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文资讯

经验的想象、实践与面向

发布时间:2022-08-01 来源于: 作者: 点击数:
关键词:“纪实与虚构”写作工作坊

2022年春季学期,南京师范大学写作训练课程“纪实与虚构”写作工作坊开设,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009级师范/非师范专业和国家文科基地班近二十位同学参加了首次讨论,他们或结合自身或借鉴他人经验完成了一部作品,并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互评,在深入交流中探寻经验的内蕴以及它之于写作的价值与意义。

有且只有一个故事

——从《永恒的孩子》《然而》看经验写作

我们相信,最初的写作的源头和动力,很多源于个体经验不得不道出之事。同时,在最初尝试写作时,我们最先调动的也是个体的经验。利用个体经验的写作,可贵来自纯挚之心,是试图通过语言文字回应现实生命历程中的种种。但亦可能造成两种可能,一则个体经验的有限造成矿藏挖掘式的对经验的征用总有尽时,同时,对与青少年的作者来说,经验的单纯也不利于文本的丰富性,另一则,源于经验的写作可能会囿于个体之私而难于连接更广阔的时空,让写作活动受制。源于此,如何利用经验,是我们在写作实践中,需要切实面对的问题。

这个春天的写作课程,我们开设了“纪实与经验”工作坊,试图寻求有效的方式处理这一问题。其中,被选择列为范本的是法国作家,批评家菲利普·福雷斯特的作品《永恒的孩子》和《然而》。这两部作品的缘起,皆因菲利普·福雷斯特真实的失女经历。学者身份的福雷斯特有相当的文体自觉,把自己的写作归为自撰体小说,他在《自撰和我》中提出20世纪50至70年代,新小说和结构主义盛行,一定意义上使得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纯粹的小说、小说的小说(文体实验)。而自撰小说的出现,可以说是“我”的写作的回归(由作者本人做主人公)。福雷斯特称“它的出现像是一种私生活小说的复兴,在多或少有所创新的形式下,重现了自传与心理小说的传统,强调常常与生存考验(主要是爱情与死亡,欲望与哀悼)有关的某些个人经历。”福雷斯特的写作正是处于这文学语境的和个体经历的双重背景之下。

作为一个成熟的批评家,福雷斯特并不认为自己具有写作虚构作品的能力,“我知道自己无力胜任写小说,没有想象和观察力。我唯一的能力是在阅读时施展这种才能。”他最终选择创作的起点是“我”,依据真实的经历,作者在失去女儿的哀恸中泅渡,亦试图通过文学寻找关于“哀悼”的回应,并给出自己的解答。

福雷斯特的《永恒的孩子》写作缘起丧失,作者四岁的女儿患癌症去世,他用文字记录整个过程,作品中涉及的人名、地名、细节均真实可考,无论作者和妻子女儿姓名,作者工作生活场所,女儿就诊的医院、病情发展、治疗情况等,作者更写了从女儿发病到去世的四季气候,天空与流云,风象与植物,甚至描绘一次次从家走往医院经过的道路和花园。私我经验之外,《永恒的孩子》亦穿插了他人的失子故事,福雷斯特由此将个体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联接,这一点在后来的作品《然而》中更加明显,甚至成为了整本书的结构方式。

《永恒的孩子》引述了诗人马拉美的《阿纳托尔之墓》、雨果的《静观集》,以及相关的失子故事。阿纳托尔·马拉美是马拉美的第二个孩子,罗贝尔·德·孟德斯鸠的回忆录里描述过小马拉美的形象:“长得像个小农牧神,脸型古怪迷人,配有一副尖尖的耳朵”。八岁时小马拉美患病,病后七个月后离世。“春起生病,秋季毙命。”马拉美如此写道,他同时说,“亲爱的孩子”如果不能像往日那样被抱在膝头,就变成了“由死神造就而成的年轻的天神、英雄和圣人”。这样的描述几乎也是福雷斯特记录女儿最后离世时的精神。另一个故事里,雨果十九岁的女儿和她的丈夫在维尔吉耶的塞纳河上双双溺死,十五年后,雨果在《静观集》 中收入了悼亡的诗篇,诗人表示愿意奉献毕生只为做“一个用手牵着他的孩子行走的人”。这又岂不是福雷斯特持续的痴念,一度除了写作和旅行,他几乎找不到继续生活下去的内容。接受了基金支持来到日本的福雷斯特原准备写作关于夏目漱石的研究文章,但最终写出了“为了重述哀悼之痛”的《然而》。《然而》采用了三部曲的形式讲述诗人小林一茶、小说家夏目漱石、摄影师山端庸介的故事,这三人的故事都与“孩子逝去”有关,和福雷斯特“失女”故事底本存在相似性。福雷斯特自述这是“通过对他者生活进行时空迁移来讲述自我经历的自传体小说”,他说“三次都是惟一的故事,当然,也总是同一个故事。它是每个人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

多年之后,另一位女性作者也以与福雷斯特相似的力量书写这样的主题。记者、非虚构作家琼·狄迪恩接连失去了丈夫和女儿,她为他们写下《奇想之年》和《蓝夜》,时间和死亡并不能让人类之爱的纽带松散,他们以文字刻留亲爱者在人世的痕迹,于迷雾中寻找生之理由。

福雷斯特在《薛定谔之猫》中文版序言里写道:"我所有的书,从《永恒的孩子》开始,都源自我的生活。但我的每一本书都在重写、重现我生命的故事,让我的生活变成一种新的梦境,为我打开不同的视野,让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思考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奥秘、世界的奥秘,还有‘真’之不可破解的奥秘。”福雷斯特由书写自己的经验开始,连接起更辽阔的世界和更深远的人心,同时也是理解在这暗夜行路并非独行。这也是他写作理念的论证:“作品展现的,必须是一段真实的经历。但这还不够。小说还必须对自身进行反思,从而证明现实与虚构是紧密相连的,甚至是密不可分的:生活只有成为小说,才会有意义;小说只有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才会有价值。《永恒的孩子》的主题是感人至深的哀悼.但它同样也对这段经历从伦理学、美学和哲学维度进行思考,对是否应当把失去爱女这样一份无法言说的痛苦升华为文学进行思考。”在关于重复经验的书写中,福雷斯特是因文学的观念和文体的自觉,以文学的方式处理真实的经验材料,超越个体从而传达出普世的价值。

我们这次工作坊的作品,整体可以作四个分类。分类一“写实所出”关注非虚构和虚构的关系,内容上偏于写实,多源于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验,如王一帆《十九路》写作故乡一条公交路线的见闻,沈青《白夜》记录青春和药物的故事,王楠《爱与离别》和徐欣瑜《在生的对立面》都记留了“失亲”的经历,处理好贴近的伤恸经验是很难的,这两篇作品贵在修辞立其诚。虽则出于经验,文体上近非虚构写作,强调其在场感和情感的真切,同时也在修辞上注重文学方法的介入,如采用意识流、碎片化等方式。郁子漪《一个听雨的幻梦》由“听雨”出发,看似漫无边际的遐思,书写“心相”的真实,沈青《白夜》更是由丰富的感官描述具体化了处于特殊情态的复杂的身体经验和情绪体验。分类二“有一个故事”强调从经验出发,使之结构成小说的“故事”。吴舒萍《不可磨灭的夏天》取材支教经历,结构青涩的“恋人未满”的故事,书写克制而具有变化性的情感。朱舒《玫瑰窃贼》同是处理少年情事,曲折跌宕,对歌曲的借用和回应亦具时代气息。翁嘉怡《她半生的故事》以姑姑的经历,书写的是一类隐没无声的女性一生的故事。分类三“母本与述本”,借助其他故事来陈说自己的故事。汤舒奕《今夜打捞月亮》借助猴子捞月的故事,以典雅的语言、温柔的情绪,写爱的教育也是爱的成长,以独特视角为世俗经验的中的残缺与遗憾写出另一种答案。黄姝雅《在黎明之前回家》有质感的语言合着文章的调性,气质清冽、叙事简洁。小说借用东野圭吾《黎明之街》,从人物设置到故事编排到中心内核的呼应都实为精巧。金希桐《二十岁、人工信件和杯中飓风》从古典文学资源恣意引辞弄句,以诗意与诗语写作极年轻时才有的愁绪,笔下生花,堪称美妙。刘承锦《少年》与杨绛的作品《老王》形成互文,具有现实性和教喻意味。作者敏感和灵心皆俱,很小的切口却有很大的智慧,分类四“另一种现实“,在这里“现实”与其说是一种类型,不如说是一种方法。作者有着较为丰富的写作经验,对于现实的理解和处理现实题材的的能力出色。邹江睿《扁平足与木菠萝枝》依旧是关注亲密关系中的纠葛和厮缠,回应家庭书写中“逃离”的主题。中国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传统家庭的崩坏,作为家庭构成的家国、性别和代际等关系方式都遭遇空前的挑战。和“家变”联系在一起的往往是对离开家的庇护出走的青年人的命运道路书写,现代作家想象新的家庭关系方式,以新的家国、性别和代际关系方式重新建构家庭秩序。

——指导教师:朱婧(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主持人沈青:

本期工作坊的主题是“纪实与虚构”。此前,每位工作坊成员都通过处理自身真实经验,或是借鉴他人经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及创作谈,并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了匿名互评。基于文本、创作谈和他评,我们将共同对作品展开更深入的探讨。本次讨论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将主要由他评人和作者进行对话,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由作者、读者和文本共同构筑出来的空间中,发现“纪实”乃至真实本身的力量。

一、 写实所出

王一帆《十九路》

文章简介:

文章题目是一辆公交车的名字,故事发生在海边,以作者两次乘坐海滨十九路公交车、在等车和坐车时遇见疑似从前的同学为线索,叙述乘车的经历,在车上所见的海景,同时在眼前场景中穿插片段式的回忆。

整篇文章的节奏是舒缓自然的,没有刻意地去表达什么,淡淡的情感就已经荡漾在字里行间。语言很平实,对人和事物的描写都没有赘余的地方,不算多的笔墨就勾勒出了一幅清新的图景,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不禁对作者的家乡心生向往。

主持人:《十九路》这篇文章负责评论的翁嘉怡同学,可以和大家谈谈吗?

