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说评论 > 网络小说

《憋宝》怎么吸引了我

发布时间:2010-11-07 来源于:网络 作者: 佚名 点击数: 320次

  文章从一开头,就让读该书的作者感到好奇,这是六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围着火堆,干什么呢?这让我们常人来理解的话,绝对都是会说他们围着火堆烤东西吃,必竟他们口袋里没有多少钱,谁找到东西,大家一起吃,也符合乞丐的条件,何况他们的穿着,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作者一把故事情节拉近,原来他们不是在烤东西吃,而是看着那蓝蓝的火堆,并且乞丐的面部表情也描绘了出来,他们很贪婪,是什么东西呢?紧接着,来了一个青年人,拿着棍子把这些乞丐赶开,说来也怪,这些乞丐也不反抗,很顺从,马上就走开了。而这个年轻人快步走到火堆旁,伸手从冒火的火堆里,取出了一块有字的金砖,火里面有金砖,这是没有的事,谁会把金砖放在火里呢?作者并没有马上告诉大家答案,随着故事的发展,那个年轻人的手里的金砖起火了,并很快延伸到了那个年轻人的身上,一会儿功夫,年轻人全身起火,一下子就烧得干干净净,化为灰烬。按人之常情,如果有这些情况,是人都会去救的,但是这些乞丐并没有,反而任之,并且发出傻笑,还捡起刚才的骨头放在嘴里吃,恐怖的情节,这些到底是乞丐还是别的异型。(不好意思,看过美国大片后,总算找到异型这两个字)作者说的这些,就有可能让很多人入谜,一直想追求答案。因此,就随著作者的文笔进了这个故事。我也是这样的上钩的。

  的确,一本书要吸引人,情节是一个方面,场景也是一个方面。就跟我们的电影里一样,有恐怖的情节,如果不加上增加紧张气氛的音乐和让人恐怖的环境,是让很难让人心惊胆跳的。这本书里面就有很多比较恐怖的情节。如刚才写乞丐的时候就有。他们六个乞丐面部表情长得很怪,一嘴黄牙,还流着腥臭的黏液,还吃死人的骨头,火灭了,人也不见了;黄亚楠的徒弟肚子饿了,吃了一个那个老人给的馒头,哪知一咬满嘴是鲜血,吓得要死;荷花,看到一个黑影向他冲过来,她用手中单车上的链条打过去,黑影倒了。她一看,原来是一张发黄的人皮和一团头发,等荷花走后,那张人皮又自己起来了,晃悠着跟着荷花等等,这样的情节,哪有不吓人,他们是鬼吗?在我们思想里,鬼都是无影无踪的,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玩艺。作者时刻在给我们留悬念。增加我们的好奇感。

  第二个让我产生好奇的原因就书的名字。憋宝,憋什么宝。宝还要憋吗?只听说憋过在水里憋气,让自己在水下游得远些。憋宝,这样的名字也是吸引人的原因。看了好几个章节后,对故事的内容也有了一点了解。原来憋宝,就是憋以前深埋在地下,或者古代给死人陪埋葬的宝贝。根据地点,根据时间,根据寻宝人的经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宝贝。从作者书里面的意思来说,憋宝人憋到宝贝基本没有失误,虽然每一个憋宝人都有师父,都有学习的。但是他们的师父又是从哪里学到这些东西的。难道就是书中,一些史书中吗?还是根据民间的传说呢?这和寻宝人有什么区别?这本书中,周老三的师父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是否存在这个世上没有人知道,连周老三都在寻找。同时他的师父,作为高等级的憋宝人,为什么会带出一个憋宝的徒弟,又会带出一个寻宝徒弟,难道这是独门手艺吗?周老三的徒弟,小青子,这个年轻人,我感觉他也是一身武艺在身,也艺高人胆大,也敢出来憋宝,他陷在那个古洞里,见到那个白发人,是不是周老三的师父,小青子的师祖,作者依然如此。看来只有到VIP章节里面去领会这种神奇了。

