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鸣《在路上》:1是如何大于42的
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世间难得有让人读百遍的书,除非是被专家研究的巨著和经典,例如《红楼梦》《易经》《周易》、二十四史等,还有就是学生课本里需要背诵的文章要读百遍以上。
但是我认为,书至少要有三读,粗读、细读和精读,书才有出版的社会价值,阅读才有精神受益。粗读是翻开一本书进行大致浏览,看外观制作是不是精美,看内容提要是不是精彩,看目录是不是精心,看作者简历是不是精神,看定价是不是经受得住,然后再决定这本书是不是值得购买或借阅,或者是其他方式拥有,粗读是对书的暂时或永久拥有的决定权。细读就是对文字详细地阅读,自觉地进入作者的思维和视野,了解作者的思想和观点,寻找和作者共鸣的情感起伏,是学习和感知的过程。精读就是一个沙里淘金的过程,是深入挖掘作者写作背景,思考作者所处时代,跟随作者的履历,寻求作者的生活旅途、思维旅途、文化旅途和精神旅途,在作者的精神家园里,提升阅读者自己的灵魂,加深对时代对社会的深层认识。然后不停地问阅读者自己,假如换做是自己,是否能够有作者那样的举动,是否能写出作者那样的文字,在这种自问中,在不断地强化自己的判断能力,走上作者写作时的情感高地,实现阅读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在语言上、情感上、思想上以及写作方法上,将作者的精髓变成自己的能力提高。
书只有经过三读,才能将物质(书的本身)化为精神,三读缺一不可。一读是表象,是基础;二读是深入,是递进;三读是转换,是升华。因为阅读者和作者思维不一致,或术业相异,很多书往往是经不起三读的。一读之后,就被束之高阁;二读之后,就没有了韵味;能让读者经过三读后,还想四读五读,回味无穷的,才是精品。
这几年阅读杂志颇多,一些作家的作品专辑,也阅读了一些,经过粗读和细读后,引不起精读的兴趣,也没有精读的价值,读后也都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窃以为,著名作家李一鸣先生的《在路上》(百花文艺出版社2022年8月版)算得上超越三读的精品散文集。
二
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加入“渤海文学交流群”的,我的文学微信群颇多,都设置了消息免打扰。如果有时间看看各群动态,基本上也是一目十行,眼睛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手滑动的速度。有的群还有公众号推文,感兴趣时会阅读几篇。也还不好意思退出,群主大多是熟悉的文友,退群会给人看不起瞧不上架子大的说辞,于是就让那些群长时间占有我的手机内存空间,耗费我的流量。
渤海文学交流群也有公众号,也有文学作品推送,我发现这个群和别的群不一样。一是推送的文章质量比较高,阅读起来很有愉悦的快感,读后会让人清新舒畅,能达到受益匪浅的境地。二是气氛比较活跃,群员们会大胆地评论,各抒己见,不怕得罪作者,都以很平和的心态去批评去讨论,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作者也能够以坦然的态度接受群员(读者)的审视,不会有文人相轻的态度在群里争吵。三是其中有名家大家为“渤海文学”公众号坐镇当顾问,为这个公众号撰写稿件。这三点是很多群不具备的,很多群都是歌颂群和拇指点赞群。
自己也试着在群里评头论足,发自内心地去寻找每一篇文字的优处,去审视每一篇文字的缺处。在通过简短的文字评论中,也不断地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自己想往这个公众号上发文的时候,总是三番五次地修改和审读,不断地问自己,能不能经得起群里文友们的审视,能不能得到几位大家的指点?无形中,就提高了投送稿件的站位和高度。这是这个群给我的受益。
