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作家 > 中国作家

梁晓声:特立独行一个人

发布时间:2011-02-03 来源于:贵阳晚报 作者: 邓文盈 点击数: 272次

  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知青文学中,梁晓声是一位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作家,这是毋庸置疑的。最近,他携手王蒙、余华、韩寒、于丹、梁文道、茅于轼、贾樟柯等20多位精英思想者组成豪华阵容,共同出版了《呼救人心》一书,针对当下的热点问题,一一回应。这本书旨在解构中国人的烦忧,开出宏观和微观的“药方”,打捞人心的漂泊和虚无。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专访时,梁晓声觉得,这是一个作家挥之不去的社会责任感。

  不冷漠、寻公正,知识分子有责任

  梁晓声一直认为,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包括知识分子的责任感,是最重要的。在他心中,知识分子是精英人群,是处于社会架构中的上层,他说:“如果知识分子连责任感都没有;如果他们都不承担社会责任,看到别人的委屈与不公正,都冷漠对待,那这个国家还是个什么国家,社会还是什么社会?”

  在新书中,梁晓声对平二代倾注了自己的关注与感情——在他看来,平二代占社会的绝大多数,他对这些人有更多的同情,因为他们生活得最艰难。他说,他也是城市平民家的儿女,不仅是他,周围的很多人都是同样的身份,这一类人才是最应该得到关注和关怀的。

  要尺度、觅真实,知青作家想“破冰”

  多年来,梁晓声创作了很多知青题材的作品,为他的同龄人树立了一块块让人动心与难忘的碑石:《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年轮》……它们倾注真诚,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芒。但梁晓声却觉得当年的知青生活在其写作生涯中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但是他仍然非常感谢当年在黑龙江兵团的生活。“在当年那样的大气候,大氛围之下,大家组织诗社,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

  现在,梁晓声着手创作编剧的《知青》正在紧张的拍摄过程中。“《知青》是剧组动员我做编剧,我提出意见,这个题材必须是历史现实主义的,要尽量可信地,尽量成熟地反映那个时代——那是个极左的时代。当时,我就强调一点,给我多大的尺寸和空间,我觉得他们给我的比别人要宽,所以我才接下这个活儿。”

  在执笔写《知青》剧本前,梁晓声已有多年不碰这类题材,“破冰”是他再度“出山”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能不能由于一个作者的介入,把电视剧创作的空间给拓宽?这可能是影响和价值所在。”梁晓声觉得要讲清楚的一个事实是,“上山下乡是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的运动,整整一代人首先是被运动,其次才是运动中精神情怀的自我救赎”。对于那段岁月,梁晓声难免激动和感伤:“再不可以是一种很浪漫、很有意思、很好玩的电视剧,不能看不到劳动、看不到知青与农民的情感,看不到知青与知青间那种情感,只是大家谈谈恋爱,象征性地干点活,那是不可以的。那样越拍越差。”

  “以前写的知青基本上是黑龙江兵团,这次要写山西和陕北的知青。”梁晓声觉得这次的写作,是一个挑战。“在一部剧中,这两拨人是没有联系的,不交错,也不在一个时空里。怎么样把这些编织在一起,对我来讲,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拒电脑、抗手机,特立独行一个人

  对梁晓声来说,他的生活离不开写作,离开写作他就无法再生存了。每天除了上课、接人待物之外,其他时间都在写作。更为特别的是,梁晓声从不用电脑写作,几十万字的小说都是一笔一笔地写出来的。所以,梁晓声的创作还是一个很庞大的文字书写工作。每页纸大概400字,几十万字的文稿,加起来就是厚厚的一大摞。

  不用电脑,这不仅仅是因为梁晓声抽不出固定的时间去学习,还因为他不喜欢不习惯用电脑创作。他一直单纯地喜欢“爬格子”,喜欢用笔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几十年来都是这样,从来没有想过改变。并且梁晓声也不用手机,这在现代人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说他特立独行也好,说他守旧、不懂变通也好,可是梁晓声就是这样,坚持做着自己。

  文学创作了几十年,梁晓声觉得作家越来越边缘化,当然,他不是指作家地位的边缘化,而是说现在的社会里,文化的影响力大大不如以前,“这是全世界文学界都面临的问题,只是在中国更加显著。随着社会信息传播的加剧演变,电视、网络、传媒、城市载体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并且速度越来越快,这些因素都导致了作家边缘化。”即使如此,梁晓声仍然对文学创作热情不减,寻找多层面、多形式的文学创作之路更是他一直在探索的。

  作家档案:

  梁晓声,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着有短篇小说集《年轮》《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今夜有暴风雪》等。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至1994年初已发表六百余万字。其作品被译为英、日、法、俄、意等国文字。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梁晓声随笔集《不装深刻》:被生活淹没,文学就是他的呼吸

    林林总总,记得梁晓声的许多样子。年轻时他细瘦、好读书,远远看去就像一个“惊叹号”。当他抱膝蹲在校园篮球架下看热闹的时候,这个“惊叹号”就把...[详细]

  • 梁晓声新作《不装深刻》:不装与深刻

    一有两个词语很美妙,一个是值得,一个是不装。平顺与坎坷的人生之路,总有各式选择,迎来的结果与境遇也各异。认定那些所为之事,“虽千万人吾往矣”,功...[详细]

  • 梁晓声《长相忆》:冷暖人世间,岁岁长相忆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长相忆》是作家梁晓声的一部短篇集。那长长的回忆里涂鸦着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下14个微不足道的故事,诉说着潮起潮...[详细]

  • 直面魔幻化的现实——综论梁晓声《网事》《醉源》《悬

    翻开《钟山》2023年第5期,引人注目的是开篇即推出梁晓声的三篇小说——《网事》《醉源》和《悬案》,由此可见《钟山》杂志的气魄,同时也不禁让人...[详细]

  • 男作家视角下的女性书写——论梁晓声《人世间》的女性

    《人世间》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作者梁晓声凭借《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一个红卫兵的自白》等作品成为“知青文学”的重要代表作...[详细]

  • 梁晓声《人世间》:平凡家庭中家风的沉淀与传承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家庭伦理和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人世间》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作家把视角对准了...[详细]

  • 《父父子子》:梁晓声的新探索

    关键词:《父父子子》 梁晓声 《父父子子》是一部和梁晓声以往的小说有相当差异的作品。也可以说是梁晓声在七十岁之后进行的大胆探索。他跃入了...[详细]

  • 梁晓声《中文桃李》

    19年凭借《人世间》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之后,梁晓声相继出版了《觉醒》和《我和我的命》,今年又出版了长篇小说新作《中文桃李》。...[详细]

  • 著名作家梁晓声作品《泯灭》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var videoinfo={ basehost:'http://www.zuojiawang.com', path:'', videourl:'', videourl_m:'', title:'著名作家梁晓声作品《泯灭》由安徽人...[详细]

  • 梁晓声《浮城》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var videoinfo={ basehost:'http://www.zuojiawang.com', path:'', videourl:'', videourl_m:'', title:'梁晓声《浮城》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