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典名著 > 外国名著

《十日谈》16世纪的意大利风情画

发布时间:2016-05-22 来源于:网络 作者: 佚名 点击数: 263次

作者介绍

  1313年,薄伽丘出生于佛罗伦萨。成年后,他学习过经商,也学过法律和宗教,但是唯独文学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他广览勤读,交游契阔,商业社会的繁荣、市井生活的淳朴、上流贵族骑士的奢华为他的作品增添了真实和生动,而与诗人、学者、神学家、法学家的广泛交流,使他具备了深邃的思想魅力。

  他听从了自己灵魂的召唤,从事于文学创作,把自己当做一件文学的祭品,将自己的终生都供奉给了缪斯女神,一生留下了丰富的文学作品:传奇《菲洛柯洛》、《亚梅托的女神们》、《菲娅美达的哀歌》,长诗《苔塞伊达》、《菲洛斯特拉托》、《爱情的幻影》、《菲埃索勒的女神》,以及代表作《十日谈》。作为文艺复兴的宣言,《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称为“人曲”。

  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家,博学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他积极参与当时的政治生活,面对宗教专制和贵族势力的压迫,他坚定的站在共和政府一边,并多次收到共和政府的委托,担任财务和外交官员。

  1374年,他的好友彼特拉克逝世,巨大的悲痛损坏了他的健康,一年后便离开了人世,而人类历史上从此多了一颗启明之星。

内容简介

  3名英俊的男青年和7名美貌的少女为了躲避一场瘟疫,一起到乡村避难。在悠闲的野外生活中,他们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打发无聊的时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里他们总共讲了100个故事—这便是《十日谈》的由来。

  薄伽丘不仅是一名批判宗教神学的斗士,还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他也曾有过困顿的生活经历,也感受过爱情的刻骨铭心。他认为,爱情是人类最为美妙的情感,能够为混沌的心灵打开一扇通往光明的天窗,让愚笨的人变得聪明起来。追求爱情、自由、平等和现世幸福的思想在他的作品中均有所体现,而在五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些思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

  《十日谈》问世后,很快被译成欧洲各国文字,深受读者欢迎,很多优秀的后世作家都从中汲取过丰富的养料。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和法国纳瓦尔的《七日谈》简直就是《十日谈》的翻版,德?维加、莎士比亚、莱辛、歌德、普希金、济慈等也都曾采用过《十日谈》故事中的素材。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普鲁斯《傀儡》

    《傀儡》的结构是独特的,它表现出作者谋篇布局上的缜密与严谨。首先,故事围绕着两条线索进行,一是伏库尔斯基与没落贵族阶级相互利用又互相冲突的情节,一是伏库尔斯基...[详细]

  • [南非]库切《耻》

    库切是南非当代著名小说家。自1974年起,他先后发表了《幽暗之乡》、《国之中心》、《等待野蛮人》、《麦克尔・K的生平与时代》、《敌人》、《铁的时代》以及《彼...[详细]

  • [委内瑞拉]彼特里《独裁者的葬礼》

    索拉纳神父原是一个普通教区的教士,因参与旨在推翻佩莱斯专制统治的活动而被捕入狱。获释后,他通过一个女人的关系,投靠了佩莱斯,成为总统的专职神父。总统去世后,新当...[详细]

  • 十日谈 [意大利]卜伽丘

    【作品提要】1348年,一场空前的鼠疫席卷了意大利重要城市佛罗伦萨。为躲避瘟疫,七个出身良好的淑女和三个风度翩翩...[详细]

  • 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以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地再现了路易十一统治时期法国的历史真实,反映了宫廷与教会对人民的双重压迫以及人民对这两股势力的反抗和斗...[详细]

  • 莫泊桑《漂亮朋友》

    杜•洛瓦的形象不禁令人想起巴尔扎克在《幻灭》中描写的青年野心家吕西安。吕西安是个失败者,因为他缺乏的正是杜•洛瓦的无耻和不择手段。同样被美色所迷醉,吕西安...[详细]

  • 莫泊桑《项链》

    《项链》能长久被广大读者喜爱,与其中鲜明、独特的个性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是分不开的。玛蒂尔德就是《项链》所塑造的一个爱慕虚荣的,遭受挫折后才回归务实、勤劳...[详细]

  •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平淡之中绽放光彩”。...[详细]

  • 莫泊桑《一生》

     莫泊桑的《一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似乎总是一些家长里短式的生活絮语,细细描述的都是平淡无奇的细枝末节。小说细腻地刻画了雅娜从怀揣梦想的少女到梦想一步步幻...[详细]

  • 莫泊桑《羊脂球》

    对于莫泊桑来说,《羊脂球》是他文学生涯中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正是这篇小说,使莫泊桑一夜成名。小说发表于1880年,当时几个以左拉为崇拜对象的青年作家,相约以普法战...[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