更为有幸的是,著名散文家李一鸣先生,两次对我的散文拙作给予了肯定,也激起了我的再创作动力。在群里首次阅读了先生的文化散文《忆江南.过无锡》,被先生行云流水的笔调所吸引。每一处落笔的重点,无不精彩;每一个声音,无不形象,声音的叠词惟妙惟肖;文化在行走中很自然地渗露,没有突兀,读者和作者并肩在景致里行进,在历史的流年中抒怀。语言艺术更是精妙、奇妙、玄妙,在大地上就是泥土气息,让人沉醉;在空气中就是雨雾般滋润,让人舒爽;在天宇里就是空灵的哲语,点化人的神经。这样的语言风格,就像禅意大师一样指点了我,让我醍醐灌顶,看到了自己写作外的文学宇宙是如此浩瀚。
于是,我斗胆地加了先生的微信,没有想到,先生秒过。原来,先生是一个值得尊重,又很平易近人的文学大家。
三
8月,欣闻先生的散文集《在路上》出版,第一时间在网上下单。很快,一本装帧非常漂亮的书让快递员用温脉的手递送到我的手中,散文《忆江南.过无锡》赫然在目。
先生的书当然是要经过粗读、细读和精读的。
粗读过后,感知了先生的人生履历丰富多彩,行径在路上的匆匆步履,扎实稳健,留下的背影生动而伟岸。
细读以后,先生的亲情、爱情、友情、社会情、家国情,情情感怀,心中的爱如笔下涌泉流水。在第一辑《那些人》和第二辑《那些事》的文字里,都是在路上收获的这些情意。《岳父的眼神》是那么清澈和慈祥,是那么的真诚和睿智,成为作者生活中一缕不灭的光,这样的赞美不亚于对生养自己父母的情感。《在路上》一文中,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农村少年艰苦的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奋斗。母亲的勤劳,母亲的胸怀远大:“孩子,你好好读书,就是对妈妈最大的孝!”妈妈望着“我”上学的背影不亚于朱自清的《背影》,面对困难和嘲讽,妈妈总是一笑,仰头走过去。还有“我”的哥哥,为了下面的弟弟妹妹,早早地辍学打工。先生笔下的文字虽然平平淡淡,但是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怎么不感慨万千呢?一种酸楚油然而生,欣慰的是,一家人团结亲密走过了那些苦难,赢得了今天幸福美满的生活。人间最美不过爱情,在先生的笔下,智慧、娴熟、聪颖的夫人可亲可敬地走向了读者。越来越近的《婚期》,让人期盼而激动,让人激动而震颤。这一切都源自于爱情的美好。读到这一章,原来先生不仅是一个文化学者和文学大教授,同时也是具有强烈情感,向往美好爱情的热血儿男。天、云、阳光、风等一切的一切都在为他们祝福,为他们营造了幸福和美好。情切意美,炽热如火山一样浓烈的爱情,羡俨了整个世界。虽然是陋室,但也是“我”的家,那里面有“我”全部的爱,《岂止一个四季》能证明作者对夫人的情意?“我”的出生就是为了二十三年以后成为“你”的丈夫!“我”的出生原来是为了等“你”的到来。在爱情面前,忘却自我,目的是为了融合一个“你”。陋室里的爱情多么美好呀,作者通过一把钥匙,就开启了爱的大门,这把爱的金钥匙承载了作者四季的爱,纯净而轻柔,阳光像树叶一样轻轻落下,月亮是随风飘起来的。我在这里不用援引作者的原文,先生的原文语言比我描绘得更加精彩。
我在部队时,爱人在家生产,没有赶回家里,几个月后,爱人抱着儿子照了一张相,邮寄到部队,我捧起照片,还在想,爱人这是抱着谁家孩子呢?过了几分钟,才想起来,那是我的儿子,我当爹了,和别人一说,天底下还有我这样不着调的父亲?所以,我永远也不会知道先生在《产房门前》那急切的心情,担心夫人的安危,期待那一声响亮的啼哭。哭声传自遥远而贴近的地方,抵达了作者的心灵。这一章里,应当说是先生最美的文笔,用洁白的云丝轻柔地表达了父爱,表达了要当父亲的那种喜悦和激动。这是用生命体验生命,用灵魂感悟创造的过程。
我就这样细读了全书,细读之后,忍不住又精读了一遍。在路上,世间难的是成长;在路上,是收获着亲情和爱;在路上,是和亲人分别的阵痛和牵挂;在路上,是为了更好的存在,是父辈对我的期待;在路上,是不断地延续,完成责任,传递亲情,延续血脉。在路上是一条久远的路,或宽或仄,或平或崎,或直或曲,或断或劈,都需要我们很好地走下去。这就是我们在路上的意义。
