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小说家进入历史的N种方式

发布时间:2017-05-16 来源于:羊城地铁报 作者: 记者 张美娴 点击数:

  5月12日晚,中国作家路内与澳大利亚女作家杰拉尔丁·布鲁克斯,就“纪实与虚构——小说家进入历史的N种方式”的主题展开对谈,进行文学交流分享。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肖丽媛点评“西方文学描写的是走出苦难的美,而中国文学,路内描写的是经历苦难的美。”中西方小说家在“碰撞”中,又得出了新的文学创作心得。

杰拉尔丁  读历史有助于发挥作家想象力

  杰拉尔丁·布鲁克斯在澳大利亚出生长大,移居到美国以后, 她连续十年报道包括中东、索马里、巴尔干半岛等世界上最危险地区的事务。她表示,自己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关注就是她写作的灵感来源,“而且我更关注的是那些历史上虽然真实发生过的,但是非常难以置信的事件。”在她的《奇迹之年》这本书里不乏真实的历史素材,正是这些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激发了杰拉尔丁的想象,因为经历过这些事件的人没有留下文字记载导致历史事件有所缺失,杰拉尔丁说:“恰恰是这些空白使我发挥了想象力的空间。”

  那么,作为一名驻外记者,如何从纪实走向虚构?她表示,当她提笔写故事时,她脑海中就会呈现主角的模样“我在写这个角色、写人物的时候,其实整个人物的形象的塑造并不受我控制”。因此,她往往会在意识中觉得这个人物准备好了,才会动笔写这个故事。

路内  进入历史首先作家的意识很重要

  中国严肃文学作家路内评价说,我们很容易把小说类型化,比如《奇迹之年》这样写普通人物的小说在中国就不会被认为是“历史小说”,而会被归到先锋小说的范畴,只有写大人物的历史才叫历史小说。因此,他认为“进入历史的N种方式,其实一部分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是作家的意识形态,是你用何种价值观去衡量,这个事情特别重要。”此外,对于布鲁克斯用在其书《奇迹之年》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也表示了赞叹,他提到中国作家写历史人物的困境——因为存在语言的断裂,我们无法了解明朝、清朝的人怎么说话,甚至连民国时的人怎么讲话也无法模拟。布鲁克斯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了解过去的人的“绝招儿”——看法庭的庭审记录,那里有最真实的语言。

  杰拉尔丁·布鲁克斯:

  澳大利亚畅销书作家,作品在全球销售高达两百多万册。她的作品时间跨度大,主题多样,从美国内战到奴隶制问题到书籍修复, 层次丰富,研究深入, 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其中《马奇》更是斩获2006年普利策奖。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司汤达《巴马修道院》

    《巴马修道院》是一部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历史小说。司汤达以政治为经,恋爱为纬,绘制了一幅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社会生活的画面。这幅色彩缤纷的图画集中反映了从拿...[详细]

  • 叶兆言《一九三七年的爱情》

     叶兆言在《一九三七年的爱情》结尾处,耐不住自己对小说主人公的激赏,借小说另一位名叫和尚的人物说道:“丁先生,你真是了不起!”作家对小说主人公的评价似乎一锤定...[详细]

  • 七月新番:拓展网络历史文写作的限度

    从《春秋我为王》到《新书》,七月一步步诉说着他的历史故事。从主角塑造到群像刻画,从展现运筹帷幄,到书写制度改革、战场风貌,七月的创作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并以此拓...[详细]

  • 读王尧的《民谣》:个人是细节,历史才是故事

     批评家写小说,成为近年来一种时髦的文学“跨界”现象。李敬泽、张柠、朱大可、李云雷、梁鸿……王尧也加入了这一“教授作家”的行列。王尧积十年之力的首部长篇...[详细]

  • 胡性能《马陵道》:想象历史的一种方式

    胡性能的《马陵道》是一部充分体现作家非同寻常的历史想象力的小说。其中的核心物象有二,一个是早已消失在历史深处的剪影戏,另一个则是从古一直传唱至今的戏曲《马...[详细]

  • 果戈理《塔拉斯·布利巴》

     《塔拉斯·布利巴》是果戈理创作的一篇历史题材小说。小说没有拘泥于严格的历史年代,而是以史诗般的气魄,将乌克兰哥萨克反抗波兰侵略者的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浓缩...[详细]

  • 《无法完成的画像》:为历史理性注入个体情感

    刘建东的短篇小说《无法完成的画像》首发于《十月》杂志(双月刊)2021年第6期。这部小说“酣描战火中的青春,状写先驱者的丽影”,但与直面革命者传奇经历的书写不同,...[详细]

  • 一次打破文学边界的尝试

    《小说评论》既是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载体,也是透视当代文学批评构建的一个标本。开设“三栖专栏”,不失为一次打通文学边界的尝试,一种学术批评视野下对文学现象的观...[详细]

  • 著名女作家:豆豆(原名李雪)

    200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然后由北京天润影视公司拍成24集电视连续剧《天道》,豆豆亲任该剧编剧,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受到广泛...[详细]

  • 《烈火芳菲》:一曲历史和人性的壮歌

    关键词:《烈火芳菲》 评论家丁帆曾说,“历史、人性和审美,是文学史的不二选择。”其实,不独文学史,对于绝大多数优秀文学作品来说,历史、人性和审美...[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