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畅想--科幻
王国刚简介王国刚,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副主席、合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协会会员、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员、安徽文学院首届签约作家。毕业于湖北大学,曾在武汉空军雷达学院任教多年,现就职...[详细]
-
李广益:论刘慈欣科幻小说的文学史意义--理论评论
自从《三体》赢得雨果奖和世界声誉,文化界和学术界都对刘慈欣及其科幻创作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正在经典化的《三体》三部曲不仅是刘慈欣个人的杰作,也是中国科幻文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复兴以来最重要的收获...[详细]
-
刘宇昆《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承认历史,方能把握未来--世界文坛
科幻小说研究专家亚当·罗伯茨认为西方科幻小说起源于古希腊小说中的幻想旅行作品,希腊罗马文化崩塌后,随着天主教会的文化主宰,和许多其他文化一样,幻想旅行类作品的发展也进入了“黑暗时代”,直到16世纪自然...[详细]
-
奈飞科幻剧《副本》有太多错误的模仿?--科幻
Netflix科幻剧《副本》融合了《银翼杀手》和《黑客帝国》的科幻风格,然而这种模仿有人称赞有人批评。该剧已经于本月初开播。 2018年最好的新电视连续剧——《副本》...[详细]
-
《子世界》:虚拟现实世界中的“超文本”叙事--理论评论
王十月的《子世界》是一篇带有硬科幻色彩的作品。小说中夹杂着大量梦境与幻想,离奇烧脑的故事情节令读者不禁联想到电影《楚门的世界》《西部世界》。在硬科幻外壳的包裹下,小说的内核始终是追问那个亘古永恒的哲学...[详细]
-
《奇迹之夏》:看少儿科幻的终极价值选择--科幻
马传思的少儿科幻小说连续四年入选“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2017年度的《奇迹之夏》更一举夺得头魁,被评为钻石鲸作品。其个人四年来的探索既是对“大白鲸”品牌内涵的一种有力诠释,又是对幻想类儿...[详细]
-
马传思的《奇迹之夏》:少儿科幻的价值选择应往何处去?--儿童文学
马传思:少儿科幻作家,代表作品《奇迹之夏》《你眼中的星光》《冰冻星球》《海盗船长女儿的夏天》等。《奇迹之夏》,马传思著,大连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24.00元,适读年龄:小学中高年级,初中生马传...[详细]
-
刘慈欣:缺失的宇宙——浅论上世纪50和80年代中国科幻的一个特点--理论评论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国科幻历史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迄今为止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清末民初阶段的研究上,而后面的两个阶段,即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也是中国科幻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这两个阶段科幻文学...[详细]
-
科幻巨著为何虎头蛇尾--科幻
《海伯利安》系列四部曲丹·西蒙斯文汇出版社美国著名跨界作家丹·西蒙斯的科幻名著《海伯利安》系列四部曲,实际上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系列。第一部《海伯利安》、第二部《海伯利安的陨落》是一个系列,第三部《安迪密...[详细]
-
豆瓣9.2神作!科幻大片《头号玩家》口碑爆棚--科幻
3月30日,《头号玩家》在中美影院同步开画。《头号玩家》是好莱坞第一大导斯皮尔伯格耗时三年完成的科幻作品,这位两获奥斯卡最佳导演的传奇大牛这一次再次尝试新题材,就像当年的《少数派报告》。截止发稿,豆瓣...[详细]
-
《头号玩家》配得上这铺天盖地的赞誉吗?--艺术
不论是夏天叼着冰棍看《回到未来》录像带的80后,还是在《守望先锋》里呼朋唤友的新千年玩家,在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里,都能找到相应的乐趣。相比原作更小众的设定,电影变成了一场流行文化的盛宴,加上业界...[详细]
-
刘大先:赛博格的怕与爱--世界文坛
一得益于新媒体的传播效应,关于人工智能的话题成为近年来公共舆论的热点话题,甚至形成了一种狂想式的症候。从表象上来说,这无疑是由大众传媒追新逐异的时髦冲动所造成的,背后则是公众的好奇心、既爱且恨的矛盾心...[详细]
-
罗雅琳:新颖的刘慈欣文学:科幻与第三世界经验--科幻
内容提要相对于纯文学,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显示出高度的新颖性,这得益于他对第三世界经验和50-70年代中国文化精神的创造性容纳,并因此挑战了启蒙主义观念的普遍性霸权。刘慈欣小说的厚重情怀来自第三世界知识人...[详细]
-
一颗怪味豆:科幻小说的返祖现象--理论评论
科幻小说是创造想象世界的文学体裁,如同现实主义文学留下了形象鲜明的人物画廊一样,科幻小说则创造了形态各异的想象世界。除了个别例外,科幻小说的世界中都是有人类存在的,所以,也可以说科幻小说创造了各种各样...[详细]
-
人工智能所开启的这条进化之路将比自然进化快千百倍--理论评论
《机器之门》用卓越的想象力描述了一种可能性,在合上这本书后我们都祈祷这样的未来不要变成现实,但它的景象也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在这样的未来中,人类不但面临着灭顶之灾,还同时面临着人为什么成为人的困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