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山创作年表
2001年
开始诗歌写作练习,参与创建中学丑小鸭文学社社刊。《渔歌》《麦子的眼睛》分别获安徽省宿州市《农村孩子报》举办的两届全国乡土诗大赛三等奖和二等奖。
2003年
安徽省泗县一中《紫荆花》文学社主编。开始陆续向全国性杂志投稿,部分习作发表在《辽宁青年》《中学生必读》《创新作文》等。
2005年
系统性诵读海子、顾城、泰戈尔、普希金等诗人作品,写出《海子•诗人》《忧郁花》等诗歌习作,部分获《星星诗刊》《文学与人生》等杂志相关征文奖项。
2008年
四川师范大学《新青年》文学社主编,同年开设个人诗歌博客。
2009年
与诗友李家卫、王毓等创建静安路5号诗社,主编同人刊物《静安路》(5期)。自印诗集《野草莓》。
2010年
参与玄鸟诗社网站筹办。
2011年
开始诗歌评论写作,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天青地白 霹雳一声——诗人黄翔进京的文学史意义》。
2012年
在南京与诗友马号街、潘西、宋夜雨发起创办“南京我们”诗群,参与编辑同人刊物《南京我们的诗》。创作《搬砖头的男人》《时光书》等作品。
2013年
自印诗集《上帝也是一个怕冷的孩子》。获南京先锋书店首届诗歌征文大赛一等奖。《象牙塔的坍塌与知识分子的溃败》《别了,我的抒情少年》《新世纪以来诗歌写作的话语困境》《全媒体诗歌何以成为可能》等诗歌评论陆续发表于《星星诗刊》《中国诗歌》《青年作家》等刊物,引起诗歌界的关注和讨论。
2014年
完成硕士毕业论文《身份游离与文化资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民间写作考察》。
2015年
在杭州与诗友北鱼在大运河诗歌节上相遇,同年“双十一”组织创建诗青年,践行“寻找诗意生活的现实蓝本”理念,开设诗歌公众号,组织诗会百余场。加入浙江省作协,自印诗集《最后的情欲》。
2016年
入选浙江省作协“新荷计划”人才库。创作《马塍路的夏天》《诗人和雪的晚宴》等作品。先后策划发起“我们在咖啡馆写诗”“杭州校园诗歌联盟”等诗歌公益行动,应邀到各个中小学讲授诗歌课,积极推广诗歌进校园。
2017年
参加鲁迅文学院河南作家高级研修班学习。陆续创作组诗《三十岁》系列,分别在《青春》《诗歌月刊》等发表。
2018年
参加浙江省作协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当选全委会委员。主编(与许春夏合作)《大半生最美好的事——新湖畔诗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7月在杭州湖畔居茶楼举办诗选发布会,主张“开自由之风,向湖山致敬”理念,宣布新湖畔诗群成立。《西湖的抒情诗》(散文诗)发表于《散文诗世界》第2期头条栏目。诗歌《越来越小的母亲》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2017年中国诗歌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9年
出版第一本诗集《三十岁》(杭州市青年文丛扶持项目,浙江人民出版社)。当选浙江省作协“新荷十家”作家,青年时报以《卢山:从一无所有的远方归来》为题进行报道。同年,陆续创作《种牙术》《履历表》《湖山的礼物》等作品。主编(与许春夏合作)《新湖畔诗选(二):山中喜遇白鹤》(中国文联出版社)、《新湖畔诗选(三):万物都是亲人》(九州出版社)。
2020年
出版第二本诗集《湖山的礼物》(浙江省新荷文丛扶持项目,作家出版社)。自印评论集《我们时代的诗青年》。被评为杭州市文联第十次批次青年文艺人才。主编(与许春夏合作)《新湖畔诗选(四):湖上的舟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新湖畔诗选(五):沉默就是枯名》(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主编(与赵思运、李俊杰合作)《江南风度:二十一世纪杭嘉湖诗选》(北岳文艺出版社)。诗歌《履历表》入选《诗刊》中国诗歌年选。9月,从杭州远赴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工作。
2021年
陆续创作《阿拉尔之夜》《在托喀依乡》《微小的神》《将雪推回天山》等作品。《在边地看雪》(组诗)发表在《诗刊》11月下半月刊头条栏目。诗歌《湖山的礼物》入选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2020年中国诗歌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2年
1月,当选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作协主席,《塔里木的胡杨》(散文)发表在人民日报。3月,策划发起“山与海:中国东西部青年诗人对话”活动,全国东西部二十余位青年诗人参与。4月,入选《十月》杂志第12届十月诗会。5月,出版第三本诗集《宝石山居图》(浙江省文化艺术基金扶持项目,长江诗歌出版中心)。6月,组织发起“环塔里木诗群”,推动《江南诗》杂志刊发老点等14位诗人作品。8月,入选中国作协会员,赴湖南衡阳参加诗刊社第38届青春诗会。
卢山的组诗《在边地看雪》
卢山的组诗《在边地看雪》,贯穿着一个“神”字。神迹或为自然或为人事, 这些超出我们逻辑能力,却总能和我们情感与性灵共振之物。...[详细]
青年诗人卢山诗集《湖山的礼物》
相比于一众先贤,青年诗人卢山显然是后进和晚辈,但令人欣喜的是,这个来自北方的陌生闯入者,并没有迷失在这座城市的空濛烟雨和酒绿灯红里,他清醒地活在世俗的日常里,有挣...[详细]
林晓哲创作年表
2008年 11月,短篇小说《假如》《借口》发表于《西湖》2008年第11期 2010年 1月,短篇小说《清白》获《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大赛二等奖 2011年 9月,短篇小说《暗战...[详细]
一个人的“宝石山居图”
当下诗歌界流行一个诗歌概念:“文化地理学”。值得警惕的是,按照一般意义的“文化地理学”来写的诗,要么只见“文化学”,要么只见“地理学”,鲜有“诗学”,尤其是鲜有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