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荒漠的心灵抵抗,畅销小说成功密码
据说,《山楂树之恋》还在编辑手里的时候,有人曾预测它的发行量不会超过5万。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到目前为止,它的发行量却已经超过了150万。奇迹的发生,除了成功的市场运作、有效的营销策略,就作者而言,到底用了怎样的手段,才拨动了众多读者的心弦呢?
有人说,这是一个让人肝肠寸断的故事。据说,读过小说的人,没有不被静秋和老三的爱情感动得心酸落泪的。这似乎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共鸣。读一本书,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回到自己的青春岁月,一切都历历在目,曾经雪藏在内心深处的记忆,也被它唤醒了,诚所谓心有戚戚焉。事实上,好的文字叙事都应该有这样的魔力,使得读者能够与作者心心相应,心心相印。文学影响读者的手段很多,情节的跌宕曲折、人物的性格多样,还有形式的美感,甚至文字本身,等等,都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但最能打动读者的,恐怕还是作者对情感的真切表达,所谓“情发于中而声应于外”。
多次上榜的《暮光之城》系列作品以及东野圭吾的系列作品,也在这方面有很突出的表现。目前,《暮光之城》的4个分卷《暮色》、《新月》、《月食》、《破晓》已分别出版,小说明显是被商业元素巧妙包装过的,其中固然融合了吸血鬼传说、狼人故事、恐怖悬念、复仇冒险等内容,并且采用了喜剧、幽默的叙事手法,但凄美动人的爱情却是全书“最强烈的情绪”,用美国作家奥森·斯考特·卡德的话说:“爱情只是书中的一小部分,但却是人生的指引者。”很显然,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将叙事集中在主人公青春期的情感困惑以及扑朔迷离的感情纠葛上,她用真切细腻、丝丝入扣的描写与洗练、优雅的文字,唤起读者无尽的遐想,给人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从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小说中,我们也读出了这种感觉。《时生》是最新出版的他的译作,除了其特有的幻想、悬疑、穿越、推理的表征,这部作品为读者所喜爱,很重要的一点,是小说中包含了感人肺腑、泪中带笑的内容。穿过扑朔迷离的叙事,读者一头撞进了作者精心设置的情感圈套。
由此我们得到了一点启发,在小说写作不可避免地被商业化的时代,与其说商业包装使得小说更加流行,不如说情感内核为小说保存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只要人还没有被冰冷的商业逻辑异化为无动于衷的物质,被感动就总是可能的。人的情感表达有许多种,所谓喜怒哀乐忧恐惊,受到某种刺激,就会有某种反应。但是,现代社会等价交换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肆意流行,给人的内心包上了一层坚硬的外壳。人的内心变得像戈壁沙漠一样荒凉,也就丧失了感受外界刺激的能力。文学的滋养或许可以迟缓心灵沙漠化的过程,使得我们的内心能逐渐变得柔软一点。从这个角度说,情感类文学作品的畅销,自有它应该畅销的理由,它更像是人的本性对于心灵沙漠化的自发的抵抗。
榜单上有几部流行的散文随笔集,似乎满足了读者的这种内在需求。首先是六六的《妄谈与疯话》,作者因小说《双面胶》、《蜗居》的热销为读者所熟悉,这次索性以作者的身份直接和读者交谈,放言男女,针砭时弊,睿智犀利,直击现实,却又兼有柔情暖意,“字里行间充满了俏皮的温存、微笑的真理和智性的悲欣”。如果说六六的《妄谈与疯话》对已经麻木的人的内心是一种刺激的话,那么,舒国治的《理想的下午》就更像是一杯温暖的咖啡或一丝抚慰心灵的温情,作者以超俗的眼光与闲散的人生情怀,讲旅行、讲山水、讲人生百态,浸透了作者的智慧与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带有融融暖意的体贴和关怀。最后还应提到安意如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是一本谈古典诗词的书,此类书可谓多矣,为什么她的书可以畅销?我想,她一定是从古典诗词中读出了当今读者最需要的东西。她说:“循着文字,慢慢找到内心需求的光亮。”光照亮了我们,也温暖了我们。
(编辑:moyuzhai)珍惜“微末而珍贵的诗情”——读付秀莹
1935年,作家丰子恺写下了他的代表作之一《车厢社会》。在这篇并不长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他对“坐火车”这一现代社会中司空见惯的体验从新奇到厌...[详细]
从骆平小说《在弥勒》说开去
骆平新近发表的《在弥勒》同样以“旅行”为楔子,实则是以黑色幽默的利刺,激活了我们体内潜藏的“知识分子”记忆细胞。...[详细]
齐橙的《何日请长缨》:大气磅礴的历史感
《何日请长缨》则起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全球化来临的1995年,关注的是中国当代工业的新发展,指向了重新崛起的强国梦。齐橙对此有精确的创作阐述:“我创作...[详细]
《灵境行者》破解副本与都市异能流美学
《灵境行者》以都市“小人物”为抒写对象,以破解灵境副本为背景,以人间真情为线索,折射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职业特性影响人物精神与行为的可能性,诠释了灵境性对人性的...[详细]
网络文学的两个传统,由《大奉打更人》说开去
网文读者可以用网络文学自身传统去解释和补充他们面对的虚构世界,即便过于奇异,仍旧可以说服自己接受设定,并且为之后遇到的更加奇异的世界设定做铺垫。但是社群之外...[详细]
卧牛真人《修真四万年》,让人类文明穿越星际
卧牛真人以玄幻写作进入“大神”行列,如《魔记之笑笑笑》《血国》《天元突破》《末日升龙》《妖魔军火商》等,而令卧牛真人名号响彻网文界的则是他的“科幻三部曲”...[详细]
历史与肉身的十字路口——《不老》论
孔燕妮作为《不老》的中心主人公,在小说中是耀眼夺目的,她就像伍尔夫笔下的奥兰多那样不可规范。奥兰多一层层退掉性别的负累,轻盈地穿梭在人类历史的滔滔可能性中,孔...[详细]
匿名小说评论:发现优质青年写作者
网络媒介的变迁,带来了文学讨论形式的转移。论坛时代,作者与读者在以榕树下为代表的网络平台上发帖互动,而后从网页转移到手机。公众号的出现更...[详细]
罗伟章《谁在敲门》在日常生活叙述中长出的大树
罗伟章的《谁在敲门》洋洋63万字,一本超厚的大书。尽管罗伟章表示他在写这部小说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提纲,只是随心所欲,但我相信在他动笔之前,早已有一个宏...[详细]
丛林狼作品论
丛林狼,中国作家协会成员,尤其擅长创作军文,曾经创作了《最强兵王》《最强狙击手》《丛林战神》和《狙击荣耀》等作品,其中《最强兵王》截止目前已经连载830万字,堪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