全国各省市中,山东是我去次数最多的省份。除了菏泽之外,山东其他地市都让我走了一遍,很多县级市也都有我的足迹,朋友、笔友、文友、亲戚遍及山东全境。我曾为山东文旅局写过一篇文字《再去三十年》,浓郁的儒家文化、孔孟之乡的好客礼仪、豪放坦诚的举止,绽放了齐鲁文化久远悠长的魅力。像青岛啤酒一样清爽,又像即墨老酒一样淳厚;像泰山一样伟岸,像趵突泉一样涌流;像黄河水一样奔腾,像海岸线一样曲悠。先生的这本《在路上》再次让我领略了齐鲁文化,回味了山东人文风情。《鸣世章丘》让人向往那质地脆嫩、嚼之爽口、甘味悠长的山东大葱;铁锅、文物、泉水之后的,还有金戈铁马、慷慨激越的李清照,章丘因此而著名。第三辑《那些地》就是这类文字。先生像个导游一样,牵引着我回味山东,走向更广阔的山河大地。但先生更像一位大师,魔力般点化了我的视野,打开了世界的心窗,让人顶礼膜拜,先生在前面举起一盏灯,让我行走在路上。
四
文学是作家通过社会经历和生活,对社会总结、思考、审视、提炼之后的再创造。在传播给社会,引起大众的思想情感共鸣,激发起人们的情感跃动,从而成为社会原动力。
在路上,不仅有风景,还有风浪;不仅有善良,还有恶毒;不仅有真实,还有虚假;不仅有美丽,还有丑陋。李一鸣先生通过《在路上》呈现给了广大读者真善美的风景,每一篇文字都是他对生活的记录和心情抒发,然后过滤再过滤,提炼再提炼,呈献出的一道文化盛宴。当然,这样的提炼也需要读者和先生一起来思考,共同品鉴。《一个人的创业史》让人悲悯悲愤,一个心怀善意的人,为什么总是被人利用而导致失败?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结局?读后,很想去问一下先生:表弟今安在?一份牵挂,一份思考留给了大众。
这样的社会阅历,也许是先生从一位医学院教师转行为学者,转行文学行政官员的根由。也算是弃医从文,走了鲁迅先生的路。医生只能医治人的身体,而文学才能医治人的灵魂。
文化是历史的根脉,英雄和风流人物又是文化的灵魂。李一鸣先生写苏轼、写文天祥、写王懿荣、写李清照、写张养浩,都是大众熟知之外的另一面。苏轼成为历代女子爱慕的男神,李清照还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侠女,张养浩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年浩叹,屹立在百姓心中。生动、形象、丰满、渐近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
人物是这样,写小动物同样生动精彩。在山东宁津县,《蟋蟀》成为该县的文化品牌,两只蟋蟀争斗起来,好像是“关公战秦琼”,又如常山赵子龙对决西凉马超。几百个回合,不分胜负。所有的厮杀都是惊天扑地,狼奔豕突,动人心弦,让人凝神静气,让人命若心悬,让人热血沸腾。如此小虫儿,酿造了多少人生苦难,演绎了多少人间哭戏。不仅在历史,也在现实里,精彩之后是一种“痛”!
“痛”可以组合成很多词语,痛快、痛苦、痛恨。这三“痛”在作者不多篇数的文字里,已经让人淋漓尽致地感同身受。说到痛,真正一身苦难的人却在风雪里行进不停止,坚韧地抠紧生命的藤索,向作理想的方向攀爬。“15年滨州黄河岸,11年烟台大海边。认识的人,上万;打过交道的,几千;密切交流过的,数十;知心的,又有多少?我的山东兄弟。而美好的青春,泼洒在那块土地;成长的身影,跋涉在那块土地;泪水、汗水、血水,滴滴浸润于那块土地。爱过、恨过,期盼离开而又充满不舍的那方土地。”每个人都有《一个与万千》的经历和过往,这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是“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就是先生文字里浓浓的乡愁味道。这样的情感同样在第四辑《那些事》里,在和别人作文字交流(述评和对话)中,“自然”“安然”“超然”地表达。
情感、文化、乡愁,组合成李一鸣先生《在路上》的风景,巫性般恐惧,神性般迷踪,诗性般美好,遥远不可及,需仰望视之。
五
1是如何大于42的?