翁嘉怡:我的感觉是这篇作品很清爽、很舒服,我觉得它的节奏什么的都特别好,在表达的时候没有给我那种很急切地想表达什么,而是很自然地通过这件事情来表达出来。这篇文章写的主要就是作者坐公交,往返海滨线的经历。中间也插入了一些回忆,她在车上遇到的人,还有疑似是她同学的女孩。通过这个经历来表达她对家乡,还有对海边的怀念。整篇文章给我的感觉是不急不缓的,让人觉得很熨帖很美好。那么我为什么喜欢这篇文章呢,因为我觉得她写得真的特别舒服,她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没有说去堆砌一些形容词,或者说讲得很拖沓,而是在叙述的过程中自然流出,你就能自而然地感觉到她对这种家乡的情感。 作者自评里面写她觉得自己的一些表达,可能就是她写景的方面不是特别的鲜明,但是我觉得挺好,虽然写得不多,但是很精准,表现出了景物的美。而且我觉得它的细节啊,这些方面都还蛮恰到好处的。然后作者自己也说她写的时候体验很好,写起来比较顺畅,我在阅读的时候也是这种感受。

虽然这篇文章的情节不是怎么太明显,也没有那种大起大落,但是我觉得她把自己想表达的情感都完全表达出来了,这就是一个特别好的地方。整篇文章都特别清爽,用词用句都很适当,属于越读越有味道的那种。我还蛮喜欢的。

主持人:我的感觉跟你差不多。这是一篇我扫到第一句话就被吸引的文章。我觉得好的作品有很多种,有些文章是越读越有感觉的,不过《十九路》是属于那种我一看就很喜欢的。我觉得还是翁嘉怡同学说的形容词最准确,舒服,清爽,干净的感觉,非常有氛围感。可能这就是真实记忆的力量吧,不知道怎么形容比较好,但是作者写公交车那一段是立刻就让我自己也回想起了我读高中时候,在夏天的末尾坐公交车回家,在一个阴雨天。就非常喜欢这种有点怀旧的感觉。虽然我觉得作者的创作谈已经写得很详细也让我很有共鸣了,不过作者可以在这再聊两句吗?

王一帆:就是我写这篇可能是想到,我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就总会想到这个饭桌上缺少了我喜欢的一道菜,然后就是有这个想法。我写这篇文章就是清明假期的一个早上,然后我就想到之前早上我们总会吃煎鱼什么的,然后就是想写一个跟海边有关的故事。然后这个故事就是比较真实的,我没有怎么加工,包括那个对话,就是我在听那个同学讲电话的时候断断续续听到的。我可能做的事情就只是把我的回忆拼凑了一下,所以我非常谢谢翁嘉怡同学觉得我写的很流畅,因为我写出来的时候比较害怕,觉得这篇比较平淡,没有人会愿意评的一篇,所以说我很感谢她。

关于感想呢,我就是觉得可能是我家里离这边比较远,生活习惯上就很多不适应。然后我就一直想写一篇来表达我这种感情吧。应该说那个海鲜的事情是我找到一个契机,因为我们家原来是那种非常平静的海边小城市,它风景特别好,总能让你每次回家就感觉从一个喧嚣的地方来到了一个特别平静的地方。就像我在文中说的那样,它的夏天是很凉爽的,然后正好那些天开始有一些暑热的那种象征。也是想到这个方面吧,我就写了关于我的家乡在夏天也是很凉爽的那一段。

主持人:可以问一下作者你的家乡是哪座城市吗?我很想去旅行。

王一帆:我的家乡可能比较远,在辽宁葫芦岛。它应该是过山海关之后的第一座城市。

主持人:以后想有机会的话特别想去,因为很喜欢你的家乡,然后你说你是纯粹靠回忆来拼凑出来的,我也可以感受到它是真实的跟。可能是我自己一种直觉吧,就是能感觉到那些都是你亲身经历过事情。谢谢你让我知道这么好的城市。

金希桐:我觉得文章情感非常自然!

主持人:对,确实,我有种感觉。我推荐一下《海街日记》,作为一部讲夏天的电影,和《十九路》可能给人的感觉有一点点像。

郁子漪《一个听雨的幻梦》

文章简介:

本文是因现实触发所写的一篇散文。用《无问西东》中沈光耀的“静坐听雨”,黛玉的《秋窗风雨夕》,以及古诗词中有关的材料来丰富“听雨”的这个经验。从小学时对雨的恐惧到之后的向往,以及最后的实现,表现了一个成长的过程。背负着生活的枷锁向前走的过程中,需要停下来去感受安然自适,在雨中,更能让思维沉静下来,进行自我的疗愈和救赎。文章给人一种文风清浅的整体印象,相较于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情节,更着力于展现人物细致丰富的情感。

主持人:《一个听雨的幻梦》,是黄姝雅同学点评的。

黄姝雅:我觉得这篇文章最让我觉得非常惊讶且佩服的地方,是我感觉她前期到后期的这种叙事线它一直是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就不像我们觉得要写一个故事,尤其是相较于我们在前十几年的这种教育中,好像写的基本上字数的上限就是八百字一千字的作文,要写一个很长的故事的话,我们总感觉是需要一些一波三折的情节来支撑,要让故事跌宕起伏,才能吸引人的注意。但是这一篇文章不是胜在情节,而是胜在感情的自然流露。它给我整体感觉是,文风非常清浅,就是那种让人读得很舒服,很平缓,没有很激烈的感情,就如我们看到小说电影电视剧中生离死别、爱恨情仇种种,带给我们揪心的感觉。但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完全跳脱了这种俗套。虽然整体就给人一种很平的感觉,但是平并不代表无聊,让你觉得很单调,而是于平稳的行文中展现出作者性格非常温和,心思细腻的画像。且作者在这种平缓的叙事下,包含着很丰富的感情,可见文字功底深厚。

作者从自己听雨、电影《无问西东》中陈岱孙教授讲静坐听雨和沈光耀听雨、红楼梦中黛玉听雨作词这三段听雨的经历来解析听雨的幻梦。有小时候课文《春笋》与带来童年时期的恐惧,那一段我很喜欢,我觉得她讲得非常生动。小的时候伴随着雷电而来的雨,给她的是一种恐惧的感觉。尤其说到小孩子蹲在木质的椅子上面,因为想到木头是绝缘的,这样就不会被电到。富于童趣的往事表现出小孩子的幼稚天真,但同时又让读者不自觉对童年时自己所想所见进行回忆产生共鸣,再次认定这天真的行为确实是一种很真实的体验。后来作者讲到被电影和文学作品中人物听雨生发的一些思考和感想所触动,她自己对听雨这个事情产生了一种心灵的变化,尤其是讲到陈岱孙教授提出的静坐听雨,让我觉得很有一种共鸣感。它甚至有点像我高考前背过的木心的一句话,叫“世界乱,书桌不乱”,就是说世事纷扰,但是我仍能保持笃定从容的态度,我觉得这和陈岱孙教授所讲的静坐听雨的态度是很像的。 然后后面她有了静坐听雨的打算,但是因为世事繁忙,无论是处于压力之中无心听雨的焦虑状态,还是压力解除又觉得自己应该用娱乐来补偿自己过去忙碌焦虑的沉迷状态,都导致她没有去静坐听雨,作者以沿着时间线的叙事展现出矛盾的感情。作者最后的和解处理得从容而周全,她充分认识了自己听雨的这种执念和自责自己未曾听雨这两种矛盾纠结的心理,与自己达成了一种和解。幻梦梦醒后,她不再把听雨做成一个非常需要严肃对待的仪式,而是放下手中的繁琐自己去听雨。

我觉得文章很有散文化的倾向。在这种散文化的笔调下,作者展现丰富的情感就会显得很平缓舒适并且给读者足够的思考的时间。因为有时在创作和阅读过程中,如果情节比较紧张急促,创作者丰富的情感就很难完全体现,读者多样的感受也很难仔细咀嚼,从而导致这些情感无法得到适度的释放,作者与读者本可相得却无奈相失未免可惜。

文章中作者援引古典诗词和名作情节是很丰富的,感觉作者应该是属于那种博览群书、熟读各种经典的学霸。说来惭愧,我以前写议论文,经常表现出引用累赘的问题。所以看到作者运用得非常自然游刃有余,这让我很佩服。尤其是作者在文章中所展现出来这种非常熟练的情感表达,是我不能成而意在其中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非常的佩服她,谢谢!

主持人:你刚刚说你读这篇的时候想到了高考前背过的一句话,其实我也想到了我高考前在作文素材里读到的一句话,是朱光潜的“厚积落叶听秋声”。虽然一个是梧桐声,一个是雨声,但是给我的感觉是有点类似的。作者有什么想说的吗?

郁子漪:这篇文章是我写的,首先感谢黄姝雅同学。我自己写的时候没有发现我文章的优点,觉得很拉垮。 我谈一下我当时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吧。我对运用他人经验来充实自己经验的这个要求有一种执念,但是这么多年我好像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经验可以供我书写,生活就那么平平淡淡的,我写什么东西才能跟大家产生共鸣呢?碰巧那天外面下雨,我在洗衣服,于是就突然间想到听雨的事情,是一瞬间的灵感爆发。我是不是一直喜欢听雨?那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的呢?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呢?通过复盘,记忆中的一些东西就涌现出来了。 首先我就想到之前看过的《无问西东》,然后又想到更早些的,小学的时候那段记忆,我就想着把这些东西写下来。然而我觉得我这个文章写得还是有些刻意,因为我对要求的理解有些偏颇,觉得写这篇文章一定动用的是他人的经验,因此在文章中就会有很多引用,甚至有点过多了。包括《无问西东》那部分,一不小心就写成了自己看电影中“听雨”的情节而产生的感受,而不是借沈光耀听雨来充实我自己的经验了,于是拼命修改,所以这篇文章可能有一些人工雕琢的痕迹,因为我实在是改的比较厉害。不过很巧的是,我正好评的是姝雅同学的文章,那篇文章让我对怎样用他人的经验来互补自己的经验这种方式有一种点通的感觉。我觉得我可以向姝雅同学学习,她那种处理文本的方式比我要自然很多。谢谢姝雅同学,谢谢大家!

