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外国名著

法朗士《苔依丝》

发布时间:2021-11-17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苔依丝是公元4世纪埃及著名的妓女。贵族子弟巴福尼斯皈依基督教后,在荒漠中隐居苦修了十年,最后决定把有一面之缘的苔依丝从罪恶的深渊里拯救出来。巴福尼斯劝说苔依丝把所有奢侈品付之一炬,然后把她送进修道院。而巴福尼斯本人却堕入情网,在情感中煎熬。然而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爱情。在他的潜意识中,他一直认为是上帝对自己的考验。苔依丝一次次在幻梦中的出现,使巴福尼斯极为痛苦。为了逃避,他决定到沙漠中去创造自己所谓的伟大的功绩。可是事实并没有如他所愿。苔依丝已经深深活在了他的心里,这是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即便是他虔诚信仰的上帝也没有办法把他从情网中解救出来。直到他亲眼目睹苔依丝病死时,他才敢正视这段感情,并从内心深处发出“上帝、天国,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只有人间的生活和人们的爱情才是真的”的感慨。

  艺术家的想象力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就拿法朗士来说吧,他笔下的被人奉若神明的圣人居然能够跟妓女产生爱情的火花,这就是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方式,使得所谓的“圣人”巴福尼斯从天堂坠落到凡间。巴福尼斯是一个狂热的然而绝非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只是用苦行来压制自己疯狂的邪念,以神圣的外表来掩盖自己丑恶的灵魂,指望以暂时的牺牲来换取永远的满足,如果不是为了天堂的极乐,他就要马上回到尘世中去,像有钱人那样“拼命享受”。从与沙漠中隐居老人的辩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内心隐藏着的贪婪、私欲。就如他自己所说的:“我要追求一切享乐:‘来吧,我的姑娘们,来吧,我的侍女们,过来把你们的美酒、春药和芳香都倒给我吧。’”他一直坚持苦修,并不是因为他的心灵有多么的崇高,而是为满足自身不断膨胀的私欲而已。信仰上帝只不过是他掩饰自己可恶欲望的道具罢了。他可以毫无愧色地对老人说:“我跟你一样孤独地刻苦修行,可我是为了讨上帝的欢心,以获得永恒的真福,那才是合理的归宿。聪明人受罪是为了苦尽甜来,只有疯子才自讨苦吃,徒劳无功。” 这才是他真正追求的东西。而通过他见苔依丝后的话语,更加能看出他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苔依丝,我住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是你美貌的名声把我带到了你的面前。人家说你是最高明的演员和最有魅力的女人。别人把你的财富和爱情说得神乎其神,叫人想起古代的罗陀比斯,尼罗河上所有的船夫都熟悉这个美妙的故事。所以我想认识你,而我看到事实比传闻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你比人们说的还要聪明美丽千百倍。现在我看着你的时候心里就在想:‘靠近她就一定会像醉汉那样站都站不稳。’”这简直就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赤裸裸的内心表白。巴福尼斯贵为“圣人”,却说出这样轻薄的话语而且觉得理所当然,这无疑更能让读者看清他的本来面目。在花言巧语加冠冕堂皇的进攻下,苔依丝像一个怀春的少女一般,倒在了他的怀抱里。然而,由于巴福尼斯的身份特殊,他不敢接受这样的爱情。他也根本不是真的爱苔依丝,只有占有的欲望而已。他在心里鄙视苔依丝,并发出过这样的堂皇之词:“女人,整个蓝色的大海都洗不净你的耻辱。你用上帝为了做圣体柜而创造的身体,向异教徒和不信基督教的人卖淫,比母猎狗和母野猪还要下流。你的道德是如此败坏,你现在知道了真理,一闭嘴、一合手都会对你自己感到恶心。”果真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吗?他仇视一切想占有苔依丝的人。尼西亚斯被他在心里诅咒过千百遍。理由很简单,因为尼西亚斯曾经占有过苔依丝。他利用自己圣人的身份终于在争夺苔依丝的斗争中获胜。由此,他的内心开始产生强烈的冲突,占有苔依丝的欲望逐渐上升。他时常在梦中与苔依丝相遇,与她甜蜜共处。而这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产生的结果。他选择了逃避,去沙漠中苦修,美其名曰:去创造特殊的业绩和全新的功德。当听到苔依丝的死讯后,他再也无法掩藏自己内心深处的强烈欲望,爆发出了原始的力量。也是苔依丝的死,彻底暴露了巴福尼斯丑恶的嘴脸。幻梦的破灭,使他像输了老本的赌棍,暴露出狰狞邪恶的本性。他的悔恨决不是因为对苔依丝有什么纯洁的爱情,而是要追回过去未享受的一切,是出于对尘世欢乐的嫉妒而进行的绝望挣扎。作者就像剥洋葱一样,撕开了巴福尼斯用以伪装的层层面具。

