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吴承恩(约1504~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父吴锐,字廷器,卖“彩缕文羯”,是“又好谭时政,竟有所不平,辄抚几愤惋,意气郁郁”之人。因随祖辈迁徙至淮安府(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著名小说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出身于一个由书香门第而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
吴承恩从小十分聪慧,但成年后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第,大约直到四十余岁才补上“岁贡生”,六十多岁才做了一任长兴县丞,又因故被罢职。此后虽有荆府纪善之补,却又逢丧子之痛,境况凄凉。但纵然如此,他“平生不肯受人怜。喜笑悲歌气傲然”,表现了不屈服、不妥协的倔傲精神。同时,遭遇坎坷,又使他对当时社会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赠卫侯章君履任序》中形容当时社会是“行伍日雕,科役日增,机械日繁,奸诈之风日竞”,而那些权臣、宦官们则是“身渐重,头颅别,手可炙,门庭热”。因此,他希望能铲除奸邪,重整世风。在《二郎搜山图歌》诗中,他满怀热情地赞美捉妖擒怪的二郎神,并表示自己愿意拿起“斩邪刀”来,诛杀残害民众的“五鬼”“四凶”。然而,“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他只好借助幻想中的英雄,来寄托自己铲除邪恶的愿望。
此外,吴承恩从小爱好神异故事,在他的诗文中,不时可以看到神话传说的色彩。他的《禹鼎志》就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可惜已经失传。他在《禹鼎志序》中说:“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时纪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可见,他创作神话小说是有针对性的,寄予着自己的社会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批判。这些都和《西游记》的精神内涵有某些共同之处。
(编辑:moyuzhai)《西游记》
西游记 明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二十卷一百回。又名《西游记传》、《西游证道书》、《西游真诠》、《西游原旨》、《...[详细]
《续西游记》
续西游记 清嘉庆十年(1805)金鉴堂藏板本《续西游记》扉页书影清嘉庆十年(1805)金鉴堂藏板本《续西游记》正文书影明...[详细]
《后西游记》
后西游记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金阊书业堂刊本《后西游记》扉页书影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金阊书业堂刊本《后西游记...[详细]
后西游记
不题撰人。题“天花才子评点”,约成书于明末清初(清康熙四十五年之前)。今存“本衙藏”版本,首有无名氏序,正文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有图二十叶。春...[详细]
续西游记
又名《绣像批评续西游真铨》,简称《续西游真铨》。不题撰人。凡一百回,首有真复居士序。国内现存该书渔古山房刊本,共有三次刻本:同治七年本;二为同...[详细]
西游记
现存明刊本未署撰人,清刊本称作者为邱处机,后推定为吴承恩作。吴承恩,淮安府山阳县 (今江苏省淮安市)人,明嘉靖时贡生,曾任长兴县丞、荆府纪善,有 ...[详细]
史上最强少儿版《西游记》隆重出版
var videoinfo={ basehost:'http://www.zuojiawang.com', path:'', videourl:'', videourl_m:'', title:'史上最强少儿版《西游记》隆重出版',...[详细]
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最优秀的长篇神魔小说,与《金瓶梅》、《水浒传)、《三国演义》合称为四大奇书。《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与《水浒传》、《三国演义》类...[详细]
西游记续书《西游补》
《西游补》十六回,明末董说(字若雨)着。它补入《西游记》的“三调芭蕉扇”之后,而又自成创作的结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毫不比《西游记》原书逊色,是一部想象瑰丽而具有当...[详细]
《西游补》作者董说
董说(1620~1686),明末小说家。字若雨,号西庵。明亡后改姓林,名蹇,字远游,号南村,又名林胡子,并自称"槁木林"。中年出家苏州灵岩寺为僧,法名南潜,字月涵。乌程(今浙江吴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