金希桐:作者的思维就像被平静的水流托着的小舟,带来一种从流漂荡任意东西的舒缓感受。

主持人:谢谢郁子漪同学。其实你说你对他人的文本处理比较生硬,我自己读是没有感受到的。我觉得就跟金希桐说的一样,你给我的感觉是,你写作的时候思维像是小舟或者说是像流水。另外我感觉你的尝试其实很成功,确实引起了我的共鸣,特别是讲被打雷声吓到那一段,让我想起我自己高三的时候,所有雷雨天的英语听力,我都是把头蒙在我的校服外套里做完的。这样真实的细节很打动人。还有一点想提一下,就是文章中关于那个棉花糖的比喻,我觉得也很棒,就是讲烦恼像棉花糖一样在雨天萎靡,融化成水,很独特。

沈青《白夜》

文章简介:

《白夜》取材于作者的真实经验,描绘了“我”从“梦醒之后”到“天亮之前”这段时间的所思所感。比起“小说”或“散文”等明确的可界定的文体,这篇文章更像是作者的一种倾诉,所有的情感与回忆都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组成了这个关于青春和药物的故事。另外,以记忆为媒介,作者还对其他文本进行了钩连,依靠敏锐的直觉找到了自己与他人经验之间的某种共通之处。

在最后,文中的“我”拉开了卧室的窗帘,记忆中的蓝窗帘却似乎还在飘荡,黎明前白色夜空下独有的不安定感洋溢在文字之中。但至少,这段故事被以文本的形式存续了下来,而有时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主持人:《白夜》,这一篇是金希桐同学评论的。

金希桐:这篇文章给我的第一感受,是一种自述性质。我的感受是,作者希望同时做到倾诉和独立思考,因此文章中一直体现“告诉别人”和“放在自己心里”的拉扯感。我查了一下,应该不算是一种病,它应该只算是一种障碍。障碍就带来了这种对于现实的真实感的一种消解,而药物带来的是一种平静的假象。我想,如果人的情感仅仅可以靠药物进行产生以及消解,那么对于自身的存在,就会产生一些困惑。作者其实是选取了一些非常碎片化的记忆来进行串连。这应该和她本人的经历有关,把对她来说比较重要的记忆记下来。作者以“我”的视角进行叙述,书写了一种关于青春和精神障碍之间的回忆,并由此引发出了对于“真实和虚幻”、“存在与死亡”、“清醒的痛苦以及漠然的平静”之间的思考。

在这种叙述中,因为它提到了“存在主义”,还有《西西弗神话》,有一种类似于加缪的冷静感。它与药物带来的平静,是有所类似的。然而理智又是会失去疯狂的思考。这种思考可能在大众的眼里是一种钻牛角尖似的那种感觉。这就是人比较挣扎的地方。

其次引发我的共鸣,是在我的个人经验中。曾有一位比较亲密的朋友也有一些类似的困扰。症状都非常的相似,比方说像失眠、遗忘。但是对于这种自我的痛苦,我发现大家都是非常一致地选择了用文字去记录,去理清自己的思绪,然后在这种记录中。可以抒发自己的这种情绪与困惑。

文章让我觉得比较有技巧的地方,是在于对于其他的文本的这种引入。非常明显的一段是在于文章很结尾的地方,提到《追忆似水年华》里的一个文本。它是每引用了一句话,就在后面迅速地跟上自己的经验以及想法。也就是说作者在通过和其他文本的这种阅读中是寻找到了自己这种共通的感受。《追忆似水年华》文本的引入带有非常敏锐的直觉。读书以及吃药都成为了这个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我觉得二者之间的区分也不太明显,它们的功能上或许是互通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文章的结尾并没有说我获得了正常的生活,依旧是非常的困惑,非常的迷茫。作者把这种清醒但是又不是破晓的——这种状态称之为“白夜”。我觉得这也可以说是作者相对于之前的黑夜来说是有一点点的起色的感觉。在清醒的白夜之中可以继续地关照自身,然后通过书写继续的方式来进行对于不真实感以及这种虚无感的这种对抗。这个就是我基本上想说的。

主持人:谢谢金希桐同学,这篇是我写的。我想一下我应该从哪个方面开始回应,我感觉你很敏锐,你迅速地抓到了一个东西就是拉扯感。《白夜》这篇是一种类似于絮语式的自述,然后我写的时候非常的害怕,觉得它已经不能称之为小说了,并且也不能称之为散文,我觉得它就是我把读者按在我面前,然后开始说话,从第一句话说到最后一句话,一口气不带停的。我也的确也是一口气不带停地写完了。

我之前用大量的时间去思考了到底要不要写这个主题,去看了《永恒的孩子》,还有大一的时候也看了一些关于创伤的文学,一直觉得创伤这个主题真是非常难以写好。你需要控制你情感泄露的剂量,要控制在一个“读者能够感受到”和“他们会感到厌烦”的间隙里,你说自己的悲剧,只能说一次,因为说到第十次的时候,听众就会开始感到厌烦。作为一个作者,我肯定是不希望自己的读者看到这些东西之后感到烦乱的。就会有那种拉扯感——你想要说出来,但是你没有办法说出来,因为你害怕你的朋友会对此感到厌烦,或者你害怕连自己都会对自己的叙述感到厌烦,于是就会竭力在“过于情绪化”和“过于审慎与克制”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感。我个人的感觉的话,就跟我自评说的一样,最后是失败的,我感觉我是平静地在我的读者面前歇斯底里着,但可能也没办法让读者产生什么共鸣。

《白夜》的所有东西都是真实的,提到的那条蓝色窗帘也是一条真实的蓝色窗帘。金希桐同学这更类似于一种障碍,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它应该到底应该被定名为什么,不过当时拿到的诊断书上确实是定义为障碍。然后《追忆似水年华》也确实是我高中时候的睡前读物,我还蛮喜欢的。现在来看这篇文章的话,我自己也感觉很难相信这是我写出来的,有一种莫名的隔了一层的感觉。

金希桐:沈青说感觉读者是被摁在电脑前逼迫着看这篇文章的。但实际上不是的,作者会觉得自己在歇斯底里、发疯或者是抒发自己的情感。但实际上读者并不会因此而感到厌烦。至少说我没有因此而感到厌烦。我没办法说很理解很共情作者那种感觉,因为声称自己感同身受是一种傲慢,但是我可以说,我很愿意看吗?我是自愿来看这篇文章的。另外我比较同意老师说的一点,整篇文章其实是一篇很完整的文章。它的事情以及这种发展的脉络都可以说是清晰的。这个就是我想补充的两点。

主持人:谢谢金希桐,谢谢你们的鼓励。我自己对文章比较严苛的原因,有一部分也是因为在那样一个状态下写作的时候,也很容易用“那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然后对自己作出更加负面的评价。也很谢谢大家。

王楠《爱与离别》

文章简介:

文章是由真实经历所改写的,它把童年的美好和亲人离别所带来的痛苦先后呈现给读者,情节交织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同时,悲喜相映,也让读者产生一种反差感,进而引起更多的思考。文章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把与姥姥间的真实经历记录下来,语言诚恳真挚,同时这些细节也让读者更加有代入感,带来心与心之间的共情。失去亲人大概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经历,作者用亲身经历向读者传达了珍惜现在的警示,对个人的有限经历具有补足的意义。

主持人:接下来是《爱与离别》,我们同样先请点评这篇的刘玉冰同学谈一谈。

刘玉冰:读完这篇《爱与离别》,我最大的感受是真实。从小时候被寄养在姥姥家,到被妈妈接回家,到姥姥生病,老房子被拆,到最后姥姥去世,这一连串的故事都像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或者说是正在发生的。

这篇文章里有一句话很触动我,“我从缠着妈妈回姥姥家,到催着妈妈回自己家。”我觉得很真实,给我一种羞愧感,让我有那种“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感觉。这篇小说就是有非常真实的情感,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很容易产生的悲伤,亲人的离世非常容易让人共情。 我一开始觉得这篇文章的悲伤感是很淡的,没有很强烈的感情的流露。但是我现在觉得生活就是这样的,尤其是关于亲人的离世,好像时间去得越久,你心中的感觉就会越来越淡,但是感情不会消失。就像作者自己在小说里写的,感情在某一个契机会疯狂地回忆。 总得来说,我觉得这一篇就是非常真实的作品,让人有代入感。

主持人: 谢谢。另外一位负责点评的王一帆同学能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王一帆: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也是比较真实。我自己没有亲人突然离去的经历,但是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让我很能感受到这种感觉。最打动我的地方是童年在姥姥家长大的那部分,写得非常细小,但是很温暖。比如作者写的第一件事,是在院里捡到了一只螃蟹,和姥姥说的时候,姥姥说了一句“它没叨你吧”。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我能感受到姥姥对“我”是非常爱护的。

文章以姥姥离开的梦开头,再写这些很美好的同年的时候显得有些悲伤,很有那种怀旧感。我就觉得这篇文章就相当于补充了我的一个经历,因为我在前面说我没有亲人离开我的那种经历。但是我看到这篇文章,我觉得应该好好珍惜现在陪在你身边的人,不要有“我”这种在亲人离开后的后悔。

金希桐:感觉这一篇的情感非常扎实、诚恳。

主持人: 谢谢。我对这篇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开头说,“所以到底要怎样的终点,才配得上这一路的悲伤离别?”有一种真切的感觉从文字里涌出来,非常动人。就跟金希桐同学说的那样,感觉非常扎实诚恳。

王楠: 其实我也是想把它当成一个散文写,但我觉得具体的小说好像更能比较完整呈现这个故事。我想单纯的通过故事的形式来抒发,不想加入太多的干预,但是实际写的时候情感还是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想和大家说一说。

徐欣瑜《在生的对立面》

文章简介:

这篇文章是一个关于遗忘的故事,试图通过身边人的真实经验探讨阿兹海默症的种种。生的对立面,不是死亡,而是遗忘,因为死亡不会消磨爱与美好,遗忘却会。故事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从无忧无虑的回忆到残酷无情的现实,文章试图找到遗忘发生的开端,也试图揭示阿兹海默症背后的痛楚与无奈。

主持人:《在生的对立面》,是我自己负责评价的。这一篇给我很强的氛围感,我第一次读的时候就被写玻璃板下的老照片那一段给吸引住了,叙事的方式很有特色。我之前没有读作者的自评,因为想保留一点新鲜感就准备留到今天再读,所以我不知道文章里写到的是否是一个真实的事件,但我猜应该是的。

这篇文章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把我带回到了21世纪初,千禧年前后的日子。关于少年宫和老旧空调的夏天,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童年记忆。其实一直到现在,那段时间都可以算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时间,我比较怀旧。所以读前半段的时候是一个很舒服的状态,有一种整个人沉浸在里面的感觉。读后半段的时候则是感觉突然变得很沉重。阿兹海默症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但是也是一种非常容易被忽视的病症,它像是其他所有人上了年纪之后才会出现的问题一样,被隐藏在角落里。像大家现在觉得智能手机很便利,是因为我们接触不到那些用不惯智能手机的老人。所以作者能够捕捉到这个点,把它讲出来,写得这么详细,我想说一句谢谢。

还有就是之前在互评里面也讲到了,这个结尾给我的意外感比较强,可能是一种思维定式的缘故,以前语文老师会告诉你写作文一定要正能量,那时候读跟写的东西,到结尾的时候不管前文再怎么感伤,到后半段,到结尾,都会有一个转折,像这篇文章,按那种定势,到结尾就可能突然告诉你说——即使奶奶病没有好,大家也可以互相扶持走向未来,越来越好,会有那种感觉。但这个作品给我的感觉是,一切都是在往一个无法挽回的地方走去。像作者自评里写的那样,从一开始的担忧关心,逐渐变得不胜其烦,濒临崩溃。它是一个无可挽回的过程,因为人性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我虽然第一次读的时候感觉有点惊讶,或者说是感觉这样的发展这样的发展让我有一点突然和错愕,一直到最后,叶子掉完了,然后呢?没有然后了吗?但是后来读的时候,对这样的处理方式是越读越喜欢的。作者可以讲讲吗?

徐欣瑜:作者是我,你说的那个开头的问题,那个玻璃板上的照片,这个是真实的。因为我从小是跟我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我记得非常清楚他们家有这个玻璃。大概就是木板外面裹白纸、完了缠胶带,上面放照片,最后用玻璃板压住,里面就是有他们自己的、我父母那一辈的、我和我表姐这一辈的全部都有,甚至还有我们家以前的小宠物的照片。我爷爷房间的书桌是这个样子,我奶奶房间的那个茶几也是这个样子,包括最后他们现在住的一个大一点的卧室,那里的茶几和各种柜子,只要是有柜子有平台的地方全部都是这种照片,特别特别多。因为我写的这个奶奶,她是一个非常喜欢拍照的人,可能在70年代七八十年代那种物质生活不是很富裕的时候,她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拍照。可能她的工资一大半就花在这个上面。 关于为什么写阿兹海默症,它其实是非常常见但经常被忽视的疾病。我奶奶总是说,年纪大了自然而然就会得的,没有办法治的,这个认知肯定是错误的,也是希望借这篇文章小小地呼唤一下大家对阿兹海默症的关注吧。

我在自评里面也写到过,写这篇的时候有借鉴了三个主要的东西。一个是大概2020年拿了很多国际大奖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它讲的是一个阿兹海默症的患者和他的女儿,那部电影是完全以这个患病者的角度视角去拍的,所以你看那个电影前半段的时候,整个人就是非常崩溃、非常混乱的那种状态。然后另一个是一个纪录片,叫《人生第一次》,它一共有12集,最后一集讲的就是《告别》。《告别》我记得它讲的是聂爱荣和巢文珍这样一对很平凡的老夫妻,他的妻子是一个重度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最后她连丈夫的名字都不记得了。还有一个就是《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皓史成双组合最后有一个作品叫《披星戴月地想你》,也是一个关于遗忘与爱的故事。

我一直很喜欢《人生第一次》里面有一句话,我的题目就来源于这里——生的对立面,或许不是死亡,而是遗忘。因为死亡,它其实意味着整个人的消失,包括你所有的一切的消失,你是没有了实体的支撑,但你关于他的一切记忆都还停留在生前最美好的时刻。但遗忘是,人还在这里,但是你关于他的所有记忆消失了,曾经的美好回忆会消解、会磨灭。这样一种带来的可能是精神层面的一种变化——你曾经最熟悉,最关心,最爱的人,她现在变成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存在。

其实整篇文章我是先写的最中间的部分,大概是第六段末尾,“她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这样一段。因为寒假的时候,我爸爸把我奶奶接到我们家来,是属于我在照顾她这样一种状态。我整个寒假都在想,我奶奶她是一个年轻的时候非常果敢,非常信仰科学的一个老军医,一个共产党员。她是怎么样在这种时间里,她渐渐的变成了一个多疑、阴阳怪气、陌生、喜欢无理取闹的一个老人,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后来也去查了一些关于阿兹海默症的病因,除了遗传和一些外部的脑伤之外,有一条就是说其他原因心理原因就是“丧偶”。其实我爷爷奶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恩爱夫妻,他们两个很喜欢冷战,很喜欢斗嘴。所以我一开始真的没有想到过可能是我爷爷的离世对他造成了这样一个精神上的无法挽回的一种损伤。写的时候,我也回忆到当时我的妈妈,包括我奶奶后来还清醒了一段时间的时候和我说过的细节——当时我爷爷要抢救的时候,她自己亲口跟医生说,就到这里为止吧,不用再抢救了。我在想,可能她那个时候还是一个秉持着一种医生的态度。但是其实,可能是她自己丈夫的这种深深的爱以及包括她的年龄,最后就造成了这样一个后果。

最后结尾的问题,其实我写那个最后一场大雪远去,树的叶子已经快要掉光了——这个其实是来自于《困在时间里的父亲》的一个电影的结尾。我把这个镜头给借用了。因为主持人刚才说我们传统意义上可能这样一个先扬后抑的手法,最后的结局可能是个大团圆式的。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阿尔兹海默症到现在其实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我们也加了很多的病友群,不断的用药,用医学手段去维持,当然是能够控制的。但是也仅仅限于控制,只是说不让它再向更差的那一面去发展,而是不能够挽回这种情况。在控制这个病的发展中,要付出很多代价,每个月要去开药,去做认知功能检查,还有照顾患者,都是随时会让人崩溃的东西,大家一直都有一句话“每一个阿兹海默症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这才是真实的状态,我不想去美化。

然后这篇文章有缺失,刚刚主持人也提到了,就是写的很仓促,有很多瑕疵。因为写的太赶了,整篇文章就是一天写的,写的时候像文中提到“那个15年后我才知道她吹那首曲子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当时写那一句话的时候,是想后面再提一下,但是因为写太仓促了,我就把它忘了。

主持人:嗯,谢谢徐欣瑜同学!我一向不太擅长评论这种比较严肃或者说比较沉重的题材。就像你刚刚说的那样,这是一个不可挽回的过程。我对这种疾病了解得不是特别多,肯定是没有跟你一样这么深层的体验,但是我可以从你的文字里感觉到这种感受。包括关于2020年冬天,结合这样一个具体的时间坐标去读,对爷爷去世那一段会有更深的感触。如果你之后想要把这篇文章再完善一下,或者再补完一下的话,我非常希望能读到那样一个版本。

金希桐:好真实的集体记忆,怀疑每个人童年都有绿玻璃。

主持人:对的,我印象里我家也有拿玻璃压照片的习惯。刚刚徐欣瑜同学提到了《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还有群里有同学提到了《依然爱丽丝》,算是一种从文本到文本,从作品到作品的传递吧,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

二、有一个故事

吴舒萍《不可磨灭的夏天》

文章简介:

文章由大学生支教团讲起,叙述了女主人公吴漪的支教所见所闻所感,在一段“革命爱情”的邂逅中,吴漪与王风两人最后相守相知相恋,留下美好回忆。在吴漪的女主角视角统摄之下,呈现出青春支文章教团中纯澈和勃发的样貌,其中不乏令人感动的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譬如支教过程中小朋友们在写下“书里有我的梦想“一句,以及在支教点肖坡远离城市喧嚣的皎洁的月光,玉米地的清风……一切的一切都带给人积极蓬勃的感受,共赴一场仲夏夜之梦!

主持人:《不可磨灭的夏天》,是季杰同学评论的,我们请他谈一谈。

季杰:《不可磨灭的夏天》从情节上来看的话,它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从中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作者本身的现实依据,就是她从南京到阜阳支教的这样的一个故事,以及文中的吴漪和王风在支教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情感内容。这一篇文章给我的很大的启发,我在平时进行写作的过程当中的有一个困惑,事件发生或者情节勾连起来所处的一个外部的环境是非常容易虚幻和空虚的。你很容易不知道那些人物,他们所处一个如何的地方,真正的状态又是如何,可能说的话,做的动作,都感觉偏向空渺渺的一种状态。这一篇《不可磨灭的夏天》,在开头的时候,对于绿皮火车行驶过程当中的描写、支教队从一开始的住所、他们的生活起居的这一方面可以给人一种非常切实的、能够清晰感知那一种真实性。这种很典型现实主义的描写的丰满度和精确度给我启发,也是我个人非常缺失的一个部分。

第二点就是为什么能够这么真实呢?因为她对她书写的内容有着非常清晰的感知,自己在书写的过程中完全沉浸在一种回忆、重新体验他们现实生活经历的一系列的过程当中。那其实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样问题呢?就是因为她太熟悉了,事件发展过程以及她既往的强烈的个人表述风格——温和的、温存的、柔和的、直击心灵的。所以整篇文章当中她会不断存在一个昂扬基调,这个基调体现了作者想把读者引领到哪里,或者是作者一开始就明了地给读者指向了一条,必须要这么样理解和走向的那一个道路,在这样的框架之内,对于理解和阐发这篇作品的意涵,可能就会受到限制,也是比较可惜的一部分。在和作者交流的过程中,她说有一个问题,就是转换视角的问题,但我觉得其实转化视角作者已经很轻易的做到了。那她可能想要询问的是怎么样划出来另外一篇文本中可以让我们自由解读,有不同的独立空间的这样的一种问题。而可能她现在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持续热烈的风格,就像文题所说的那样,成为一种不可磨灭的夏天的感觉。

