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白洋淀《新儿女英雄传》
孔厥、袁静合作的用章回体写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小说写成较晚,最先也是在报上连载。由于故事生动,人物相对集中,采用大众化的语言和形式,当时就引起过轰动。
《新儿女英雄传》以冀中白洋淀为背景,表现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八年的英勇事迹。小说主要描写了人民群众抗日力量和日本侵略者、 地主、汉奸进行斗争的情景。
全书以牛大水、杨小梅的婚事为线索,通过他们的悲欢离合,既表现了抗战八年对敌斗争中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也表现了新的英雄人物的不断成长。共产党员黑老蔡虽然不是贯穿全书的人物(作品后半部写他较少),但在作品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是民兵力量的组织者和 领导者。他不但带领大伙作战,也对民兵做政治思想工作,启发教育,掌握政策。牛大水他们的成长和黑老蔡的领导是分不开的。在黑老察这个“黑不溜、 笑迷迷、连鬓胡子毛楂楂”的“老铁匠”身上,不但集中了我国劳动人民坚韧不拔、淳厚机智等传统美德,同时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品质的光辉。
牛大水、 杨小梅都是平凡而又先进的人物;他们是普通农民,又是抗战英雄。牛大水原本勤劳淳朴,却又胆小怕事,眼睛只看到自己那五亩庄稼。但在抗日战争的炮 火中,在对敌斗争的锻炼中,他变得坚贞不屈,英勇顽强。他成长为区上民兵队长,领着战士出生入死,给敌人很大威胁;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视死如归。牛大水的性格发展过程清晰,给读者印象较深。杨小梅的道路更是曲折。她饱受苦难,后来投靠革命,获得解放,并在斗争中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党 员。她的经历代表了中国劳动妇女普遍走过的历程。牛大水和杨小梅的结合,说明个人命运不可能离开阶级的、民族的命运;只有投身革命,在斗争的熔炉 中才能找到个人的幸福。《新儿女英雄传》其他一些人物,尽管形象不够丰满,但让人感到可爱。他们和黑老察、牛大水、杨小梅等一起组成英雄集体的形 象;正是这些中华民族的新英雄儿女谱写了抗日战争的伟大史诗。
至于反面人物如勾结日寇残害人民的何世雄,痞子流氓张金龙,作品都表现得活灵活现。 特别是张金龙,当革命势力较大时,他被迫投机革命,然而阶级本性决定他终于成为“铁杆子汉奸”,对革命造成极大危害,自己也终于逃不脱可耻的下场 。
《新儿女英雄传》对人物的刻划,事件的叙述,都朴实自然。在平凡中含着奇特,于浑朴中显出峻拔。作者运用人民大众口语也比较纯熟。由于受连载 形式的影响,作品的故事有时显得断断续续,有些章节为了写出一定篇幅,内容比较单薄。有些素材提炼不够。从反映抗日战争全过程的要求来看,作品对 牛大水、杨小梅的婚事这条线渲染得多了些,而对人民群众抗日积极性和抗日战争的群众性,对农民的民主要求和怎样满足他们的要求却写得不够,这是作 品较明显的缺点。
(编辑:moyuzhai)《白洋淀上》:为中国当代农村生活建立宏阔的文学景象
关键词:《白洋淀上》 关仁山三卷本长篇小说《白洋淀上》,以近二百万字的宏大篇幅,围绕雄安新区建设和乡村振兴计划,展示了中国北方农村生活的最新变...[详细]
《白洋淀上》:时代深刻变革中的新生活和新形象
关键词:《白洋淀上》 作家关仁山对当下乡村中国的深刻变革充满了信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他都满怀热情地书写变革中的乡土中国,他是当下中国当之无...[详细]
《白洋淀上》:扎根燕赵大地,塑造时代新人
关键词:《白洋淀上》 近年来,波澜壮阔的山乡巨变为新时代文学提供了广阔的生活图景与丰厚的写作资源,促使文坛涌现出一批书写中国大地乡村变化、...[详细]
《白洋淀上前传》:精心绘制白洋淀的百年红色画卷
《白洋淀上前传》是关仁山《白洋淀上》的序篇,由此奠定了《白洋淀上》的叙事风格和作品基调,对《白洋淀上》这部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详细]
《白洋淀上》:细致描绘时代画卷
关键词:《白洋淀上》 近年来,从现实生活中萃取题材、以现实主义手法书写时代故事的作品不断涌现。一部好的现实题材作品,往往能既植根广阔土地,绘...[详细]
《白洋淀上》:抒写白洋淀上新传说
关键词:《白洋淀上》 关仁山写了一个大部头的小说,三大卷,上百万字。小说取名“白洋淀上”,关仁山怀有极大的写作雄心壮志,他要为白洋淀写史立传。 ...[详细]
王树增:谁才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流砥柱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主题出版好书,其中包括《1937,延安对话》这本极具党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了1937年6月卢沟...[详细]
章回体小说《吕梁英雄传》
故事以吕梁山下一个叫康家寨的村庄为背景,描写了晋绥边区人民怎样在党领导下建立民兵武装,实行劳武结合,反对汉奸维持会,配合八路军主力作战。正如中国的其他村庄一样...[详细]
中篇小说《洋铁桶的故事》
小说的篇幅不长,却是解放区第一部以章回体形式写成的作品。据作者自己说,他在写这本书时,正开始向民间文艺和古典文学学习,这是他练习写作通俗 文学作品的成果。他满...[详细]
抗战题材少儿小说的历史担当与艺术追求
抗战期间,无论是大后方(重庆)、根据地(延安)还是“孤岛”(上海)的儿童文学,都有直面抗战、砥砺意志的精彩儿童小说面世。如丁玲的《一颗未出膛的枪弹》、萧红的《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