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作家:艾芜
艾芜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开始在左联的机关杂志《文学月报》上发表短篇小说。在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下,他发表了大量以早年的流浪生活为背景的作品,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1935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南国之夜》,其中的作品或反映缅甸和中缅边境底层人民的生活,表现殖民地人民的苦难和自发斗争,或反映中国东北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反抗。在接着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南行记》中,奇异的边疆风土人情和下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明丽的风景和阴郁的人生,爱和憎交织在一起,形成强烈对照,对黑暗现实做了有力的抨击。这一时期他还写有中篇《芭蕉谷》《春天》等。
《南行记》是艾芜小说第一次编成的集子,全文共25篇,既是他的处女作,又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20世纪初叶,颈上挂着墨水瓶的艾芜从昆明流浪到腾冲,经过梁河、盈江,沿着大盈江漂流到缅北八莫一带。在中缅边境茅草地客店打工扫马粪时,偷闲写了《在茅草地》《洋官与鸡》《我诅咒你那么一笑》《偷马贼》《森林中》《乌鸦之歌》《私烟贩子》等一些作品,于是世界文库又诞生了一本展现德宏边地风情的《南行记》。艾芜与德宏有缘,他是第一位用汉文在德宏写小说的作家,而德宏也成就了他。他在《我的旅伴》中写道:“这时正是1927年春末,前夜在腾越城外息店,被窝厚厚的,还感到寒冷,而来到干崖土司管辖的傣族坝子,天气却像五六月一般炎热。头上的天空,蓝闪闪的,面前的原野,迷蒙着热雾。我知道我已经走进热带了。从云南流入缅甸的大盈江,通过原野,有时近在路边,可以望见浩浩的青碧江流,有时绕到远处去了,连隐约的江声,也不大听得见。原野两边,排着雄大的山峰……”在他的笔下,德宏美极了。
1961年他曾重游德宏,于是又写了《南行记续篇》,讴歌了德宏的新生。艾芜在1963年6月写的《后记》中说:“南行过的地方,一回忆起来,就历历在目,遇见的人和事,还火热地留在我心里。……我始终以为南行是我的大学,接受了许多社会教育和人生哲学,我写《南行记》第一篇的时候,所以标题就是‘人生哲学第一课’。”
1944年由桂林逃难到重庆时,艾芜写完著名长篇小说《故乡》,编辑抗敌协会重庆分会会刊《半月文艺》(附在重庆《大公报》上)计60期。1946年到陶行知担任校长的社会大学任教。1947年夏,国民党在重庆大肆搜捕民主人士,艾芜逃到上海。这个时期他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山野》。艾芜在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反映了国统区劳动群众的苦难、抗争和追求;艺术表现上严谨沉郁的现实主义格调,取代了以前抒情浪漫的艺术特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艰苦的条件下,艾芜除陆续创作短篇小说外,还写了多部中篇和长篇小说,作品主要以普通农民、城市苦力、小知识分子的生活为题材,表现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悲惨遭遇、反抗和追求。抗战前期创作的短篇小说《秋收》和《纺车复活的时候》,反映国民党统治区的军民关系和农村面貌的变化,在当时颇有影响。1942年前后,艾芜创作上有比较明显的变化,长篇小说《丰饶的原野》(1946)、《故乡》(1947)、《山野》(1948),中篇《乡愁》(1948)、《一个女人的悲剧》(1949),以及短篇小说《石青嫂子》等作品,仍大都以国民党统治区的农村生活为题材,较之其20世纪30年代和抗战前期的小说,这时期的作品视野更开阔,反映生活的面更广,艺术表现手法也有提高。民族解放战争背景下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面貌在这些小说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尤其是长篇小说《山野》,围绕着一个小山村的生活和人物关系,展现了抗战中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对农村的阶级关系有比较深刻的描绘。《石青嫂子》描写一个劳动妇女倔强的生活意志和艰辛的生活道路,作品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朴素洗练,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在农村的罪恶统治,反映了黎明前的浓重黑暗。
艾芜的生活与高尔基早期流浪的生活颇为相似。1946年,重庆举办高尔基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艾芜发言:“(高尔基)同时也是由于他从小就经历过艰难的生活,熟悉劳动人民的痛苦,明白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热爱他们,希望他们的处境变好,因而不断地注意现实,想改变现实,……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能够把他生活和笔,都拿来参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努力写出他们需要的东西。”受其影响,艾芜此期所作的三个长篇《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短篇《石青嫂子》及中篇《一个女人的悲剧》都带有明显的为政治服务的色彩。《丰饶的原野》是根据对故乡的回忆所作,共由《春天》《落花时节》《山中历险记》三个系列构成;《故乡》被文学评论界誉为艾芜此期间最重要的作品;《山野》则“开始写于桂林,后来续于重庆,时间经历虽长,其内容却只写一天的事情……即那些卑微的人物,他们曾在抗战中,不愿做奴隶,能为自由而战斗,能为压迫而反抗”。 (编辑:moyuzhai)
横沟正史
横沟正史(1902-1981),日本推理文坛泰斗,与松本清张、江户川乱步并称为“日本推理文坛三大高峰”。1948年凭《本阵杀人事件》获得第1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一跃成为超...[详细]
无罪:下一部书计划写现实类作品
Q:您选择踏入网络文学创作行列的初心是什么?笔名背后有什么小故事可以分享吗?无罪:初心就是为了兴趣,最初喜欢看书,后来觉得自己应该也能写啊,就开始了创作。笔名最初想...[详细]
楼星吟
楼星吟,真名:谢雅娜。
广东河源市连平县人,现是阅文集团云起书院大神作家。
擅写古代言情小说,创作字数过千万。...[详细]
丛林狼
笔名丛林狼,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广东省网络作协副主席,深圳市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第八届网络作家班学院,阅文集团创世中文网大神约作家,获腾...[详细]
孟婆
孟婆,本名杨婷婷,现为网络小说作家、某互联网公司运营经理。出生于文化名城黄冈,酷爱写作,其时评文曾多次被推荐至腾讯博客首页,创下单篇文章点击过亿,评论过千万的...[详细]
从《南行记》到《黔滇道上》
李霖灿的这次旅行,是从沅陵步行启程,经贵州到昆明的南行。美丽、淳朴与残酷、落后并存,就是当时李霖灿在“黔滇道上”所见到的。兵荒马乱时候的“文艺青年”才是真文...[详细]
著名陕西小说作家:文兰
文兰 ,又名安文斌,爱人吴兰兰,取夫妻名字中各一字为笔名。著名作家。1943年3月24日生,陕西省周至县南辛寺头村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咸阳市作协名誉主...[详细]
林白:女性化写作代表人物
主要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战争》《说吧,房间》《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致一九七五》等,中篇小说集《子弹穿过苹果》《回廊之椅》等多部,散文集《前世的黄...[详细]
董立勃的小说
谈论董立勃的小说,必得涉及他曾经生活过的团场和连队。立勃的老家在山东,但真正开始同大地的接触,却是在兵团团场。团场才是他的“像邮票那样大小的故乡本土”。...[详细]
西部小说作家:张者
张者,本名张波,男,汉,1967年出生,曾就读于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律学硕士学位。曾任新华社、《南方周末》等多家新闻媒体记者。先后在《收获》、《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