第三点就是因为我最近也看到了关于当下青年作家写作分析的一些探讨文章,当中提到了有关青年写作装置,一种格套的相关问题,觉得很有感触,就比如说浅吟低唱的抒情,无聊感伤颓废,虚无的情谊,自我失败者形象的塑造和指摘。延伸到这篇文章,我觉得这一篇当中很值得赞扬的内容是什么呢?她的言语风格是轻松和谐趣的,同时还有一种潜在的细腻,对一些学生因为环境限制而受到的穷困现实的表现和挖掘,然而这种因素又在青春和热烈的情绪中被升腾成为一种辽远广阔的气魄。这种纯澈和勃发的力量是很令人动容和值得珍视的。

主持人:谢谢季杰同学。我觉得这篇给我的感觉是它跟第一篇《今夜打捞月亮》有一点点像,但是在时间线的处理上和那篇有一些差别。第一篇更像是把长时间的回忆切成片段,然后以截面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篇给我的感觉更类似于把很多珍珠串成了线。这篇也是在所有作品里让我感觉最真实的一篇。还有同学想讲讲这篇故事吗?夏天的故事,夏天真的是个很经典的适合谈恋爱的季节。

吴舒萍:我是作者,然后我想跟大家讲一讲我的想法。恋爱很难写,我当时在处理这一部分的时候,确实是绞尽脑汁,一直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叙述。我回忆起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实就是想要写纪实,想要把我那一段支教的经历先记录下来,然后选一些我比较触动的点,但是不知道怎么写着写着就写到恋爱去了。这一段部分,自己也是第一次尝试。但是刚刚老师讲到了,说具有画面感,以及那种冲突和征服性的东西。对于一篇文章突出中心是非常重要的。我就觉得我接下来可以对这一篇文章再进行一个尝试,让它更加凸显一点。我本来可能是一盘的散沙大珠小珠,现在可能就是有一个统领的这个点往恋爱的方向去,尽可能把它写的更好一点。嗯,谢谢大家。

金希桐:这是唯一一篇非常乐观的文章,全篇情感昂扬,一直觉得正面情绪更难写,所以觉得也非常可贵。

朱舒《玫瑰窃贼》

文章简介:

文章由一段少女的心事展开,主要介绍了大学和高中时期少女和喜欢的男生彼此接触、交流的过程,细腻的心理描写是文章的主要特点。情节真实可感,代入感强,但又让人读来并不轻松,面对青春难以回避的遗憾,主人公选择的是放弃,这也折射出现代社会大部分人“爱情诚可贵,前程价更高”的价值观与取舍趋势。

小说的灵感是来源于流行歌曲《玫瑰窃贼》,小说的内容跟主题与歌曲的曲调和歌词由很深的联系。写作训练的主题是“纪实”,作者吐露“其实小说修改了一些发生过的事情,但情感没有改变。在长大的过程中我慢慢变得功利又落俗,有点担心自己有一天我甚至会觉得感情一点用都没有就把对他的这些喜欢全部忘掉了,就想着借这个机会记录一下。

主持人:《玫瑰窃贼》,一个非常好听的题目。负责评这篇的是邹江睿同学。

邹江睿:文章的语言写的很好,有一些细节我现在可能讲的话来不及了,但是大家可以去读一读。尤其是在一些对话刚刚结束的地方,就是她跟这个男生之间的这个交流结束的地方会有一些对自己心理的描写,我觉得还是很细腻的,写的很好。文章的语言,我觉得也是很符合这个文章的整体的基调的,做的不错。然后包括这个标题,刚才主持人也说了,我觉得标题是很好的。我一开始没有听过这个歌,但是我搜了一下这个标题,发现是一首歌的这个题目。然后我觉得用这个题目来写文章,我觉得还是挺好的,能够一下就感觉到这个文章是来写爱情的。 那么就是如果讲问题的话,我第一个觉得就是这个文章它叙述的方式,不太像一个文学的文本,可能说更多类似于一个倾诉或者是一个告白的形式。我觉得如果这样的形式来写的话,能够构成一篇非常打动人的文章。但是如果说它是一篇小说的话,我觉得可能还存在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

那第二个的话,我觉得就是文章它的大部分的中心就集中在她和这个男同学,就是这个男生不能说交往,就是相识相知,然后怎么样慢慢慢慢地往恋爱的这个道路上走,但是最后没有走下去。最后是因为一些意外,或者是因为自己的一些犹豫,导致了这个恋情的结束。那么我觉得这个文章可能更能让大大家获得共鸣的,或者说是更容易把这个经验传递出去的地方,就是在于这个最后的这个遗憾。因为可能对于青春恋爱来讲,遗憾是一个共有的这样的一个词汇。那么如果作者能够把这个文章的中心能够往这个“遗憾”上说,前面写这个相识相知的地方,可以稍微的缩短一点。去谈一谈,讲一讲这个遗憾——遗憾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个文章里面讲的,我觉得有稍微有一些少了。然后包括那个遗憾产生之后,你的心里的感受我觉得可以增加一些。

第三点的话,可以看出这个文章作者是非常喜欢这个男同学,一直到写文章的时候,应该也是对这个男生是有很深的情感在,所以这就导致她文章可能就有一个强大的情感在里面。然后去写的时候,情感就是会盖过这个文章想传达的东西。就像我第二点所说的,因为情感太强大了,这个恋爱的感情太深了。那么可能她在传递这个她想传达的东西的时候,可能会往那个表达感情、表达他们两个怎样相识相知的这样一个过程上去偏移。如果能够克制一下的话,可能写这篇文章会更好一些。

我觉得文章总体上来讲的话,感情还是非常深厚的。然后语言也很出彩。如果能够将这个现实和虚构之间做一个更好的连接的话,可能文章的这个效果会更好。

主持人:我有点想插一句,不知道作者什么感受,但是如果是我自己收到很多能够让我有改进方向的意见的话,我会非常感动的,所以我觉得也不用太感到抱歉。然后作者本人有什么想说的吗?

朱舒:一开始其实我写的时候,我也感觉可能就太不像文学作品了。因为就是事情写的可能太就是真实了。因为我自己想象力很缺乏,就是如果真写的话,可能很难写出就比较有意义的情节,或者说比较有价值的情节。我想象力一直都比较就是匮乏,所以只能从发生的事情来写。然后我写出来的时候也会有感觉,就是我第一段我感觉我写的很差。我知道不好,但是我不知道怎么让他们把它写的好一点。然后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那个单曲循环那个《玫瑰窃贼》,我听的时候就觉得很感动,可能写的时候就有点忽略了一些文章的技巧,就写的可能没有那么好。我想说的就这些。

翁嘉怡《她半生的故事》

文章简介:

在生活中,很多女性本来有自己独特的心性与梦想,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却一辈子被困在家庭里,变成了某某的妈妈、女儿、妻子,很少有人关心她们是怎么成长的、她们究竟是怎样的人,但其实她们有很多可以被书写的地方,有着平凡但又独特的人生。

而文章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她的人生是充满磨难又精彩的,她一直在失去,也一直在对抗命运,有很多值得去记录的点。所以文章写下了她的从出生到步入老年这几十年间发生的故事,写作的过程也是对一位女性的人生经历进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但是写作方式、技巧等方面还有一些问题,还需要多看、多写。

主持人:《她半生的故事》,我记得这篇是徐欣瑜同学评的对吗?

徐欣瑜:嗯对。刚开始的时候我选这篇是因为它的标题,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有一本书,凯特莫顿的《她一生的秘密》,它这两个标题真的太像了。再加上我自己这次写的本身也是一个关于“她”的故事,所以我当时就选了这一篇。

这一篇的话,情节方面我的那个互评里面写的还比较清楚,我就不在这里多说。我想说的是这个整个作品,我看到的是有一个“她”面临着一种想留而留不住的困境。一开始她是想站在母亲这一边想去留住她的父亲,因为她的父亲并不在乎他的家,不在乎他的妻子和儿女,然后后来就是因为文革全家下放,她又想捍卫自己读书的权力,可是还是没有留住。之后呢,她恩爱无比的丈夫,她的女儿,当然她对女儿的爱是一种近乎窒息的爱。然后再是一个被迫分离的侄女,最后又回到了她爱恨交织的父亲。父亲病死之后,我们看到她这种好像想留而留不住的这种困境、这种循环是被打破了,但其实她最后重新找到自己的幸福之后呢,她的老伴说她是一个大孝女,因为她做什么事情都会想到她90岁的老母亲,她会想到她的小外孙,还有她的亲戚和好友。所以说作者写,“可她习惯了,习惯用自己的羽翼去为别人遮挡风雨,习惯了当最爱张罗最爱干活、干最多活的那一个,哪怕她的羽翼伤痕累累,哪怕她老了”。