  作品的题材也有创新性。不论是圣人还是妓女,这样的人物形象在众多作品中都出现过,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里面的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然而,法朗士把圣人和妓女这两个身份、地位有天壤之别的人物串联起来,而且还赋予他们世间最纯洁的东西———爱情。这就是作品题材的创新之处。圣人和妓女的爱情足以让每一位读者按捺不住好奇心。但如果只是写圣人和妓女的爱情的话,那么作品除了满足一些人的猎奇心理之外,很难有所突破。其实,圣人和妓女的爱情真的会出现吗?在法朗士笔下,答案是否定的。法朗士无非是借爱情这个最纯洁的东西来与巴福尼斯这个所谓的圣人的肮脏心灵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使其作品更加增添了对基督教的批判力量。

  作品的结构简单清晰,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巴福尼斯要去“救”受苦难的妓女苔依丝;第二部分写苔依丝的成长经历与巴福尼斯成功达到目的;第三部分写巴福尼斯陷入“情网”与苔依丝之死。语言描写主要采用人物对话与个人内心独白。特别是在文中多次出现重复语。如,“你听从了那个嫉妒的声音:‘你要戒色。’骗局,骗局,可怜的骗局!后悔啊!悔恨啊!绝望啊!……苔依丝要死了!荒谬的上帝,你可知道我多么蔑视你的地狱!苔依丝要死了,她永远不会属于我了,永远,永远不会了!”这样的语言不断重复,可以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小说人物在此刻心情的激烈冲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苔依丝》深受福楼拜的《圣安东尼的诱惑》的影响,是一部反基督教的杰作。小说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埃及五光十色的风貌,而且使世俗生活的欢乐和修道士们的苦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苔依丝放荡一生之后升入了天堂,巴福尼斯苦行一世却堕入了地狱。法朗士认为爱神比上帝更强大,在上帝沉默、撒旦横行的世界上,修行是毫无意义的愚蠢举动,因此他对苔依丝充满了同情,而用歌颂世俗生活来批判基督教的来世思想,正是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一贯的表现方式。法朗士以如此犀利的笔触,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教士们的卑劣和虚伪,对他们的苦行和忏悔进行了无情的嘲弄,在教权主义者阴谋复辟的第三共和国时代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而教权主义者们对《苔依丝》的歇斯底里的污蔑和攻击,只能促使法朗士更加迅速地走上了反对政教合一、争取自由进步的道路。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以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地再现了路易十一统治时期法国的历史真实,反映了宫廷与教会对人民的双重压迫以及人民对这两股势力的反抗和斗...[详细]

  • 莫泊桑《漂亮朋友》

    杜•洛瓦的形象不禁令人想起巴尔扎克在《幻灭》中描写的青年野心家吕西安。吕西安是个失败者,因为他缺乏的正是杜•洛瓦的无耻和不择手段。同样被美色所迷醉,吕西安...[详细]

  • 莫泊桑《项链》

    《项链》能长久被广大读者喜爱,与其中鲜明、独特的个性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是分不开的。玛蒂尔德就是《项链》所塑造的一个爱慕虚荣的,遭受挫折后才回归务实、勤劳...[详细]

  •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平淡之中绽放光彩”。...[详细]

  • 莫泊桑《一生》

     莫泊桑的《一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似乎总是一些家长里短式的生活絮语,细细描述的都是平淡无奇的细枝末节。小说细腻地刻画了雅娜从怀揣梦想的少女到梦想一步步幻...[详细]

  • 莫泊桑《羊脂球》

    对于莫泊桑来说,《羊脂球》是他文学生涯中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正是这篇小说,使莫泊桑一夜成名。小说发表于1880年,当时几个以左拉为崇拜对象的青年作家,相约以普法战...[详细]

  • 都德《最后一课》

    作品虽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却不正面描写战争,而是运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方法,选择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场景———小学里的一堂课,来表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和人民悲痛的情感。虽...[详细]

  • 都德《小东西》

    都德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小东西》正是他这一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含泪的微笑”。小说通过小东西一家的不幸遭遇,展现...[详细]

  • 左拉《金钱》

    左拉的长篇小说《金钱》(1891)是《卢贡 马卡尔家族》的第十八部,其主人公是卢贡一支的第三代阿里斯蒂德•卢贡,因为要投靠时任第二帝国大臣的兄长皮埃尔•卢贡,化名...[详细]

  • 左拉《萌芽》

    《萌芽》是《卢贡马卡尔家族》中的第十三部作品。1871年巴黎公社以后,左拉打算在他的家族史连续小说中,写一部“特别具有政治意义的工人小说”。他说:“由于在《小酒...[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