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作家 > 外国作家

小说建筑师: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发布时间:2010-10-14 来源于: 北京晚报 作者: 邱华栋 点击数: 412次

  从20世纪小说史来考察,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最主要的贡献,来自于他对小说的结构和叙述形式的探索成果。在20世纪现代主义先驱们所开创的叙述道路上,比如,在詹姆斯·乔伊斯、多斯·帕索斯等人在小说的结构和叙述方式的探索影响下,他又锐意进取,大胆地向前走了一大步,创造出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小说结构和叙述方法,以结构和叙述的立体化实验,成功地将拉丁美洲的独特历史和现实的丰富画面描绘了出来。他的小说题材广泛,大都聚焦于拉丁美洲复杂的现实,以无畏的文学写作,加入到“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潮流中,猛烈地批判当代秘鲁社会的弊端,书写出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新传奇。

  巴尔加斯·略萨获奖,将使我们重新把注意力放到拉丁美洲文学上,那是一片至今还活力四射的文学热土,并不断地诞生着未来的文学大师。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并不像有些媒体所说“爆冷门”,他一直在最可能获奖的核心名单里,只不过他被连续提名 20年了,老是不得,别人就以为不给他了。今年,我就预测西班牙语作家获奖,我心目中有两个作家,一个是墨西哥的富恩特斯,另外一个就是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看来我的感觉还比较准。因为前几届都是英语、法语、德语作家获奖,这次肯定要轮到西班牙语等其他语言的作家了。综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接近70 个人都是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的使用者,你就明白,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一个欧洲文学奖。所以,落到中国作家头上的可能性注定很小。

  很多媒体称“略萨”获奖,这是不对的,闹了笑话,“略萨”是他父亲或祖上的名字,应该称呼他“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或者至少“巴尔加斯·略萨”才比较准确。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获奖距离加西亚·马尔克斯1982年获奖已经有28年了,才再次为拉丁美洲作家赢得了荣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微博表态是“我们一样了”。他们俩过去的关系曾经特别好,巴尔加斯·略萨还写过评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本书,叫做《加西亚·马尔克斯:一个弑神者的历史》,这是他出版于1971年的博士论文,长达40万字,对同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尤其是《百年孤独》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并且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有意思的是,后来他们还打了一架,加西亚·马尔克斯被巴尔加斯·略萨把眼睛打肿了,因为,加西亚·马尔克斯提醒巴尔加斯·略萨的妻子,当心她丈夫在外面拈花惹草,结果巴尔加斯·略萨怒不可遏,找加西亚·马尔克斯打架。很长的时间里,两个人交恶了。一直到去年,巴尔加斯·略萨出版新版全集的时候,才再次收入了《加西亚·马尔克斯:一个弑神者的历史》,这说明两个人到了老年,握手言和,友谊恢复如初了。

  巴尔加斯·略萨特别关心政治,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和政治有关,但却是文学的绝妙表达。

  巴尔加斯·略萨几次来到中国,对中国态度友好,洽谈版权都很大度,因此,光我搜集到的他的各种中文版本就有三十多种。不像加西亚·马尔克斯,他认为中国在未经过授权的情况下,盗印大量他的包括了《百年孤独》等著作。虽然那些盗版都是在我国加入伯尔尼版权公约之前,但他曾经开出了百万美元的《百年孤独》版权高价,还要求把过去印刷的《百年孤独》的版税全部补齐,把我国的出版社吓得够戗,因为,《百年孤独》有六七个出版社出版过,哪家出版社都不会给他补稿费了。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悄悄地来到上海,专门搜集各种中文盗版。我们现在的市面上只要有他的著作,一定是盗版。但听说最近已经有人亏血本买下了《百年孤独》的版权,不知道结局会如何。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德国]格拉斯《铁皮鼓》

    《铁皮鼓》是格拉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59年。这位当时年仅32岁的德国作家因此闻名遐迩,成为在纳粹时代长大、在战后幸存的一代德国人的代言人,也是战后德国“...[详细]

  • [德国]伯尔《小丑之见》

    1972年,伯尔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称赞这位德语作家“凭借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结合典型化的灵敏技巧……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二战结束以后,伯尔的小说引领...[详细]

  • [德国]卡内蒂《迷惘》

    1935年,卡内蒂发表了小说《迷惘》,当时年仅25岁。时隔漫长的四十多年,也就是1981年,卡内蒂主要因这部小说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称它是“一部目光深远、思...[详细]

  • [德国]黑塞《玻璃球游戏》

    黑塞从1931年开始构思和创作《玻璃球游戏》。他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精力和心血,历时12年的寒暑春秋,不间断地写作和部分地发表,终于在1943年完成、出版,并在1946年主要因...[详细]

  • 发现林晓哲的小说

    许多年前,我与几位乐清文友在一家茶楼聚餐,座中多是温良之辈,没有喝酒,也没有跳大神般的诗歌朗诵。其间,有人向我们介绍一位新朋友,说他名叫林晓哲,也写小说,我很快就联想...[详细]

  • [奥地利]耶利内克《钢琴教师》

    耶利内克于1983年出版了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并于200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耶利内克“在她的小说和戏剧中,以独特的语言激情揭露了社会庸常中...[详细]

  • [土耳其]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

    这是一个久远的故事,一个有关土耳其细密画师们的故事,讲述他们的死生、信念、爱情和生活。这个故事,名为《我的名字叫红》,曾获得包括法国文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详细]

  • 府天:去芜存菁克制浮躁

    2006年末,第二份工作结束之后,我正式进入了全职写作领域。最初,我不太习惯在家里写作的生活,所以也兼职做一些英语笔译。当2009年开始创作《朱门风流》之后,因为查阅大...[详细]

  • 青衫取醉:《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在青衫上榜2021探照灯年度书单“十大网络原创小说”的《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中,大学生裴谦获得了一个特殊的“财富转换系统”,每当他用本金赚到一笔钱时,所赚金额...[详细]

  • 专访诺贝尔文学奖女掌门:诺奖评选为何保密

    瑞典学院常务秘书长莎拉丹纽尔 图片由瑞典学院提供瑞典学院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机构。作为瑞典学院常务秘书长,每年10月,莎拉・丹纽尔(Sara Danius)都...[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