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蒸蒸日上的广东小小说

发布时间:2022-08-12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广东 小小说

2016年7月,广东小小说学会在广州宣告成立。6年来,已经形成一支以360人为骨干、有近千人参与的小小说作家队伍。会员每年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作品2000多篇以上,入选《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及各类年度选本的作品均在300篇以上。仅2019、2020、2021年度,就有40多人次的60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作家文摘》转载,300多篇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和各种年度选本转载。在中国小说学会2020、2021年度“中国小说好小说”评选中,20篇上榜的小小说里就有广东小小说作家的《老枪》《灵蛇》《上不得桌面的桌面事》《不开心先生》入选,还有多人作品在全国各类征文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及二三等奖。

2021年,广东小小说作家出版的个人专集就达24部。申平的《马语者》,朱红娜的《归去来兮》,陈华清的《带你去看海》,王又锋的《苦笑之间》,陈树龙、陈树茂的《北门街94号》,分别在花城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崇文书局、团结出版社闪亮面世;广东小小说学会策划出版了两套小小说文丛——《岭南小小说文萃》和《岭东雄郡小小说文萃》,分别收入了刘帆,肖曙光,袁有江,叶瑞芬,施泽会,张德东,梁柏文,严新财,吴小军,憨憨老叟,李艳,陈海红,郑自松,魏黎等人的18部作品集。

数据说明:6年来广东的小小说创作一年一个台阶,不断地向着文学的高峰攀登。学会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小小说文体的普及与提高,有计划地培训大批量的小小说青年作家,卓有成效地打造小小说的文学品牌。学会先后与《大观》和《嘉应文学》杂志合作,邀请本省评论家对两批36位重点小小说作家作品进行深度研讨和展示,产生了较广泛的文学影响。在过去惠州、东莞、佛山三大板块的基础上,近年来深圳、潮州、梅州先后成立了小小说学会,河源市也在美丽的万绿湖挂起了广东省小小说创作基地的牌子;学会还与香港、澳门的文学机构合作,编辑出版了《粤港澳大湾区小小说精选》一书,跨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合作的第一步。一个粤港澳大湾区小小说创作的大板块、大格局正在形成。

2020年11月,“广东省小小说创作推进会”在广州举行。中国作协社联部主任李晓东在会上指出:“广东小小说创作,队伍宏大,创作丰富,质量跃升,是广东文学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集群发展、整体突进的特点,以作家群的态势,出现于中国文坛,也成为岭南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说:“全省小小说作家自觉地把现实和时代作为自己观照的焦点,小小说创作已经成为我省文学创作的新亮点,被称为‘广东小小说现象’”。

这次“推进会”对“广东小小说现象”的形成达成了4点共识:一是组织健全,倡导者引领得法。会长申平不仅自己带头潜心创作,“动物小小说”在全国独树一帜,更是积极联络和争取社会资金和高校学术资源,不断开展有声有色的全国、全省性征文活动,点燃了小小说作家的创作激情;二是利用新媒体新出版的特点,开拓了小小说创作传播的多条路径。编选年刊年选,与《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惠州文脉》密切联系,与《作家文摘》《小小说月刊》《作品》等省内外知名刊物和出版社合作,开辟众多的小小说发表园地,出版小小说文集文丛,创建广东小小说的微信公众号,开设“小小说粤军·每周一星”专栏……这些新时代的文学传播方式,使广东小小说作品的发表与传播有了多条通畅的渠道,佳作的诞生有了良好的生态与培育环境;三是帮扶机制完善,政府和企业支持到位。广东省作协领导高度重视小小说创作,在省作协机关安排了“小小说学会”的办公场所;企业家贺妙忠、李扬辉等解囊相助,设立了“广东省小小说双年奖”和“扬辉小小说奖”,政府和企业的多方支持与资助,为广东小小说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四是创作与评论双轮驱动。目前已有岭南师范学院、惠州学院、佛山科技学院、广东财经大学等高校的学者深度介入广东小小说的创作研究,他们开设小小说课程在“学习强国”上线,撰写系列的广东小小说作家评论;带领大学本科学生用课程论文、毕业论文撰写广东小小说作家作品评论;联合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组织全国大学生小小说创作大赛,小小说成为了广东参与“全民阅读”、提高文化素质的国家战略的重要文体。