读完这篇,我觉得这个女性她的一生是都没有纯粹属于过她自己。所以说我觉得透过这种看似冷静客观的、一个叙述者的一个语调,我们其实能够看到的是一个非常普通、非常平凡,就好像她是我们身边、本来也就确实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很普通的一个中国女性的普通的一生。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个叙述者,她对这位女性非常深的一种爱。因为我不太知道这个作者是不是一个女生,就是如果是的话,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同为女性的敬仰和理解。 看到她的自评,因为她自评写的特别特别多,确实我跟她写的这个题材是非常相似的,所以看到她的自评也很有代入感。首先她写的是,因为这个故事它非常的长,跨越了这个女性从出生到到现在大几十年的一个时间。怎么样安排,篇幅啊,这一点就是因为我自己写得也非常非常长,然后我在安排我的情节的时候其实是没有这个作者这么的细致,我就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她觉得自己像记流水账,我觉得没有,因为我们的记忆并不是精确到能够有详有略,我们关于自己生活的记忆本身就是一些碎片和片段的组合。然后她说,她觉得纪实是要反映真相,而不是说自由表达所有的感情。一开始我们这个纪实就是针对弗雷斯特《然而》和《永恒的孩子》。其实我在读那两本书的时候,我觉得他表达的感情其实是非常饱满的,所以我也不觉得说,纪实文学会存在一种“我一定要当一个冷峻的旁观者、我一定要做一个忠实的事实的陈述者”这样的定论吧。她说她自己一边写一边解释,试图让事情变得合理,或者可以原谅,这个我觉得可能是记忆自己的篡改的问题,因为我们的记忆本身就不是真实的,我们的记忆都会被我们在某一些瞬间不自觉地美化,并且这种美化会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和我们现在离当时的时间的这种跨度的变长而篡改得更加厉害、美化得更加厉害。她觉得她谈到这个女性,说“留下侄女有没有钱的成分”,然后她骂女儿,觉得撕裂,她说自己用力过猛,刻意表现。其实我觉得也没有,就是好像母亲对女儿,尤其是一个经历过丈夫背叛,然后甚至是捉奸在床的一个母亲,她自己当然会有一些可能和她自己所表现出来不太一致的方面,这个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觉得正是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才显得这个人真实。 最后她说她觉得她自己的文字死气沉沉,没有灵气,然后觉得是不够踏实。我想说的是,因为我上学期应该也上了刘青怡老师的课,我想到她有一句话“华丽的文字和深蕴的情感的确难以共存,多读和多写是唯一的正途”。另外我的整个对于写作的一个观念是有一个转变的,就是文字的华丽和情感的朴实是没有办法同时达到的,所以我后来越来越觉得我更喜欢的就是平凡,因为我觉得写作里面平凡和真实的力量是最打动人的。

主持人:谢谢徐欣瑜同学这么详细的评价,然后我也有些想说的,但是因为之前的评价里涉及了很多关于作者自评的内容,作者愿意先谈谈吗?

翁嘉怡:嗯,这个文章是我写的。其实我在一开始看到纪实,就想到要写这样一个人,因为我就是那个小侄女,我就是那个被我姑姑带大的小姑娘。我写的是我的姑姑,所以说这个事情基本上都是真实的,基本上都是我见过的,或者说是我听别人说起过的故事。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开始其实是觉得很开心,因为我终于有一个合理的出口可以去写这个我一直想写的故事。但是在写的过程中确实是很痛苦的,因为我一直在想,我一直在纠结的点就是我应该怎么去安排,我应该怎么去写才能把这么长的一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情给写好。我基本上就是属于那种一边写一边想,因为我在写作之前我没有去打草稿,或者说写大纲,我就一边写一边想,所以说其实在写的过程中,我也改掉了很多东西,基本上属于那种写一段,然后回过去看,感觉有很多不对劲的地方,然后再改。

还有就是感情和真实之间的犹豫,就像我自评里写的,其实我一直在纠结。我觉得有些事情是不是可以写得更加真实一点。一方面我真的是很爱她,我一直在想我到底应该是真实地写出来,还是说应该稍微粉饰一下。我后来可能会很感觉很刻意,我有的时候就会自己告诉自己,说我要把它真实地写出来,而不是说带有我自己的感情。

然后我很感谢徐欣瑜同学的评价,我可以看出来她看得真的特别特别认真,包括有一个细节,我写的“她”的父亲,治疗不孕不育很厉害,但是自己却还是生了女儿。这个是我很感动的地方,因为这个细节我当时写的时候是想到了的,然后她能发现,所以我觉得看得特别认真。然后徐欣瑜同学对我刚刚说的那几个问题,她自己的这个解答还有见解我觉得都特别好,我看了也很感动。我觉得我自己的话,还是要再去想,怎么写一个真实的文本,一个可能时间跨度比较长的文本,我觉得可能还是要再去练习的。

主持人:谢谢翁嘉怡同学。我跟徐欣瑜同学有点像,我和她在读到这个标题的时候,都有联想到一些东西,但是她联想到是《她半生的故事》,然后我联想到的是《你一生的故事》,是本科幻小说。之前作者自己说她觉得这样时间轴式的叙述方式有点平,有点流水账,其实我觉得不会。虽然时间轴可能是我们一开始写作的时候,至少是我一开始写的时候,会最先去尝试的一种模式,但是我觉得它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一种模式,而且甚至不是写好,我觉得把它写完就很困难,所以我读的时候就很佩服作者,能够很完整地叙述一个人的一生,别的我想讲的我觉得徐欣瑜同学都帮我讲到了。

很感动于一些关于女性的故事,当读者、作者和故事的主角都是女性的时候,会有一些奇妙的共情。

三、母本与述本

汤舒奕《今夜打捞月亮》

文章简介:

文章以时间顺序串联叙述作者和母亲与爱相关的经验,并以猴子捞月的故事这一线索连接起母女二人。猴子捞月本指不切实际,凭幻想办事,在本文中却被赋予新的解释。月亮指美好的爱情,打捞水中的月亮则象征在失败后仍然相信并追求自己理想的爱情。

文章共写了五段不同的情感,有最终破碎但互相尊重的婚姻、无疾而终却不乏美好的爱情、平淡而默契幸福的相伴相守、青涩的失恋和纯粹的校园情愫。通过这些或长或短的经历,作者意图展现母亲爱情观与教育对自己的积极影响和自己对爱的思考。

主持人:这篇作品是周浩然同学负责评论的,我们先请他聊聊他的感受,可以概括性地说说大致的看法。

周浩然:我刚看这篇作品,觉得写猴子捞月有点像小朋友的故事。但是其实只看到几行之后,就会发现有一点朦胧的感觉,作者好像是想用这个意象来借喻一些东西。然后再往下看,慢慢整个故事就铺开了。

我想从两个方面展开谈一谈这篇作品,一个是从故事角度。虽然我看得出来有的故事好像是经过加工的,但是整个故事叙述起来很流畅,就像是平时日常生活里的一些事。到了最后,情感的部分好像也凸显出来了。当然整个情感的部分也不是很虚的回忆和抒情,是一种结合故事、故事背后的第三人,或者说是故事主人公的一种自己的想法。第二个是人物塑造角度,人物并不是非常形象的,而是日常化、平淡化的,可能有一种轰轰烈烈归最后都归于平静的感觉。

这个故事的立意,我觉得算是抛出一个题目给我们大家所有人思考。就是每个人对于生活和爱情,好像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追求。每个家庭和每个家庭的教育,或者说每个家庭的原生家庭的环境都是不一样。我觉得这个故事读起来,可能让我对于人生、家庭或者说爱情都有一些思考。

主持人:我特别喜欢这篇——其实每一篇我都很喜欢。虽然我刚刚读到作者在自评里说这篇文章“全是感情,毫无技巧”,但我觉得感情就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当你想讲述一个关于爱情的经验的时候。就像作者说的那样,“像灵感点亮创作一般,生活也是在倏忽间被点亮的,而这瞬间的照亮催生灵感”。这篇文章给我最大启发就是感情的重要性,一定要写自己有感情的文字。

周浩然:我为什么会得出“朦胧”这个词呢?因为看到一开始引入的故事,我的第一反映是觉得有些简单或俗套。但是作者再往后写的时候,我就觉得她可能是用这个我一开始理解的比较简单的故事,慢慢往下梳开。所以,我觉得故事的情节回忆的部分,没有那么的突出。我觉得这篇作品的情节比较朦胧,更像是让读者自己去理解自己、去展开、去铺开。

吴舒萍:很喜欢这篇,比较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会想用到猴子捞月这个故事和自己的成长相对应。

主持人:《今夜打捞月亮》的作者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汤舒奕:我是《今夜打捞月亮》的作者,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写作感受。关于为什么想用猴子捞月这个故事和自己的成长相对应,其实我自己也没有特别清楚。当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完全出于灵感,我顺着自己的成长经历往回推溯,其实我对于恋爱、爱情等等的看法和态度很大一部分是受母亲影响。这篇文章的灵感虽然来源于男朋友,但是主角其实是我的母亲,我从她对我的教育中收获了很多,所以非常感谢她。在我和母亲的相处过程中,童话和寓言占了相当的比重,童年记忆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文中提到的磁带机。猴子捞月的故事是我记忆中接触到比较早的寓言故事,可以说是我的启蒙故事。但是我的母亲是一位有些反叛的母亲,她的启蒙不是要求我吸取猴子捞月的教训,而是和我讨论猴子究竟是愚蠢的,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因此,我在自己的生活中时常愿意和所谓的主流观念唱唱反调,追求自己想要的水中月。 在写作的时候,我也意识到了老师刚刚提到的陈述性内容占主导的问题。如果有可能的话,我想对这篇文章进行一次再加工。当时一直没有很好的主题,最后写的时候比较匆忙。也因为一直是比较平淡的陈述,没有展开的情节和描写,所以到最后淡得自己也不太写得下去了,只能匆匆收笔。听了老师的意见,我现在有了一些比较初步的想法,希望能使这篇文章的可读性强一点。

刘承锦《少年》

文章简介:

文章写了关于笔者与一个素不相识的农民工爷爷相遇的三次经历,最终通过自我剖析和反省以及杨绛先生的启发,与自己的劣根和解的故事。文章通过倒叙的手法,先由一段形象的外貌描写出发,让人在心里先对主人公有一个大致清晰的认知和好奇,之后层层递进抽丝剥茧,慢慢解答读者的疑惑。文章链接了杨绛先生《老王》中的形象,旨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民群体上,饱含着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自省。文章关注点敏锐,对自身心理状态剖析深刻,但情感不够强势,缺乏与读者共情的能力,把“私我”推及“大我”的能力还仍需加强,杨绛的经验的补足是弥补这一缺陷的一大办法。

主持人:《少年》这篇作品是朱舒同学评的。

朱舒:我第一次看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开始是一个关于侧脸的描写,是一个很英俊的男生。我一开始以为会是一个浪漫的故事,读到最后我发现是一个很细腻的故事,讲的是作者在高中阶段遇到的一个年纪比较大的男性长者,他可能身份不像说读书人或者多怎么样的人,但是是一个让人感觉很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人。我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感觉作者的心思很细腻。他会结合他上过的课文,然后去发现。因为我们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人,但是我们都不会想得太深刻,但是作者就是会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然后写得也比较细腻。而且就是比较善于捕捉生活中其他人捕捉不到的一些情感吧,可能我遇到这样的人,我不会往那个方面想。还有文笔也很好。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篇文章。

主持人:我的感觉跟朱舒同学比较类似吧,感觉作者很敏锐,能够捕捉到一些大家平时可能会忽略掉的细节,抓住这种细节。然后还有我比较会共情的是关于《老王》的那一段。因为高中时《老王》就是一篇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文章,记得当时读到最后的时候,心情很难过。作者对这种文本的勾连运用得很巧妙,让我感觉特别能跟他共情。作者能讲讲吗?

