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余罪》看网剧如何实现市场和口碑双赢
网络自制剧《余罪》自5月份上线播出以来,播放量已超过30亿次。不同于此前大量网剧在播放量和口碑上呈现的两极分化,两季《余罪》在取得高播放量的同时,也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在豆瓣上的评分分别为8.3和7.0,这说明网剧并非天生质量低劣。
创作者“要有一颗想做好剧的心”
《余罪》总制片人、爱奇艺副总裁、版权管理中心总经理张语芯第一次看《余罪》剧本时,就被吸引住了,因此决定投拍。仅仅24集的《余罪》,创作前后历经两年,比一些电视剧的制作周期还长。
让张语芯印象更深的是后期剪辑中的“打磨”:“我看第一遍时感觉这是电视剧不是网剧,要求制作团队改;看第二遍时,感觉节奏太慢,于是再改……就这样,我先后完整地看了至少四遍,边看边改,至于修改了多少地方,真的记不清了,反正上线播出前一直在修改。”
优质的剧本以及制作团队的精品意识,成就了《余罪》市场和口碑的双赢。在张语芯看来,网剧不应成为粗制滥造的代名词,网剧同样可以出精品,而要拍摄制作出优质的网剧,出品方、创作者首先“要有一颗想做好剧的心”。
不过,并非所有的网络平台都能坚持“悦享品质”的理念。正如中国视协理论研究部主任赵彤所言,大多数网络播出平台和网剧制作机构,都在追求短期效益,都想挣快钱,缺乏长远规划。
“唯播放量、唯广告收入,使得一些网络剧生产者甘愿当‘市场的奴隶’,这种‘赚快钱’的意识必须扭转。”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节目部副主任龚禹霖呼吁,网络剧从业人员和机构要树立“百年老店”意识。同时,要培养一批网络剧创作人才,为网络剧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影视剧管理应坚持“一个标准”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要求,网络剧实行“先审后播,自审自播,不审不播”原则,在内容要求上,网络剧和电视剧也实行“一个标准”。然而,在具体操作中,电视剧实行的是“他审”——由广电部门审核;网络剧则是“自审”——由网络播出平台自己审核。
一些网络平台能够较好地自审、自律,主动落实平台责任,但在市场竞争和商业利益面前,仅仅靠自律,很难保证所有网络播出平台都“不打擦边球”,不触碰“底线”和“下限”。
在赵彤看来,虽然有关部门要求“他审”和“自审”都必须坚持“一个标准”,但由于操作主体不同,具体执行中不可能完全按照“一个标准”来操作,从而造成影视剧管理上的标准不一。网络剧在整体质量上要差于电视剧,多少跟这种管理上的不同有关。因此,赵彤认为,有关部门应该主动作为、积极作为,而不能把什么都推给网络平台。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杨洪涛也指出,网络剧要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型升级,需要通过国家政策和市场化淘汰相结合的方式,从网络剧的“入口处”加以把关和约束。
网络剧精品化需全行业共同努力
目前,国内网络剧尚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网络剧制作机构从整体上看,无论是团队力量还是创作理念,都无法跟电视剧制作机构相媲美。因此,网络剧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的提高,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
除了加强行业自律、政府管理,龚禹霖认为还应发挥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比如,为加强对网络剧创作的引导,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已举办三届年度优秀网络作品推选活动,现已成为网络剧等网络视听作品的年度“风向标”。
许多网络剧专注于经营粉丝数量、扩展传播渠道、开发衍生产品,而不以打造精品内容为主要目标,因此创作出的作品缺乏长久的艺术生命,甚至部分作品导向出现严重偏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龚禹霖建议,要尽快建立关于网络剧的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记者 韩业庭 通讯员 张进进)
(编辑:moyuzhai)2021网络好小说
2021年,诸多网络小说新作奏起序曲,也有不少热议奇文走向终章。对那些令人念念不忘的好作品来说,尾声并不是落幕,还意味着新的契机——只有画上圆满句点,才能赢得中国小...[详细]
网络乡土小说新格局
在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外,文学媒介作为文学创作的第五种要素,对文学尤其是传统文学的创作形式产生一定的冲击。网络媒介的发展赋予文学表达新的形式,传统文学在...[详细]
一次打破文学边界的尝试
《小说评论》既是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载体,也是透视当代文学批评构建的一个标本。开设“三栖专栏”,不失为一次打通文学边界的尝试,一种学术批评视野下对文学现象的观...[详细]
拓展网络小说的新文类、新文体、新形式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小说的超文本实验时至今日,网络小说在中国已经进入相对稳定、成熟的类型化发展阶段。类型化界定以网络小说的叙述方式与主题表达为基本标准,自带一...[详细]
刘仁前的时间魔方——读刘仁前的中篇小说集《香河四重
刘仁前是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健将之一,2019年出版了短篇小说集《香河纪事》,此前曾出版长篇小说“香河三部曲”(《香河》《浮城》《残月》),今年又出版了中篇小说集《香...[详细]
中国网络小说的“寻根”与“标准”
中国的网络小说的根脉是中国的传统通俗小说。传统性和民族性是中国网络小说的重要特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网络小说的历史观念和美学构成。“认祖归宗”是...[详细]
孙涛:评尚启元长篇网络小说《刺绣》
斑斓秀丽的江南画卷孙涛 迷蒙的秋雨,习习的晨风,恍如梦境的烟雨小巷,貌美如花又心怀家国的苏州绣娘……这是齐鲁新锐作家尚启元在长篇小说《刺绣》...[详细]
宋俊忠:评尚启元长篇网络小说《刺绣》
宋俊忠:一部荡气回肠的引人入胜之作 ——评尚启元长篇网络小说《刺绣》 九零后的新生代代表作家,身兼编剧、导演于一身的尚启元绝非浪得虚名,...[详细]
周宝财:评尚启元长篇网络小说《刺绣》
别具风味的女性意识与性别书写 ­——评尚启元长篇网络小说《刺绣》 周宝财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阅读人群的...[详细]
无罪:下一部书计划写现实类作品
Q:您选择踏入网络文学创作行列的初心是什么?笔名背后有什么小故事可以分享吗?无罪:初心就是为了兴趣,最初喜欢看书,后来觉得自己应该也能写啊,就开始了创作。笔名最初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