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战争意味着什么——读葛水平长篇小说《和平》

发布时间:2023-09-1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这是一个追求轻盈的文学时代,戏谑、调侃、虚无、游戏、哗众取宠,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真正有沉重感的作品变得越来越稀少。可是,如果连文学也加入进消费时代的狂欢,又由谁来背负历史的精神重担?又由谁来对那些无人知晓的苦难进行追问?

文学终究要直面那些关乎人类命运的难题。

葛水平的长篇新作《和平》是有沉重感的。小说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生活在和平年代久了,战争似乎已变得遥远,在安稳的生活中,战争在被逐渐遗忘,那些在战争中消失的人也无声无息地隐于尘烟。葛水平想要通过她的小说,为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生命恢复面孔,为他们曾经发出的微弱呻吟留下痕迹,她想要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战争给人带来了什么。

小说写的是一段抗战历史,故事里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大快人心的反击,没有足智神勇的英雄,小说甚至没有写到任何一场具体的战争,没有写到任何一个战争的场景,小说所写下的,是战争笼罩下的普通百姓具体而微的一个个日常生活场景。小说中的一条叙事线索是张子民一家的生活变迁,从这条主线蔓延开去,还有无数卑微如草芥的小老百姓的生与死。失去亲人和家园,颠沛流离,没有任何理由的无辜死亡,突如其来的轰炸,活体解剖,不敢有反抗的奸淫,这就是战争中的日常生活。痛苦和悲伤弥漫在整部小说中。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是一个个无权无势的普通人,没有人的出生是为了战争,但战争却轻易消除了生命的所有意义。

如果仅仅写到受害者如何遭受迫害、侵略者如何残酷可恨这一层面,《和平》这部小说并没有提供多少和此前的抗战文学不一样的东西。小说的另一条叙事线索是日军战地记者八木下弘的从战足迹和心路历程,中间插入了八下木弘的日记和写给在日本的母亲、老师及曾经的好友张子民的信件,它们展示了一个侵略者对战争的反思、疑惑和追问。通过八木下弘这个视角,我们看到了侵略者一方的日常生活,也看到了入侵者的民族心理,他们某种程度上也在遭受着战争的折磨。也就是说,小说中不仅有受害者的声音,也有加害者的声音,在葛水平的笔下,加害者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这是葛水平在小说中出示的对于战争的理解。她同情她笔下的每一个人物,她想通过小说传递的不是仇恨,也不是谅解——侵略和伤害永远不可原谅,而是一种对于战争和人更为复杂深刻的理解。当侵略者八木下弘濒临死亡时,张子民选择献出自己的血去救助他,他说:“愿救助是强暴的皈依。”暴力不是制裁暴力的唯一手段,战争也不是制止战争的唯一手段,对和平的向往才是。

没有人能够回答为什么会有战争,这也许是人类这个物种天生的缺陷。人类历史上战争所占据的时间远比和平的时间要长,黑格尔说:“历史总是在人们认识到它的本来面目之前不断地重复运动着。”也有人将这句话翻译为“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人类的历史是战争的历史,每一场战争都见证了人性的阴暗,正因为如此,才更不应该遗忘战争,遗忘意味着对同类苦难的漠视。对于战争的反思即便不会让战争在未来消失,也应该让我们学会珍视和平。和平,才应该是人类历史的“本来面目”,如果我们还相信人性的可能的话。

小说不仅写人和事,生和死,写对战争的思考,也写与之相伴的各种风景。樱花,洋槐花,桐花,黄河,海水,天空,春风,大雪,落日,黄昏,晚霞,人世间的残忍轮番上演,自然界兀自流转。天地有大美,而人世有不仁。这些风景描写,让悲伤像墨汁一样在纸上晕染开来,也让整部小说的情感变得更为绵长柔和。除了写景抒情,小说还写到了情感之外众多专业的知识。情感世界需要建立在一个牢靠的物质世界上面才能成立,好的小说,都以实在、具体、准确的材料作为基础。《和平》这部小说有丰沛的情感,也有一个坚固的物质外壳,这种坚固不仅体现在人物性格逻辑的严密上,也体现在诸多关于历史、地理、军事、医学的材料和细节上,这些扎实的细节和材料共同建筑起了这部小说的实感和可信度。

文学史上关于抗战的文学有很多,战时,包括战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战争文学,诉诸民族、英雄、集体,旨在建立民族国家认同,完成政治动员。近三四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开始出现另一股以人道主义为基本立场的战争书写潮流,这一类战争文学更关注战争加之于个体现实与心灵双重层面的伤害,对战争本身展开反思。葛水平的《和平》显然属于后一谱系,小说同时又有浓郁的葛氏语言和抒情风格。和其他反战文学相比,小说提供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着眼于战争中最底层、最卑微、最平凡的普通人,将战争带来的伤害用一个个扎实的细节,细腻、绵实地展示出来,它用一种最本土的书写揭露了所有战争的本质——战争意味着对每一个普通人的伤害,无论胜利的是哪一方,战争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它不像战时文学那样导向仇恨与报复,也不像二战后西方世界的反战文学那样导向现代主义式的虚无,我们在其中依然能看到希望,这种希望来自中国这片土地上最老实本分的老百姓,来自他们对和平岁月生生不息的渴求。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