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网络小说

换个角度看“职场小说”

发布时间:2010-05-21 来源于:《人民日报》 作者: 解玺璋 点击数:

  现在的小说有许多名目,有一种叫做“职场小说”,大约是些职场生活的。就像写农村生活的小说叫乡土小说,写城市生活的叫都市小说,如此而已。但似乎又不尽然。我读了其中的一些,如《浮沉》与《杜拉拉升职记》,就在这似与不似之间。固然,作者笔下的生活是属于职场的,这没有什么问题,而问题在于,在小说叙事中,用传统的文学眼光看,又夹杂了太多的非文学因素。于是,人们会有这样的疑问:小说可以这样写吗?

  这当然是从写作者的角度。如果换成读者的角度,就完全不同了。据说,这两部小说的销量,都在几十万或上百万册,而且续集也卖得很好。这与所谓纯文学只销几千册或万把册的情况形成了强烈对比。这么大的销量能说明什么呢?我以为至少说明了读者的态度,是欢迎这种读物的。这就给我们的判断带来了困难。我们是相信鲜活的、生动的摆在我们面前的销量呢?还是相信那些冰冷的、僵硬的、小说写作的观念和原则呢?

  实际上,在我们的文学传统中,从来都只有作者的位置,而没有读者的位置。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强调作家的主体性,作家敢说我是为自己写作,而不是为读者写作了,这在中国式巨大的进步。作家当然可以真实地而不是扭曲地表达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所触所感所爱所恨,但这也带来另一种隐忧,一旦作家个性表达和精神自白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被不适当地放大,作家与读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就呈现出来了。事实上,文学的存在不仅需要作家,也还需要读者。

  我一直坚信文学因阅读而存在。专家学者、大学教授有权将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从文学史中“忽略”掉,而读者多年之后也可以通过阅读使这个作家或这部作品起死回生,这样的例子很多。作家们或文学批评家们可以因为缺少文学性而排斥一些作品,但读者却可以通过阅读向我们传递出另外的信息。就像《杜拉拉升职记》或《浮沉》这样的小说,既然有那么多的读者接受它,喜欢他,我们就不能无视读者的这种选择。相反,我们应该研究和思考这种选择中包含的读者的愿望和需求。从大众阅读心理中所透视出来的微妙之处,不仅出版商需要了解,作家以及研究者、评论者更应该有所了解,并尝试着换一种眼光和尺度看待这些文学新军。

  单就文学性而言,也未必读者越多的,文学性就越少;而读者越少的,文学性就越多。就我读过的这些小说而言,怕也不能说就没有文学性。文学性的多少是个问题,怎么来认识文学性,文学性在文学中居怎样的地位,更是个问题。像现在正热的职场小说,对读者来说,有它实用性的一面,但也真实描述了年轻的白领阶层在职场中的生存处境,尤其是人与人之间的多重关系,人性在多重关系之下的变化与突围,情感的张扬与节制等等,这些难道不真实“文学性”的内涵之一?这种概况在文学史上并非没有先例,据说法国小说家左拉的《妇女乐园》就被称为“百货公司小说”,因为它叙述了当年百货公司的登场和经营策略,其写作资料也来自号称全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的好商佳和另一家百货公司萨马利丹的商法。但这没有影响它称为一部小说。有人甚至认为i,这部小说具有丰富的想象色彩,把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消费文化融入其作品之中,以至于我们要了解现代消费的初级阶段,还非读它不可。也正因了有这种文学性与想象力,小说才有了观照现实,吸引读者的力量。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聂姆佐娃《外祖母》

    《外祖母》成书于聂姆佐娃失去爱子、物质生活极端贫困的时期。它是一部对“童年的天堂”的回忆录,是作者“为了安慰自己背上的灵魂”而创作出来的。聂姆佐娃的童年...[详细]

  • 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法国作家缪塞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讲述的是一个身患世纪病的青年的悲剧。作品塑造了一个对社会不满而又无意反抗、面对黑暗现实存几分...[详细]

  • 乔治·桑《安吉堡的磨工》

    《安吉堡的磨工》属于社会小说。作家以从“第一天”到“第五天”的五天时间为题,把错综复杂的情节、各式各样的人物巧妙地编排融和起来。整部作品看似松散,实则集中...[详细]

  • 王梓均《重生野性时代》

    宋维扬重生回到1993年,带着满肚子的来自未来的商业知识,回到老爸进监狱,企业即将破产,偷渡去香港,在全民下海经商的档口,利用知识骗取第一桶金,盘活企业,站在时代的风口上...[详细]

  • 《头顶三尺》:赵宏兴的两重世界

     《头顶三尺》集中的多部中短篇,脱胎于此前的长篇小说《父亲和他的兄弟》,它们通过不同的视角,撷取不同的生活场景,展现父亲与小叔的各种冲突,既能相互关联,又可单独成...[详细]

  • 茅盾文学奖40周年刍议

    茅奖”设立40年来,我们的长篇小说创作总体数量不断增长、总体质量持续提升的大趋势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其中因素固然很多,但40年来“茅奖”评选这无声的引领与激励作用...[详细]

  • 新女性写作的另一种可能

    从《太阳石》到《神授•魔岭记》,梅卓的小说创作不沉迷于个体的呐喊或身体的迷醉,而是始终坚持将女性放置在民族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去加以关注,把性别问题的讨论...[详细]

  • “魏永芳四题”:苦辣酸甜小夜曲

    遥远的家乡走出来,到一个大城市生活,每天“凌晨五点钟,闹钟醒了”,魏永芳的作息和我几乎一样,尤其是这个冬天,北京突然就刮起来的寒风总让外来进城务工人员一下子找不到...[详细]

  • 袁甲平《宗明女儿》叙述的魅力与自信

    袁甲平的《宗明女儿》是一篇部可以慢慢咀嚼的中篇小说。...[详细]

  • 烽火戏诸侯:构建“雪中行”的小说世界

    有小人物的江湖梦,有浓厚的人间烟火气,有令人向往的侠气和风骨,有少年不走寻常路的可贵勇气……这就是《雪中悍刀行》,他的作者是知名网络作家烽火戏诸侯。...[详细]

  • 最新内容
    精品推荐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