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与文化相融,会相得益彰--科幻
文化项目注入科学基因,会使科学与文化相得益彰。以泥河湾考古遗址公园为例,其将考古发掘、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探索。发现的物质文化遗物和遗迹,集文化价值、游览观光价值于一体,可以调动人...[详细]
-
诺奖得主的科幻小说拍成电影,会是什么样?--科幻
石黑一雄的代表作《别让我走》,2010年被改编成电影并搬上大银幕(主演之一是盛世美颜时期的加菲)。这是一部被浓厚的怀旧情绪和人文思想层层包裹的科幻片,它太安静、太柔软,也太致郁了。今晚睡前,来听一个关...[详细]
-
知道“何为科幻”是拍科幻电影的前提--科幻
尽管我们有《三体》这样耀眼的成果,但严格说来,科幻影视剧可以说依然是白纸一张。因为影视项目需要一个巨大的团队合作完成,而整体水平的提高还需要过程。主创团队首先就得在项目的策划阶段、在剧本的改编之前,对...[详细]
-
35年的见证:科幻电影“姓”人文--科幻
原标题:35年的见证:科幻电影“姓”人文说到“科幻片”,你会想到什么?是机器人、飞船、激光炮、穿越、外星人?还是——诗、美学、宗教、乌托邦、终极追问?两种答案都不算错。科幻——科学幻想——既然打通了理...[详细]
-
年度科幻神片《银翼杀手2049》,何以成为“烂”片?--科幻
《银翼杀手2049》《银翼杀手2049》带着“史上最重要的一部科幻片”后裔的光环,中国上映三日,票房刚刚5000万。一系列相关的票房数字都相当难看,上映初期,相比同日上映的《全球风暴》、《常在你左右》...[详细]
-
历史视野里的中国科幻文学--科幻
如今在中国,科幻小说同样发现了已逝去时代的迷人之处。《科幻中的中国历史》就是这样一部科幻作品集,这些中国历史科幻充满了新颖的历史想象,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通过对历史的重新发现,构成了对历史的解构和重构...[详细]
-
一段值得用心感受的生命之旅--科幻
一般的少儿科幻作品要足够吸引人,“奇幻历险”一类的内容是少不了的。正是因为此,如果一部少儿科幻作品在题目中再加上这样的字眼儿,可就容易让人为它捏一把汗了。这是因为:其一,有可能因此显得不那么惹人注目了...[详细]
-
中国科幻产业发展动力很足--科幻
一身便服,黑色边框眼镜,带着浅浅的微笑,科幻作家刘慈欣走到哪里都会被科幻迷们包围着,索要签名,攀着合影。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和中国科幻最具分量的“银河奖”特别奖。在中...[详细]
-
一曲关于“冰冻星球”的史诗--科幻
《冰冻星球》,马传思著,大连出版社2017年7月第一版,24.00元 马传思是近年来少儿科幻文学界杀出的一匹“黑马”。如果以出生年代论,他属于不折不扣的“70后”。在常人看来,这个年龄来“混...[详细]
-
韩松《驱魔》获星云奖,35年书写想象中的各种未来--科幻
【编者按】11月19日,第8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落幕,长篇小说金奖得主是韩松的《驱魔》,然后,8位朗读者上台,念了一首幽长诡谲的诗——由韩松所有小说里的段落节选而来。台下,韩松全程呆坐,掏出手机来不停...[详细]
-
刘慈欣:用想象力构造一个好故事--科幻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刘慈欣都是最受关注的中国科幻作家,甚至有人这样评价他:“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高到了世界水平。”《三体》获得雨果奖后,科幻作品在国内比之前火了很多。不过,在他看来,《三体》...[详细]
-
刘宇昆:科幻不是预言,而是当下的自省--科幻
“对我来说,雨果奖显得很远,我从没想过自己会跟它产生关系。在中文与英文这两个遥远的文化星球之间,有一艘飞船将它们连接在了一起,那就是本书的译者刘宇昆。他对东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而且为本书的翻译付出...[详细]
-
科幻作品 不分软硬--科幻
自从凭借《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郝景芳的科幻写作风格也被不少读者贴上了“软科幻作家”的标签。11月15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对于“软科幻作家”的评价,郝景芳沉思了几秒钟后笑了笑说:“我写...[详细]
-
未来:不是我们前面一直移动的现在--科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命,放到整个人类发展进步的总体背景下,体现我们党和民族使命的深刻认识和总体谋划。那么,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详细]
-
最鲜活的科幻史--科幻
2017年12月刚刚出版的董仁威先生的《中国百年科幻史话》是目前最新版本的科幻史著述,一本高达55万字的鸿篇巨制。全书梳理了自1891年英国传教士在中国翻译美国作家的科幻小说,并发表在中国报纸上为起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