刘承锦:非常感谢学姐对我文章的肯定!当初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是有过用第三人称写这个题材的,是一个比较短的一个小说,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就选了它,因为当时是为了比较容易能够介入外部的一个文本、一个其他人的经验。当时想到这篇文章,正好就和那个杨绛先生的《老王》能够比较好地契合,我就选了这个题材。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其实是因为之前高中看郁达夫的《沉沦》,受他影响蛮大的,比较痴迷于去用一种自我暴露的手法去剖析自己平时可能不会太关注到或者会被日常忽略到的那种不好的东西,然后自己把它写下来。我觉得这样可以一个是更好地认清自己去改变自己,第二个是也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有一个更好一点的社会公用,去反映我们如今生活当中一些平时不太容易被关注到的东西去给予它们更多的关注。谢谢!

黄姝雅《在黎明之前回家》

文章简介:

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东野圭吾《黎明之街》,设计了父亲、男友、书中的渡部三人出轨的线索并行的处理,主人公以间于旁观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在作品中呈现,算是对借鉴事例的一种个人化处理。文学作品中的出轨事件,女性似乎一直都是受害者的地位,无论其接受还是反击。作为读者时常会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想法,尽管她们似乎已经在能力范围内作出了最优解。这次创作,也是想探究一下有没有更优解。所借鉴事例的结局并不友好,书写时也能代入当事人愤怒无奈悲哀的情绪,故而运用时将结局加以修改,对犯错的三人进行批评谴责,也给以重新选择的机会。让他们在黎明之前回家,是最大的尝试。

主持人:之后这篇是《在黎明之前回家》,评这篇的是郁子漪同学。

郁子漪:因为这次工坊有个要求:要如何处理现实经验,如何用他人的经验来丰富自己的经验。当时看到这个要求的时候,我内心是有点迷茫的——到底应该该怎么处理这个经验呢?再讲讲我为什么会选到这个文章。因为很巧,文章里面的那个一个女主人公居然也姓“郁”,然后我就选了这篇文章。但巧的是,本文正好解决了我当时的问题——它关于经验的处理是非常巧妙的。

我们进入文本看一下,它是用交错的三个经验来充实“婚外情”,也就是出轨这个主题的。一个是她自己男朋友陈的出轨,让她和陈的爱情破碎了。另外一个是爸爸的出轨,让他们整个家庭关系岌岌可危。还有运用了《黎明之街》中,渡布出轨秋叶的情节来支持丰富这一个婚外情的经验,现实和文本交错着丰富。

文章中首先出来的是两个现实经验,郁和她母亲她们共同陷入了一种情感危机。就像文章中说的那样,它说:“互相懂得各自面对溃烂的爱情,在青年和中年”。但是她们互相帮不上一点忙,各自都在烦恼着自己的一地鸡毛。所以,当父亲和母亲他们在吵架的时候,郁她总是会躲在她的房间里面去看《黎明之街》。我觉得这个处理非常巧妙——她看似是从父亲和母亲的“婚外情”中跳脱出来,但实际上她又进入了另一个出轨的文本之中。她看似是解脱,实际上仍然是深陷泥潭。这段时期的郁的家庭,其实是陷入一团乱麻的境地的。文章的第三段中写到:“外面有争吵声和玻璃杯摔碎的声音”,可以看出,这种“婚外情”的冲突是非常的严重的。另外,郁她拍到了爸爸那些出轨的证据。但是她也帮助爸爸保全他的颜面,假装不知道,跟爸爸达成了一种合作的关系。

但是其实整个文章它存在着一种转变。这也是文章的高潮部分——郁她收到了她男朋友陈给她一封坦白信,从那封信开始,她的青春之恋就破碎了。但是她其实是得到了一种自由。原来的那种感情对于郁来说是一种枷锁,把这段感情给扔掉了以后,我觉得郁变得稍微通透了一点——她不像以前那样,只要爸爸妈妈吵架,就躲进房间里面看《黎明之街》。她对她的母亲的遭遇不再是充当“陌生的看客”,而是开始同情她的母亲,她“第一次学会共情”。并且从那一次开始,她的母亲也获得了一种转变,不会跟父亲有那种激烈的冲突,反而是字正腔圆列举各种父亲的罪证,一字一下地敲在那个男人的心上,让父亲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悔过。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文章原来紧绷的情节变得舒缓了起来。在这个时候作者又插入了《黎明之街》——渡布他也打车回家了,相当于男主人公在黎明之前回归家庭,结束了那一场婚外恋——和父亲黎明前回家的情景相同。

另外,文章中比喻的灵活运用也让我惊叹。有的时候你以为文章在叙述,但其实这个叙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比喻,比喻是融入在叙述中的。比如文章里写道“做压轴题的时候,过程分也是分,不要不当一回事”,我以为它真的在讲主人公在强化班做数学题的经历,没想到最后其实是个比喻句。它说的是:“那些试图挽留在罪恶边缘的拉扯,也会被算作为一段失败感情的过程分。”把做压轴题时候的过程分来比作了那个在为了挽留那种感情的时候所做的努力。而另外的还有几个比喻句,我觉得也处理得非常好——郁和陈分手失眠的晚上,“两眼看到的夜色一深一浅”,它用这个来比喻什么呢?文章中说:“既然我们看到的夜色都不同,那么实际上生活中的两个人肯定也是完全不同的。”另外还有:“买玫瑰花是被它的荆棘所吸引,日后被扎伤也是情有可原”。我觉得作者完美地抓到了自然生活和内心情感的一些相似之处,很巧妙地表达出来。作者的语言文字功底很让我佩服。我想讲的就这么多。 主持人:嗯,这篇给我的印象的话,是觉得作者很擅长融合不同的经验,特别是在读创作谈后就更加这么觉得了。因为我自己读这篇文本的时候,其实是完全没有看出来作者是纯粹依靠他人的经验进行创作。可能会有点冒昧,但是我读的时候确实是以为作者有类似的经历,然后把这个经历挪移到文本里的。它写得非常真实。读了创作谈之后才发现,作者更多地是运用到了“概念先行”,先决定去写出轨的主题,然后设计各种线索,把它们融到一起去,让人非常有代入感。作者自己在创作谈中也说了,写作过程中感受到了当事人的愤怒和无奈。然后作者有想讲的吗?就是或者想回应一下郁子漪同学吗?

黄姝雅:我尝试写“出轨”这个话题,但其实我对情感这一方面,不是很了解。朋友说这个文章有一点硬的感觉,因为我在写作中其实一直试图用逻辑来解释情感。尽管我们都知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感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说明的东西。但是通过逻辑来解决情感就会给人一种感觉——这个问题是有解法。正如让他们在黎明之前被原谅回家一样。

在我考虑用用东野圭吾这本书之前,我在《黎明之街》和《圣女的救济》之间选择。《黎明之街》最后结局是和解大团圆,而《圣女的救济》里面的女主人公毒杀她的丈夫,放弃了对丈夫的救赎,相当于给自己以自由。我觉得自己可能还是一个传统秩序的维护者,觉得作品还是需要大团圆的结局给读者以交代和慰藉。就像我在那个作品里面说道:小说家,他要满足大家猎奇的需要,帮助大家摆脱生活的平淡。所以他要给一些一波三折的情景,让大家是感觉到文字作品中就不同于生活的丰富。当然也要满足大家渴望圆满的心理,就是因为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也不如意事常八九,不能再受到作品这种非现实因素的摧残。所以还是给了一个结尾让他们回家。就无论是让他们在现实中和解,回归正常的家庭,继续新的生活,还是只剩下彼此,给对方尊重与祝福。 这是我的一个考虑吧,可能跟有些同学这种观念相左,在此抱歉,不好意思。

主持人:我感觉你写得非常好,特别是几个经验文本融合到一起,融合得很完美。

金希桐《二十岁、人工信件和杯中飓风》

文章简介:

文章书写了一段青春回忆,以二十岁为截点思考自身的存在、与他人的关系。全篇讲述一个简单的故事,即与多年友人的相处、分离、争执与和解,透露出“我”的迷惘以及对自我内心的深度挖掘。以二十岁、通信和飓风为核心意象,反复交叉出现,采取古典文本与现代思考相钩连,试图构建平和哀伤的审美体验。

文章所涉及的问题带有鲜明的青春印记,例如面对年岁的成长和对亲密关系的思考。作者没有试图评价正误与否,而是选择以呈现的方式,向读者打开其情感丰沛的精神图景。

主持人:接下来是《二十岁、人工信件和杯中飓风》,我真的是非常喜欢这一篇,用个不知道恰不恰当的形容词,我觉得这一篇写得非常二十岁。那么我们还是先交给互评人刘承锦同学。

刘承锦:当时选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是因为对这个题目非常感兴趣,一个是“二十岁”,一个是“人工信件”、一个是“杯中飓风”。它整篇文章也把这个题目诠释得非常好,还有一点我觉得蛮难得的——他写的是作者和他朋友之间的那份感情。那份感情到底是友情还是爱情呢?写出了这样一个矛盾的心理和自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那个过程。