  作者的文笔还是比较清晰的,思路也很顺畅。每一个章节写得还是完整,字汇也是用得比较平常的那一种,让人通俗易懂。每一章节衔接也比较紧凑。也许是故事的铺开的内容比较多的缘故,有的故事不能马上满足读者的心理。就如小青子遇险后,说了很多的章节,也没有说出一个结果来,反而是讲一点文章的内容又被切换开了,变成另外一个内容。小青子的遭遇到底怎样,也许也是作者准备留到VIP章节里去讲解,给大家解除这些疑问的。

  这是一本非神非鬼的故事,讲来讲去有点像我们平常听老人讲的一些典故一样。我记得就老人说的,雷打死人了,是因为被打死的那个人,在世时做了亏心事,连雷公都震怒了;水里淹死人了,是因为水里面有水猴子,人在游泳的时候,他要找替身,好自己去投胎转世。因此,必须有人接任。作者是不是听了民间的一些故事,写出了这神奇的故事出来。我们平常说,要写出一本好书,必须到民间去,到社会上去,到实践中去,因此,作者应该是如此吧!喜欢听神奇故事的,不如去看看这本书,也许会让你另有所获。

(编辑:moyuzhai)
推荐资讯
  • 古代言情网络小说的“反言情”主题

    古代言情网络小说虽有“言情”之名,却始终存在着“反言情”的主题与 书写络脉。从历史同人到清穿、宫斗、宅斗,这一类型演变过程也是“反言情”趋势越 来越突显的过...[详细]

  • 网络侦探推理小说创作迎来新风口

    侦探推理小说、言情小说与武侠小说可以说是纸质图书时代最重要的几种通俗文学类型。而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之后,言情小说除了原本的都市、校园等传统题材之外,还衍生出...[详细]

  • 齐橙的《何日请长缨》:大气磅礴的历史感

    《何日请长缨》则起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全球化来临的1995年,关注的是中国当代工业的新发展,指向了重新崛起的强国梦。齐橙对此有精确的创作阐述:“我创作...[详细]

  • 《灵境行者》破解副本与都市异能流美学

    《灵境行者》以都市“小人物”为抒写对象,以破解灵境副本为背景,以人间真情为线索,折射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职业特性影响人物精神与行为的可能性,诠释了灵境性对人性的...[详细]

  • 网络文学的两个传统,由《大奉打更人》说开去

    网文读者可以用网络文学自身传统去解释和补充他们面对的虚构世界,即便过于奇异,仍旧可以说服自己接受设定,并且为之后遇到的更加奇异的世界设定做铺垫。但是社群之外...[详细]

  • 跳出“虚焦”书写,真实城市在网络小说中凸显

    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紧密相连。中国网络文学成长于中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随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网络文学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数字河流,悄然成为连...[详细]

  • 诡异无限流小说推荐

    当今的网络小说,如果仅靠某种元素,似乎已经无法刺激到读者的阈值。很多网络小说呈现出“综合”的倾向。尤其是近年比较火的”模拟器“流小说,更是比无限流更上一层楼...[详细]

  • 府天:网络小说的迭代、升级以及改编

    离开大学校园,踏入职场的2004年,对我来说,可以算得上是网络文学元年。而仅仅不到一年之后,我就因为书荒而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旅。如果算上纯粹作为读者的时间一年,至今...[详细]

  • 网络小说嫁接短视频,跨界传播能否持续

    在短视频平台里,有不少这样的视频:“地铁跑酷”游戏、切肥皂、做蛋糕等解压素材的画面,搭配由网络小说文字自动生成的AI(人工智能)配音。这类视频被制作者称为“(小说)推...[详细]

  • 人机结合,是未来网络小说的创作趋势吗?

    近期,以ChatGPT和Sora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引起广泛关注。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究竟几何?社会各界已有诸多讨论。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大模型传播学发展研讨会上,...[详细]

  •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