李一鸣先生该书连同自序在内,一共43篇。自序统领全书,作者以自己艰苦的经历再次表达了《在路上》的成书经过,以及何以叫做《在路上》?因为:“在路上”何尝不是走在大地上一代又一代青年甚至人类的一种精神意向?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在路上”的征途,充满艰辛,也充满希望,充满愿景。为了寻求真理,他们艰难远行。为国为民的理想,使他们心中充盈无畏的使命和庄严的责任;求学求变的目标,使他们的步伐轻快而坚定。这是先生的思想情感高度,是一个散文家的崇高使命。
自序是先生心中的“1”。成长线、社会线、文化线勾勒出先生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遇见过的人。
而窃以为,一个文学读者心中的“1”应该是这部散文集最后一篇《哲学意蕴与人文情怀》,这篇文字是先生在鲁迅文学院对学员们的讲话,情与理兼容,道与术共生,也是先生文学经历的振聩之声,也将成为广大作家文学求索路上的灯盏。同时该文也统领了先生的文学情结,构思出先生的文学情怀,抒发出先生的文学情感。
文学的“理”是写,勤奋地写,不停地写。“写是硬道理,写的过程中,自然会突破。”写什么?情,广阔世界里蕴含的深情、真情,首要是以情动人。
文学的“道”是什么呢?人文素质,作者需要具备人文素质,也要在作品中体现出人文素质。“人化”和“化人”虽然是简单的两个字两个词,却具有非常深刻的哲学高度和思想内涵。作家通过“人文知识”传递“人文精神”,读者通过“人文知识”获得“人文精神”,这就是从“人化”到“化人”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实现文学对人类心灵的映照。
文学中的“术”是什么呢?生活中处处充满的哲理、哲思、哲意、哲学,这些就是“术”,它并不神秘和高端,它们氤氲在我们的空气中,流淌在我们的眼波中,回环在我们的大脑中。“术”是先生笔下的一种音乐,飘飘渺渺,似有若无,具有柔情的美感。这种“术”不会是空乏的大道理,不会是罗嗦的语言,不会是虚无的情感。而是生活中“半开的花”、“未圆的月”,期待的美好和想象,才是意犹未尽的“术”。
基于这些情与理,道与术,在先生同其他作家书札交流和读后评论中可见一斑。《从逐水而居到逐水而思》、《品文论人的典雅抒发》两篇文字就将“情”与“理”“道”与“术”融合紧密,前者是书信,后者是读后感。让我读后,都变成了美文随笔。情感如波,理从心飞,道化自然,术法广布。先生在阅读《大河之上》后感慨:“野性的恢弘,混沌与丰沛的元气,那种浑然一体的生命感,强悍的生长与同化力,都是人工湿地难以模拟的。”先生在读过《别有根芽》,用全景画思维概述了全书的内质:“生与死、清与浊、魂与形、贫与富、得与失、取与舍、智与愚、说与做、快与慢、长与短、大与小、凡与奇、往与来、镇与幻、常与变、过程与结果、糊涂与明白、忘却与记忆、精神与物质等多重关系中,考量人生、思考生命、其所悟所得,呈现着自己独具的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学观,文简而意深,言近而旨远,出之块垒,常令人有醒目会心之感。”不说原书如何,读过先生的这段话,如同大师一样把这幅全景画的所有细节描绘得淋漓尽致。
如果这部散文集再添上几十篇作品也没有问题,先生文思泉涌,谋篇布局构思奇巧,都很值得我们阅读和学习。但这是先生精选的作品呈现,每篇文字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再多的作品也只能在这个“1”的分母下作分子,好比一个大树的树干与万千枝叶。
《哲学意蕴与人文情怀》是先生文学履历和追求的诠释,更是先生树立的人生高度,也是一座光芒万丈的灯塔,指引着中国现代众多文学作家前进的方向。
六
三读之后,李一鸣先生的《在路上》成为了“闲”书。
应当说我很对不起先生和出版社的,这么精美的书,除了封面,内页让我勾画勾勒得面目全非,空白的地方都写满了注解和注释。不少的生僻字,一些没有见过的成语,还有似曾相识的名人名言,都让我做了标注和解读。甚至把我的感悟也写在文字旁边,和作者进行思想情感交流。这是精读后留下的痕迹,若干年后,证明我曾经认真地读过先生的著作。
我将这本《在路上》闲置在办公桌上,不管有多少杂志和文件资料,这本书始终都放在上面。一是因为它的“小”,将之淹没在大开本的书报和资料中,有失它的高度和伟岸,放在上面会很显眼。二是我会在工作烦劳之时,在心情糟糕之时,闲暇的短时光,拿起来翻阅翻阅,会有舒心愉悦的收获。主要是翻阅那些勾抹部分,再记忆一下那些注解的文字,达到“温故而知新”。
我想,书在三读之后,还应该加上“闲读”才好。
(谭国伦,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会员,廊坊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