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网络小说

合理性究竟有多重要(1)?——谈背景设定

发布时间:2010-03-30 来源于:龙的天空 作者: 真理之眼 点击数: 351次

  对每个有过长年阅读经历的读者来说,写评几乎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随便翻翻作品,找几个错字病句,寻几处逻辑漏洞,指指点点的一篇评论就出炉了。

  像这样点评的方式并不在少数,评论者说不定还会被看成是眼光老辣见识卓越,碰上脾气好又内向的作者,甚至还可能诚惶诚恐感激不尽,虽然他几乎没法从这样的评论里找到什么样有用的东西。

  合理性的失误,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给某些读者造成阅读障碍。但是,就如同编写大型软件肯定会存在bug,就如同长篇文稿肯定会有错字率,就如同电影大片肯定会有穿帮镜头,对于动辄几十万字乃至数百万字的网络小说来说,没有作者能从技术性上完全杜绝合理性的欠缺。

  小说成功的关键,合理性并非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小说不适用于“木桶理论”,即最糟糕的部分代表整体水平,而是适用于“指尖理论”,最精彩的方面能吸引到多少读者。

  如果要具体分析为什么合理性层面的失误不会给小说的成败带来必然倾覆,话题会很长。这次先从小说的背景设定来说一说合理性的影响力。

  很多人看小说有自己固定喜欢的类别,首先会从题材分类中去寻找。一部小说应用的背景,是历史朝代,还是科幻未来,是江湖武林,还是奇幻大陆,世界资料的准确完善,固然决定了能不能把特有的世界观氛围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如果设定的事实和现实不符,其后果也并没有通常所想的那么严重。

  武侠和奇幻的背景设定比较好说一点,这类小说的读者认可作者是设定的上帝,不会有什么固定的规则限制。比如说,大多数奇幻世界里精灵是尖细的耳朵,某个作者却在某书中将精灵

  设定成了米老鼠式的圆耳朵。这当然不能说精灵有着圆耳朵就是事实错误,就是不合理。只能说,如果考虑到大多数人习惯于长耳朵的精灵,从迎合读者口味的角度上来说,设置成圆耳朵是一项糟糕的营销。但是如果这个作者有足够的能力,围绕圆耳朵这个特点设计出许多趣味盎然的细节,写得有声有色,结果圆耳朵反而成为了他书里的一个重要卖点。

  但是如果是以现实历史为背景的小说,读者的挑剔性和容忍度就差得多了。比如说,“战国时代竟然冒出了鞭炮”“三国时期就有蹴鞠了吗?”“宋朝的时候哪来的花生?”……只要拿出历史考据的精神来搜索细节,马上就可以找出天雷阵阵。不过,这样的错误真的要紧吗?

  这个问题,其实金庸同学已经在注解里谈过这个问题了。“蒙哥大汗同学是死于四川,为了增添小说的趣味性,安排在襄阳城下被杨过同学用板砖砸死。”这个解释说明了一点:小说不可能是真正的历史,如果小说用了历史背景,那么这意味着是一个接近真正历史的同位面。

  将小说发生的时间选择在一个具体时代,是为了描绘该历史时期的特有面貌,构成小说吸引读者的一个要素。作者要注意到的是,在历史氛围的渲染程度上,让大多数读者认可即成,满足专业人士是一项不可能也成本过高的任务。所以宋代出现花生土豆是不太要紧的,宋代出现无线电报才会比较让人吐血。但是如果这个无线电报是穿越者带来的技术,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

  即使有作者声称他笔下的背景如何如何符合历史真实,但他其实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作者无力考据查证每一个历史细节,肯地会被动地出现“不合理”。哪怕作者是精研某个历史时期的专业学者,也不能把小说当学术论文来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部历史背景小说,它必然带有演义的性质,而且为了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的需要,有时还主动地去改编历史,创造“不合理”。举个例子来说,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这事儿实际上是刘备同学亲自所为。然而演义里人物形象的定位中,皇叔是个忠厚宽仁的好人,三爷是个嫉恶如仇的好汉,殴打上司这回事,皇叔去打了有损形象,三爷去打却是理所当然,于是历史的真实让位艺术的真实,真按历史真相来写的话,皇叔的形象塑造上反而出现了不合理性。

  转回到奇幻话题上,现在有一种很流行的类别是DND小说。由于DND本身有庞大复杂的成形规则书,因此这类小说也非常容易被某些规则高人挑剔。实际上对应这个问题只要一句话就好:我写的是DND风味的小说,而不是用dnd规则来写小说。

  来自:龙的天空

  原文:http://www.lkong.net/viewthread.php?tid=7365&pid=570292&page=1&extra=#pid570292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古代言情网络小说的“反言情”主题

    古代言情网络小说虽有“言情”之名,却始终存在着“反言情”的主题与 书写络脉。从历史同人到清穿、宫斗、宅斗,这一类型演变过程也是“反言情”趋势越 来越突显的过...[详细]

  • 网络侦探推理小说创作迎来新风口

    侦探推理小说、言情小说与武侠小说可以说是纸质图书时代最重要的几种通俗文学类型。而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之后,言情小说除了原本的都市、校园等传统题材之外,还衍生出...[详细]

  • 齐橙的《何日请长缨》:大气磅礴的历史感

    《何日请长缨》则起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全球化来临的1995年,关注的是中国当代工业的新发展,指向了重新崛起的强国梦。齐橙对此有精确的创作阐述:“我创作...[详细]

  • 《灵境行者》破解副本与都市异能流美学

    《灵境行者》以都市“小人物”为抒写对象,以破解灵境副本为背景,以人间真情为线索,折射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职业特性影响人物精神与行为的可能性,诠释了灵境性对人性的...[详细]

  • 网络文学的两个传统,由《大奉打更人》说开去

    网文读者可以用网络文学自身传统去解释和补充他们面对的虚构世界,即便过于奇异,仍旧可以说服自己接受设定,并且为之后遇到的更加奇异的世界设定做铺垫。但是社群之外...[详细]

  • 跳出“虚焦”书写,真实城市在网络小说中凸显

    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紧密相连。中国网络文学成长于中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随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网络文学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数字河流,悄然成为连...[详细]

  • 诡异无限流小说推荐

    当今的网络小说,如果仅靠某种元素,似乎已经无法刺激到读者的阈值。很多网络小说呈现出“综合”的倾向。尤其是近年比较火的”模拟器“流小说,更是比无限流更上一层楼...[详细]

  • 府天:网络小说的迭代、升级以及改编

    离开大学校园,踏入职场的2004年,对我来说,可以算得上是网络文学元年。而仅仅不到一年之后,我就因为书荒而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旅。如果算上纯粹作为读者的时间一年,至今...[详细]

  • 网络小说嫁接短视频,跨界传播能否持续

    在短视频平台里,有不少这样的视频:“地铁跑酷”游戏、切肥皂、做蛋糕等解压素材的画面,搭配由网络小说文字自动生成的AI(人工智能)配音。这类视频被制作者称为“(小说)推...[详细]

  • 人机结合,是未来网络小说的创作趋势吗?

    近期,以ChatGPT和Sora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引起广泛关注。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究竟几何?社会各界已有诸多讨论。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大模型传播学发展研讨会上,...[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