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当代小说 > 传统主流

诘问“被财富所异化”的青春 ——评《远方的落日》

发布时间:2012-06-21 来源于:中国青年报 作者: 毛宣国 点击数:

  在当今这个越来越物质化、功利性的社会中,人们想通过知青题材的写作传递这样一个思想:在知青生活的那个时代,个人的前途与命运虽然未卜,人们却并不在意,他们更关心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比现在的人们活得更有思想。最近在央视一套频道播出的电视连续剧《知青》所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思想。

  江苏文艺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孙立的长篇小说《远方的落日》则不同于这些紧随着时代潮流的知青作品。作者之所以要写知青生活,是因为作者自己曾经当过知青,知青生活对于作者来说是抹不掉、挥不去的历史记忆。作者创作这部作品,并不像通常的知青文学作品那样,刻意去表现某种理念、情绪与思想,他只是想真实还原他所经历的一段生活,一段让他刻骨铭心、永远也不能忘怀的生活。作者所表现的知青生活,不同于通常的知青文学所描写的生活,它不是以兵团、农场等知青点的群体生活为对象,而是表现以“插队落户”方式下放到农村的知青生活。这样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当然,不是“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那些诱人的字眼,也不是怀着一时冲动就能实现的人生抱负与理想,而是和祖祖辈辈都在黄土地上生活的社员、农民一样,每一天都在经历与重复着那些原始、艰辛的劳作,所期待的也就是太阳尽快地下山,尽早地歇工休息。也就是一个城里人向一个乡下农民的身份转换,其生存的压力,其心灵的伤痛,其时间的煎熬可想而知。所以,随着岁月一天天的流逝,初到农村的那种生活理想与热情被消磨殆尽,对前途的迷茫与担忧,盼望着“返城”便成了生活的主旋律和唯一目的。

  这样的叙述与描写,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其实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它真实地记录千百万有过“插队落户”经历的知青的生活及其精神苦闷和心灵历程。作者以充分写实的手法来还原这段生活,只是在朴实无华的叙述,没有任何人为的雕饰,许多场景与细节性的描写都可以使人身临其境,一切都仿佛是生活的还原。

  知青的故事发生在“文革”的十年中,在那个既蒙昧又单纯、既具有政治理想与热情又无法揣摩复杂的政治斗争形势的年代,人生的命运充满了太多的变数与不测。这样的年代尤其能考验人的承受与生存能力,何况是那些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的插队落户的知青,他们独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生活,每天都在承受着生活的艰辛,更容易暴露人在普通环境中不容易暴露的弱点。于是,知青们的生活不再单纯,知青们的性格变得复杂、善恶交错,即是作者所心仪的主人公林强,他不仅心地善良、热情单纯,有正义感,也学会了经营策划,有人性的冷漠与虚伪。作者对这个特殊年代的人性的弱点并没有多少主观评价,他只是客观地揭示这段生活岁月的真实面目,从而引起对历史的反思,对人生轨迹的思考与探寻。

  小说中有许多令人记忆深刻的女性人物。如美丽漂亮但命运多舛的梅英,心地善良、热情大方的春花,性格活泼、冲动的翠翠,外表坚强、能干而实际上内心脆弱的刘玉倩,还有那个小镇饭店那个美丽又飘忽不定的女孩,等等。这些人物都引起了主人公林强的心灵遐想和情感冲动。这样的描写是有深意的。在那个禁锢的年代,在那个独处而陌生的环境中,在贫乏与单调的生活节奏中,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林强,无疑被唤起生命欲望与热情。这实际上也是对流逝的青春岁月的缅怀与追忆,是沉闷与苦恼生活中的一种情感宣泄,它使人们看到“文革”那个特殊年代对人性的压抑,以及冲决这一压抑的人性的美丽与光辉。

  正是在这些底层人物的身上,有着人性的美丽与高贵,有着人格的坦诚与真实,有着最大的善良、宽厚、同情与理解。作者叙说他们的故事,其实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拷问。作者难以忘怀这些人物,实际上也是告诫今天的读者,不能沉湎于物欲的享受中而失去了做人的良知与尊严。在当今社会中,处于上层社会的人们,包括那些曾自诩为人类良心的知识分子,常常为权利与财富所异化。这样的人生是不是真正值得过的人生?人类的社会良知与底线在哪里?生活在社会底层中人的善良能否为社会所承认,重建社会的和谐与信任?读者也许会从《远方的落日》阅读中得到一份思索与解答。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茅盾文学奖40周年刍议

    茅奖”设立40年来,我们的长篇小说创作总体数量不断增长、总体质量持续提升的大趋势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其中因素固然很多,但40年来“茅奖”评选这无声的引领与激励作用...[详细]

  • 杜卫东长篇小说《山河无恙》

     “山河无恙”四字,意境雄远、恢阔,取作此部小说的名字,甚得风概,引出的旧事彰示着历史维度,一场现实博弈竟隐含着昨日况味:清末,青桥的曾祖为让吸食鸦片者祛除成瘾之苦...[详细]

  • 阿莹的长篇小说《长安》:慷慨激昂的军工之歌

     《长安》主要描写位于西安附近的某军工企业从“八号工程”发展为长安机械厂,为研制和生产军用炮弹不懈奋斗的艰辛过程与激情岁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大格局...[详细]

  • 王蒙长篇小说《猴儿与少年》:灿烂诗心与如火激情

    王蒙的长篇小说《猴儿与少年》(花城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沿袭了他一以贯之的灿烂诗心与昂扬蓬勃的如火激情,以追忆的方式,叙写了鲐背老人、外国文学专家施炳炎“摊...[详细]

  • 读王尧的《民谣》:个人是细节,历史才是故事

     批评家写小说,成为近年来一种时髦的文学“跨界”现象。李敬泽、张柠、朱大可、李云雷、梁鸿……王尧也加入了这一“教授作家”的行列。王尧积十年之力的首部长篇...[详细]

  • 男孩的“元宇宙”——杨好长篇小说《男孩们》

    《男孩们》这部小说,书名就是很好的入口——男孩们,这肯定是一部关于男孩的小说。男孩最终会成长成男人,那么,这肯定又是一部叙述成长过程的小说。以作者杨好的几乎是...[详细]

  • 评阿莹长篇小说《长安》

    阿莹的《长安》(作家出版社2021年7月版)当然应该被归入到所谓“工业题材”的范畴之中。然而,一旦提及工业题材,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这一题材的...[详细]

  • 豆豆《遥远的救世主》

    《遥远的救世主》是200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作者是豆豆。该小说讲述了商界怪才丁元英用“文化密码”疯狂掠夺中国的钱财,良心发现后退出公司,并受到严重的惩...[详细]

  • 王怀宇长篇小说《风吹稻浪》:令人亲切和感动的乡村叙事

    关键词:《风吹稻浪》 王怀宇 反映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许多创作中,扶贫工作队或扶贫干部的形象往往不可或缺,多成为主角,而王怀宇新著长篇小说《风吹...[详细]

  • 晓风长篇小说《湖山之间》:苍健纵横 重叠深远

    小说如山水,自有它的体势、形法和气韵。小说的体势与形法,是由它的空间、物、自然地理事象构成,其气韵,则多由小说所呈现的时代气象和人物的精神...[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