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奖”评选, 网络小说何时不陪跑?
近日,堪称“中国文学界奥林匹克”的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公布了参评作品目录,252部参评作品中将诞生10部提名作品,最终获奖作品将在5部以内。
自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开始,持有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的重点文学网站即有资格推荐网络文学作品,因此,本届“茅奖”,晋江文学城、半壁江中文网和中文在线3家文学网站共推荐了5部网络文学作品,另一名网络写手“唐七”的作品也由一家出版社推荐入围,网络小说占252部入选作品的2%。有读者看到名单后直呼:网络文学在“茅奖”评选中仍是“陪跑”。
从推荐作品来看,入围的网络小说与上届相比,有了不小的变化。《战起1938》《战长沙》都与抗战题材有关,前者网站阅读量高达8300万,后者已被改编为同名热播电视剧。半壁江中文网推荐的网络作品,也兼顾网络和传统,“排除了神神鬼鬼的作品”。不难看出,这些参评网络文学作品,正力图在内容、审美和表现形式方面,达到“茅奖”评选的一些传统规定。不过,截至目前,仍没有网络文学进入提名名单。
不难看出,尽管茅盾文学奖向网络文学打开了一扇门,但茅盾文学奖所标榜的经典文学价值,网络文学作品与之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有文学评论家希望“茅奖”评奖时,能针对网络文学的特点,放宽一些限制条件,同时也希望评委中能有网络文学专家,“这样会更好地理解网络文学作品”,“相信不出10年,网络文学一定能拿下茅盾文学奖”。
不可否认,当今人们在对待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看法和态度上存在着很大分歧。跟上述观点相对的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网络文学不需要评奖,在全民写作的网络社会,文学作品的价值应由大众来评价,评奖只是少数评委的自娱自乐,点击率和下载量才是网络文学的生命。
这种看法,也造就了一种普遍现象——如今,大家都在看、都在谈网络文学,阅读网络小说成了一种时尚文化,但一旦涉及到具体作品,却很难说哪一部网络作品已经相当完善了。大部分网络文学作品,多以情节取胜,或以“穿越”“玄幻”吸睛。这些作品与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与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能够交融在一起的东西还太少,与读者真正实现内心交流的东西还太少。读这样的网络作品,更多的是唤醒了身体的本能,而不能将读者的爱与恨等所有复杂的人类情感充分调动起来,这应是目前网络文学思想和艺术的主要缺陷。
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未来到底会是怎样的?有人认为,网络文学可以和传统文学形成双峰并峙的局面,因为网络文学拥有巨大的阅读率和传播率,今后甚至会取代传统文学而成为当今的主流文学;也有传统作家说“将来打败我们的肯定是现在的网络写手”,而一些网络文学作家也是充满信心,“相信不出10年,网络文学一定能拿下茅盾文学奖”。
这无疑勾画了一种文学理想,同时也是我们希望出现的文学现实。但这样的文学理想实现起来,肯定并不容易。笔者倒认为,网络小说如今无须介意“陪榜”茅盾文学奖,网络文学、网络作家现在亟须要做的是,能更多地与我们这块土地接近起来,与我们的人民接近起来,赋予作品更多的内涵,提供给读者更多属于心灵的东西。这才是网络小说真正的未来。
(编辑:moyuzhai)茅盾文学奖40周年刍议
茅奖”设立40年来,我们的长篇小说创作总体数量不断增长、总体质量持续提升的大趋势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其中因素固然很多,但40年来“茅奖”评选这无声的引领与激励作用...[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何以圈粉西方“Z世代”?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股新兴力量,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洋粉丝”。日前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国际传播报告》显示,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品出...[详细]
中国网文出海20年得与失
从20年前的名不见经传,到20年后成为拥有上亿海外市场规模的“世界级”文化现象,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屡屡受到瞩目,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亮点。这条路起自何处?将...[详细]
网络文学是数字文化时代的一个逗号
中国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学和民族伟大事业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文学是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之声。心怀“国之大者”,是文学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有的历史...[详细]
助力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
中国网络文学,她虽然是从网络上与我们相识,但我们也认出了她腿上的那块伤疤。那是她历尽艰辛、攻城掠地时留下的,也是她作为文学之子、中国文学之子的证明。在中国文...[详细]
守护精神创造力
难忘的2021年刚刚过去,我们聚在这里,盘点过去一年的文化收获,见证不同类型文化书写的百花齐放,为精神创造力的蓬勃生长鼓劲加油,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详细]
金宇澄和他的《繁花》
金宇澄 (1952~),原名金舒舒,上海人。1969年赴黑龙江农场务农,1977年回沪。1988年起任《上海文学》杂志编辑、编辑部副主任、副主编,编审,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详细]
“博物”美学与情感记忆的光泽
当下的小说形态,与旧文本之间的夹层,会是什么。”金宇澄在《繁花》跋中审视疑问的时候,将小说的兴趣回溯到“说话”传统,“做一个位置极低的说书人”是创作初衷的深情...[详细]
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理论的演进与反思
经过近20年的实践,中国网络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形态,成功地探索出一套理论话语体系,纵观话语背后的生成机制,这与批评家的理论视野和知识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在新...[详细]
网络乡土小说新格局
在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之外,文学媒介作为文学创作的第五种要素,对文学尤其是传统文学的创作形式产生一定的冲击。网络媒介的发展赋予文学表达新的形式,传统文学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