱的。参见“心理学”中的“弗洛伊德”。,他藐视一切,认为他的财富都是自己劳动所得,说什么是他养活了工人;他把工人看成畜生,可以任其驱使、宰杀,对于那些参加过罢工和革命的工人更是极端仇视。在他看来,世界上必然有一部分人象他这样可以穷奢极欲,高踞于亿万人之上,享尽人间的欢乐,也必然有一部分人一无所有,永远受压迫,这就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统治者的典型的世界观和生活逻辑,作者对这个资产者的心理状态,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
博罗维耶茨基是一个内心世界十分复杂和矛盾的人物,他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矛盾。博罗维耶茨基从其根本立场来说,是站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一边的,他很熟悉资本主义企业的经营方式,最有资产阶级的处世经验,深深懂得在罗兹“这个欺骗和盗窃成风的地方,谁如果有一点和大家不同,他就别想存在下去”。他说:“生活的全部智慧,就在于适时地发怒、笑、生气和工作,甚至在于适时地退出生意买卖。”由于他精明能干,事事内行,又善于在布霍尔茨面前逢迎讨好,深得布霍尔茨的信任。有一次,当那个被机器砸死的工人的妻子来工厂要救济金时,见习生霍恩叫她去法院打官司,博罗维耶茨基便马上以撤他的职来威胁,并教训他说:“你是工厂里千百万齿轮中的一个,我们收你并不是要你在这儿办慈善事业,是要你干活。这儿需要一切都发挥最好的效用,照规矩办事和互相配合,可是你造成了混乱。”另一次,在博罗维耶茨基自己建厂时,脚手架倒下压伤了几个工人,安卡想将其中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接来家里治疗,博罗维耶茨基对她也进行了同样的讽刺和嘲弄。在生活作风上,博罗维耶茨基和其他的阔老板也没有什么区别,他从来没有爱过什么女人,却常背着楚克尔,勾引他的老婆;他对安卡和卡玛的态度,更是脚踏两只船,表里不一,充分表现了他庸俗的一面。在这一点上,莱蒙特真实地揭露了这个资产者的思想性格的本质方面,表现了作者的现实主义态度。
然而,博罗维耶茨基在许多方面又与德国和犹太资本家很不相同。在企业经营管理上,他认为应当重视产品的质量和买者的需求,必须改变罗兹外国企业家为了弁取高额利润,大量生产次品,欺骗消费者的倾向。他也不象德国资本家那样,在自己企业遇到亏损时,用火烧工厂去骗取保险公司的大量保险费。他对朋友讲信义和友爱,同背信弃义的莫雷茨适成对照。他对那些有求于他的穷苦人,或者因工厂事故死亡的工人的家属,有时也很热心帮助和照顾。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波兰资本家比犹太和德国资本家的品德作风在某种程度上要高尚些。在莱蒙特看来,罗兹工业的振兴,必须由波兰人来领导,因为在“这个欺骗和盗窃成风的地方”,只有少数的波兰资本家比较诚实、正直和富于友爱精神。在祖国沦亡的时候,莱蒙特出于对掠夺波兰财富的外国资本家的憎恨,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情绪,是可以理解的。
小说中象霍恩、维索茨基和安卡等人物,是作者热情歌颂的对象,是作者认为在这个黑暗社会中真正敢于和邪恶进行斗争,闪耀着人道主义理想光辉的人物。霍恩为人正直,他不仅在遇事不公时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的质变,在总,敢于和博罗维耶茨基顶撞,而且面对凶恶的布霍尔茨,也能和他进行坚决的斗争,痛骂这个自命不凡的大老板是“德国猪”、“豺狼”、“贼”、“无耻之徒”,就是被解雇也在所不惜,因为他不只对布霍尔茨,而且对罗兹的欺骗、压迫,对“这可恶的工业匪帮”早已痛恨之极。维索茨基同情穷人的疾苦,并富于自我牺牲精神,他常给穷人看病,从来不向他们要钱,因此他尽管终日劳累,却依然十分贫困,连自己也要靠母亲养活。安卡也具有善良和同情穷苦人的美德,她衷心爱博罗维耶茨基,为他牺牲了一切,尽管后来产生了分歧,直至被他抛弃,也没有记恨于他。作者对这些动人形象的刻画和他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一样,无疑给小说增添了思想光辉。 (编辑:moyuzhai)
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以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地再现了路易十一统治时期法国的历史真实,反映了宫廷与教会对人民的双重压迫以及人民对这两股势力的反抗和斗...[详细]
莫泊桑《漂亮朋友》
杜•洛瓦的形象不禁令人想起巴尔扎克在《幻灭》中描写的青年野心家吕西安。吕西安是个失败者,因为他缺乏的正是杜•洛瓦的无耻和不择手段。同样被美色所迷醉,吕西安...[详细]
莫泊桑《项链》
《项链》能长久被广大读者喜爱,与其中鲜明、独特的个性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是分不开的。玛蒂尔德就是《项链》所塑造的一个爱慕虚荣的,遭受挫折后才回归务实、勤劳...[详细]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平淡之中绽放光彩”。...[详细]
莫泊桑《一生》
莫泊桑的《一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似乎总是一些家长里短式的生活絮语,细细描述的都是平淡无奇的细枝末节。小说细腻地刻画了雅娜从怀揣梦想的少女到梦想一步步幻...[详细]
莫泊桑《羊脂球》
对于莫泊桑来说,《羊脂球》是他文学生涯中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正是这篇小说,使莫泊桑一夜成名。小说发表于1880年,当时几个以左拉为崇拜对象的青年作家,相约以普法战...[详细]
法朗士《苔依丝》
《苔依丝》深受福楼拜的《圣安东尼的诱惑》的影响,是一部反基督教的杰作。小说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埃及五光十色的风貌,而且使世俗生活的欢乐和修道士们的苦行形成...[详细]
都德《最后一课》
作品虽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却不正面描写战争,而是运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方法,选择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小学里的一堂课,来表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情感。虽...[详细]
都德《小东西》
都德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小东西》正是他这一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含泪的微笑”。小说通过小东西一家的不幸遭遇,展现...[详细]
左拉《金钱》
左拉的长篇小说《金钱》(1891)是《卢贡 马卡尔家族》的第十八部,其主人公是卢贡一支的第三代阿里斯蒂德•卢贡,因为要投靠时任第二帝国大臣的兄长皮埃尔•卢贡,化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