我以前听《蔡康永的情商课》,当时在谈到“爱情”那一章的时候,我印象很深,有一节课他提到友情和爱情本就是一种情感,它们不是两种情感,只是说爱情的程度比友情更深。我觉得作者写这个主题的价值就在于我们在这个新的一个时代,也许当我们谈到友情和爱情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无法去很清晰的辨析。比如说友情,有男生和男生之间的友情、女生和女生之间的友情,或者是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友情。有时候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友情会被误会,或者有时候男生和男生之间的爱情也会不被理解。所以我觉得这个文章非常的勇敢,把自己的那种矛盾、挣扎写出来。

然后我想第二个谈的就是他的文本叙述,我觉得很厉害,它的整个叙述中夹杂着他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我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的感觉,并不是说像站在外面去看一个发展过程,而是作者的情感像洪水一样裹挟着我。在这文章之中,就这样被冲走的那种感觉,代入感非常的强烈,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地方。它整个文章的文字都透露出了他对人生的那种一点点迷茫,一点点伤感,一点点厌世的感觉。我觉得这个这种感觉是在他整个大主题“思考感情”的这个大主题下的那种补足,会让整个文章显得更加的情感充沛,不会那么单调。 我想问的一个问题就是——当时读完这篇文章,我并没有感受到直接的“外部文本的经验的接入”。因为作者想表达的这个经验肯定是对这种感情的一个思考,但是我并没有很读到特别明显的外部的文本,别人的经验对本人的经验的一个补充,虽然这个并不影响这是是一篇非常厉害的文章。

还有一些地方就是文章的风格这方面。其实我觉得文章的风格让人感觉非常的舒服,但是有一些修辞用得稍微会有一点让我困惑。比如说“我们都忍不住哭了,如同两只塞在盒子里的猫”,我的感情其实已经被作者带动的非常的到位了,但看到这个“如同两只塞在纸盒里的猫”的时候,竟有一点笑场。我觉得这样的一些文章细节可以在多加考虑一下。 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文章整体而言非常深刻,但是可以把这种“对于友情爱情的这种思考性”体现得更加明显,而不是直接停留在自己的感情上的成长,这样文章会更有力量和深度,会给读者带来更大的冲击和启迪。我想讲的就是这些,谢谢。

主持人:嗯,好,谢谢谢谢。想讲一个点,刘承锦同学提到的那个关于纸盒和猫的细节,我其实感觉写得很精确。因为,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啊,可能只是我自己的体验——我想哭的时候,我就会疯狂地缩起来,跟猫会缩到纸盒子里一样。当时读到这里就觉得写得很精确。这篇文章呢,感觉作者有一种我很羡慕的能力,就是能用文字让人共情,能把情感传递出来。

主持人:作者愿意聊一聊吗?

金希桐:大家好,我是作者,我想就“文本”谈一下,我个人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是有两个困惑的,(当然这两个也都被我的点评者同学指出了,非常感谢他。)

第一个困惑在于对我的朋友,也就是文中的“她”。“她”的形象的塑造其实不是非常明确的。我想了很久,应该从哪些我们相处的经验中去塑造他的一个形象。但是这个经验实在是对我来说非常难以提取。我觉得好像和她就是相处的每一秒都是她形象中的一部分,很难提炼出那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东西。这个也是我后面会继续思考,怎么去改的一个部分。

第二点就是对于其他经验的引入。因为我也是看了《然而》这本书,其实是引入了一些其他的有同样经验的人,为他们立了小传。然而对于自己的写作,对于其他经验的引入,依然不是非常的明确。可以说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都非常的迷茫,非常无所适从的感觉。所以只能从自己熟悉的那些文本中进行一些抓取,而我所熟悉的好像也只有一些比较古典的文本。我在自己的这个自评中也写道“希望它们可以有所帮助”,但是实际上呈现出的只是一种獭祭鱼的效果。

还有一个很小的点,这个点我也没有自己写。因为它实在是太小了。我用到的这种其他的文本,一些所谓典故之类,除了最后一个,其他全都是非常传统的,非常东方的意象。而最后一个(典故),一方面,和我们最近学的“外国文学史”(课程)相关;一方面对我来说,整个事件是一个突破。所以我想使用一个古希腊的故事进行一个辅助。但这个点实在太小了,我也是就是突然想起来,然后提一下。

第三点是我比较想要回应一下我的点评者同学。他点评道在修辞上,尤其在一些比喻的方面会感到一些困惑,觉得这样可能不是非常贴切,会有一些断层或者断裂的感觉。 我觉得一方面是由于我个人的思维其实比较跳跃而形成的,另一个方面说实话我没有想到那么多,我只是单纯地觉得这样的字眼可能挺好看的,或者说我就是瞬间就想到了这个,所以相当于是想到了什么就写什么了。在措辞方面我会好好再想一下。

最后是好像是对我的文章提出了一些要求,比方说就是可以更多地加入自己明确的思考,我想读者有类似的希望是完全合理的,因为读者什么也不知道,和作者在信息层面有天然的不对等。是这样的,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其实就在于希望自己可以去好好地想一下这件事情,理清自己的思绪。所以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找了一个比较亲密的朋友,对整个事情进行了一下复盘。但是在复盘的过程中,那位朋友只会做出一些情绪上的反馈,对我自己的思考其实是没有帮助的。所以我其实把这个思考的过程放在了我写作的这个过程里面。然而效果似乎不是太好,直到写下最后一笔,包括到现在,我其实还是没有很想明白,并且就是对我来说非常客观,非常冷静地剥剥离出自己的所想,是一个有点残酷的事情。我会觉得有些就是没有办法下笔。我大概就说这么多,谢谢。

四、另一种现实

邹江睿《扁平足与木菠萝枝》

文章简介:

扁平足是一种先天性足部疾病,而木菠萝枝常见于岭南地区,是一种带有潮湿、滞热含义的意象。小说以患有先天性扁平足的新大的成长经历为线索,讲述母亲阿丽和新大之间有关管束与自由、控制与被控制的纠葛。木菠萝枝在文本中作为母亲控制欲的物化,贯穿全文。小说主要着重探讨常见于中国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规训和逃离的主题,以新大逃离母亲、新大逃离民安街、珠珠逃离民安街等多组关系揭示规训对人的异化。小说以小敏发现新大的扁平足、而新大拿起木菠萝枝对小敏怒斥结尾,表明了规训在代际间的传递。

主持人:我一直觉得这篇写得特别有意思,然后也很好奇作者是怎么想的,那么还是先请负责点评的汤舒奕同学聊一聊看法。

汤舒奕:我非常喜欢这篇文章。我觉得作者做的最厉害的一点就是这篇小说的可读性非常强,它很耐读,值得我们去一遍两遍地反复品味。

首先我觉得作者文字功底非常好,他的语言充满蕴藉。他的详略处理,我觉得是做得非常好的。小说中有的地方,像新大父亲的不辞而别,反而是以很平淡的一笔带过。但是作者对很多微小的细节却是铺陈开来的,比如说是阿丽听到街上的妇女们谈论孩子走路的这段心理描写,我觉得他写得就非常详实精彩。“她刚从菜场买完食材,袋里的鲫鱼扑棱棱发出声响,锋利的塑料压在手腕上勒出一道浅红的血印,她忍不住用另一只手去挠,那儿痒得仿佛细针扎在皮上。”

通读完这篇小说,可以很明显感觉到作者他有非常完整成熟的构思和逻辑。他的叙述是非常缜密、非常连贯的。作者在自评里说,他想通过小说来探讨常见于中国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规训和逃离这一主题。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正确的,我觉得对于新大来说,他想逃离的是像扁平足,还有母亲的控制,以及民安街令人感到压抑恐怖的气氛,我觉得作者起这个名字可能也有他自己的用意吧。从这些方面来讲,新大的逃离是成功的,但是他自始至终其实没有逃离民安街环境潜移默化的精神控制。这些体现在他反复梦见的木菠萝枝,还有最后他对于小敏的扭曲还有失控等等。包括其实在他还没有离开民安街的时候也有体现,比如民安街的人对于珠珠的议论,说她生不出孩子、身上带病毒,这样的偏见或者愚昧,使得从小在民安街长大的新大也不自觉地逃避珠珠,甚至不敢让母亲知道自己见过珠珠的事。他是民安街规训中的受害者,但同时他自己也是民安街的一部分。

最后我觉得作者对于人物的处理,和巴金先生的《寒夜》其实有一点点像。他对这些人物都是怀有同情的,但是他并不去评判他们的褒贬,而是让他们自己的去活动,让读者自己去感受。

主持人:我刚刚把作者的自评读完了,很有感触。因为他讲到自己想写的主题是中国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代际关系和逃离,我就在想,我们在逃离某些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也在被这些东西所规训呢?因为作者自己讲到了说木菠萝枝在文本中是作为母亲控制欲的一种物化而出现,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我自己以前见到过的一些关于家庭内部控制的东西,可能这种东西确实会是,不管你想不想吧,都会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然后作者有什么想谈的吗?或者我有点想问作者一个问题,就是在写这个文本的时候,你处理是什么样的经验?

邹江睿:我先回答一下刚刚主持人的那个问题吧。其实我感觉不能说是我自己一个人的经验,可能是一个从周围的人啊,或者是就是同类人中获取的。因为我感觉在自己的家庭当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与父母之间的矛盾,或者不能说父母有意识去规训你,但是这种东西一直存在在这个家庭的这个氛围当中。要说这个小说是怎么开始的话,可能是我的女朋友,她是岭南人,广东广西那边的。她发给我一个视频,家里面有一个小侄子街上走路,然后她那个小侄子呢就患有扁平足。然后呢,他家人让他在那个街上走路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他比较踉跄的状态。然后我又就是联想到了之前女朋友跟我说过,岭南地区比较看重家庭,包括宗族关系这样特有的文化,我就想到去构建这样一个主题,不是说是我自己的经验。我自己可能有这方面,就是父母对我的管理之类,但并不能够完完全全的作为一部小说的核心来写。我就是运用了别人的经验。

主持人:想问一下作者,当时是这么构思的吗,就是用一开始先有目的的写法去写。

邹江睿:对。我还是比较观念先行的,就是先想写这个东西,然后才去构建这个故事,确实是这样的。

南京师范大学“纪实与虚构”写作工作坊作品展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