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续书《西游补》
《西游补》十六回,明末董说(字若雨)着。它补入《西游记》的“三调芭蕉扇”之后,而又自成创作的结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毫不比《西游记》原书逊色,是一部想象瑰丽而具有当时的现实意义的神魔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主旨“实于讥弹明季世风之意多”,而“其造事遣辞,则丰瞻多姿,恍忽善幻,音突之处,时足惊人,间似俳谐,亦常俊绝;殊非同时作手所敢望也。”
此书的故事梗概,系接在唐僧晦徒四众过火焰山之后,写孙行者化斋,被鲭鱼精所迷,撞入了这个自称为小月王的妖怪所幻造的“青青世界”。他为了找寻秦始皇借驱山铎子(想用来把上西天路途所有的藏妖怪的高山赶走),也为了找寻师父唐僧的下落,往返奔走,上下探索,却跌到了“万镜楼台”;从而他通过这楼台上的镜子,进入“古人世界”,后来又进入“未来世界”。他忽化为虞美人,与楚霸王周旋,想探明秦始皇的住处;忽又当了阎罗王,坐堂把泰桧审判、行刑,并拜岳飞为第三个师父。接着,他从镜子里跳出来,又在小月王的王宫和“青青世界”有了许多经历。最后,孙悟空得到虚空主人的呼唤,才醒悟了;及至他从“青青世界”这个假天地豚身出来,走回到旧时山路上,恰好见到那想吃唐僧的鲭鱼精已变作一个小和尚,正在把唐僧哄弄。于是,他一棒对小和尚打了下去,现出鲭鱼尸首。
这整个过程的描写,其情节极尽奇幻曲折之能事。
(编辑:moyuzhai)《新说山海经》:新神话小说的当代意义
《山海经》不仅是中国神话故事的缘起,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部“荒诞不经”的上古奇书中,不仅记载着奇山异水、神奇怪...[详细]
先秦神话小说《黄帝女魃》
先秦神话小说。撰人不详。原载《山海经・大荒北经》。李格非、吴志达主编《文言小说》和刘文忠等《文言小说名篇选注》 皆录入。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说本篇...[详细]
《西游补》
西游补 明崇祯刊本《西游补》序书影明崇祯刊本《西游补》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一名《改良新西游记》。十...[详细]
《西游记》
西游记 明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二十卷一百回。又名《西游记传》、《西游证道书》、《西游真诠》、《西游原旨》、《...[详细]
《续西游记》
续西游记 清嘉庆十年(1805)金鉴堂藏板本《续西游记》扉页书影清嘉庆十年(1805)金鉴堂藏板本《续西游记》正文书影明...[详细]
《后西游记》
后西游记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金阊书业堂刊本《后西游记》扉页书影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金阊书业堂刊本《后西游记...[详细]
后西游记
不题撰人。题“天花才子评点”,约成书于明末清初(清康熙四十五年之前)。今存“本衙藏”版本,首有无名氏序,正文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有图二十叶。春...[详细]
续西游记
又名《绣像批评续西游真铨》,简称《续西游真铨》。不题撰人。凡一百回,首有真复居士序。国内现存该书渔古山房刊本,共有三次刻本:同治七年本;二为同...[详细]
西游补
董说著,十六回,成书于明代末年。有明崇祯间刊本,空青室刊大字本等。
董说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字若雨,明亡后为僧,更名南潜,号月函,...[详细]
西游记
现存明刊本未署撰人,清刊本称作者为邱处机,后推定为吴承恩作。吴承恩,淮安府山阳县 (今江苏省淮安市)人,明嘉靖时贡生,曾任长兴县丞、荆府纪善,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