新时代的广东小小说,“头羊效应”十分明显。班子主要成员成为创作标杆,引领会员不断比学赶超,集体典型也在引路前行。惠州小小说大课堂,2015年在惠州西湖丰湖书院创办,到现在已经坚持上课6年多时间,每月一课,雷打不动。大课堂采用教学相长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邀请多位名家进课堂,面向社会传播小小说写作知识,吸引本地及外地文学爱好者纷至沓来。大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变,创作交流、作品研讨,外出采风,多管齐下,为惠州培养了一大批小小说作家。2019年,惠州市惠城区因此被中国小说学会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小小说之乡”称号,2021年,惠州小小说大课堂被中国作协社联部评为“全国文学志愿服务示范性重点扶持项目。”广东省小小说学会随即将惠州经验推广开去,广东省小小说网络大课堂应运而生,也已坚持上课两年多时间,取得良好效果。

广东小小说的文学创意正向着新时代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推进。小小说作家们敏锐地选取现实题材,直面社会转型中人们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和内心矛盾,充分发挥着比一般长中短篇小说更快捷、更集中地反映现实、反映时代、反映人性的文体优势。

申平的《老枪》在追查一个20岁的小伙无证持枪打猎的故事中,创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从村到乡再到县,所有人都忘记了一杆老枪的存在,这实际上隐喻着他们遗忘了革命传统和初心;《灵蛇》显示作家坚持了30多年“动物小小说”创作,所表达的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创意得到拓宽和深掘。刘浪的《上不了桌面的桌面事》讲述一个下级官员因“畏官心理”而错失了职场进步的遗憾,概括了一些不正常的干群关系中的隔膜和疏离。

广东小小说的文体形态展现了卓有成效的创新探索。努力在小小说的故事性和新闻性中强化文学性,将“外视角”叙事的故事型小小说,创造性地转型为“内视角叙事”的新文本,将创作关注的外宇宙转向内宇宙,深入到人性的深层,让小小说文体形态更为多样和新颖。

徐东的《不开心先生》是一篇“破体小小说”,一个故事叙述者“我”分裂成两个“我”后的超现实的对话,深刻地揭示出人生中理想与现实、理性与感性的深刻矛盾;概括了人类的内心深处里对灵魂的渴望和拷问。王溱的《摇摇床》是一篇意识流小小说,通过叙述“他”的心理意识和心理幻想来折射“他”与现实世界正发生着的强烈冲突。张俏明的《玲珑醉》《漪翠台》《琵琶怨》是诗化型历史小小说。每篇作品都有一个在现实生活中的出土文物来做展开构思的核心细节。而胡亚林的作品则是十足的兵味小说,每篇都充满正能量。

广东小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有内涵有生命力的时代新人。一批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现实生活的中外来工和留守者诞生了;一批真实的活灵活现的、接地气的底层人物出场了;在塑造人物的方法上也出现了可圈可点的小小说写人技巧。

谢松良的东莞工业题材小小说,生动地描写农村外来工来到东莞这个“中国制造基地”时个性和命运的变化。《“杂工”喜子》讲述外来工们所受到的文化教育及能力素养与中国经济发展环境之间的不协调,写出了外来工们在这块热土上如何成长、如何处理职业与爱情,走上一条与改革转型同频共振的人生道路。赖海石的以《番薯的番薯》为代表“乡村系列小小说”,鲜活地塑造了一批农村新青年,真实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转型和心灵意识的巨大变化。胡玲的《杯中舞》非常朴实客观地讲述一个两代文化艺人“后浪拍前浪,前浪让后浪”的现实故事。广东小小说人物的个性与类型比过去更为多样;人物命运概括的时代与人性的内涵比过去更为丰富和深刻。在小小说人物的塑造方法上同样也产生了许多的新技法。刘帆的《孝》,使用小小说特有的“侧写+留白”的写人方法完成典型人物的创造。李利君的《被遗忘原理》《撞翻爱情的鲜花》,在横切的单一故事场面里,直缀30年的历史变迁,在人物命运的描叙中融入小小说的诗情与哲理。

值得一提的还有:由小小说评论家雪弟主编的《广东30年小小说精选》及《广东5年小小说精选》两本书,梳理和收入了1985至2020年这35年间广东小小说作家的代表性作品,不仅有本地老一辈小小说作家韩英、何百源的佳作,更有申平、夏阳、肖建国这样外来作家的精品,突出呈现了广东小小说作家的创作个性和特色风格。这两本书,垒建起了广东小小说创作的一座艺术高峰,是研究广东小小说创作成果的最好资料。

小小说是新时代的文学创意艺术,是实施“全民阅读”国家战略的较佳文体,是进入校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训练文体,这都已越来越被文学界、教育界认可。新时代的文学如何普及走向社会、走进校园?新时代的小小说如何插上新媒体的翅膀,对准社会主义文艺的目标腾飞?如何更好地认识、研究小小说文体的审美价值和创作规律?蒸蒸日上的广东小小说提供了一种实践探索,交出了一份富有启迪的答卷。

(作者为岭南师范学院原党委副书记、教授,小小说评论家)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