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老树:网络小说是中国传统小说的当代表达
近日,作家小桥老树新作《侯沧海商路笔记》亮相网易云阅读。小桥老树日前接受了媒体采访。
小桥老树本名张兵,35岁开始创作小说。其作品大多描绘大时代背景下的都市现实和主人公的奋斗历程。
本次发布的新书《侯沧海商路笔记》讲述了一个出身于国营企业工人家庭的小说主人公侯沧海经历数次创业成功与失败,几经沉浮,默默地积蓄力量,最终收获成就与爱人的奋斗故事。
谈及新作中的故事,小桥老树告诉记者,其实在自己所有的作品中,创业总占有“很重的比例”。他坦言,这是自己“最熟悉的行业”。同时,他也将这些人看做是“草根英雄”。
“我周围有很多朋友和亲戚都是创业者,我曾经的工作对象也有很多企业家,所以对这个群体有深入的了解。他们具备改变命运的强烈欲望,他们具有不怕失败的草根精神,他们的奋斗之路充满艰辛和曲折。”他说。自己也希望能够记录变化着的社会以及创业一代人群的故事。
事实上,和作品中的这些人物相似,小桥老树也经历过“创业”的过程。他曾直言,由于妻子生意失败,自己又需要贴补家用,才开始在网络上写小说。“如果没有网络发表的机会,我估计不会走上写作的道路。”他说。
对于小桥老树来说,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第一部作品就给他带来了不少收入,从此他就进入了写作者的行列。
“网络看起来没有门槛,但进入以后发现其实门槛非常高。”同时他也承认,“网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是一个可以创造奇迹的地方”。
如何看待网络文学?小桥老树说:“如今是数字时代,从输入到贮存再到传播,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网络必然会深深影响整个文学形态。”
不过,作为一位网络作家,他同时认为,“网络小说是中国传统小说的当代表达,中国式审美在网络文学作品上反映得更为明显”。“听故事是人的本能,原始社会人类住在山洞里就要听故事。以后不论社会如何发展,听故事的本能都不会变,变的只是形式。”他说。
(编辑:moyuzhai)珍惜“微末而珍贵的诗情”——读付秀莹
1935年,作家丰子恺写下了他的代表作之一《车厢社会》。在这篇并不长的文章中,作者回顾了他对“坐火车”这一现代社会中司空见惯的体验从新奇到厌...[详细]
从骆平小说《在弥勒》说开去
骆平新近发表的《在弥勒》同样以“旅行”为楔子,实则是以黑色幽默的利刺,激活了我们体内潜藏的“知识分子”记忆细胞。...[详细]
古代言情网络小说的“反言情”主题
古代言情网络小说虽有“言情”之名,却始终存在着“反言情”的主题与 书写络脉。从历史同人到清穿、宫斗、宅斗,这一类型演变过程也是“反言情”趋势越 来越突显的过...[详细]
网络侦探推理小说创作迎来新风口
侦探推理小说、言情小说与武侠小说可以说是纸质图书时代最重要的几种通俗文学类型。而进入网络文学时代之后,言情小说除了原本的都市、校园等传统题材之外,还衍生出...[详细]
齐橙的《何日请长缨》:大气磅礴的历史感
《何日请长缨》则起始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全球化来临的1995年,关注的是中国当代工业的新发展,指向了重新崛起的强国梦。齐橙对此有精确的创作阐述:“我创作...[详细]
《灵境行者》破解副本与都市异能流美学
《灵境行者》以都市“小人物”为抒写对象,以破解灵境副本为背景,以人间真情为线索,折射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职业特性影响人物精神与行为的可能性,诠释了灵境性对人性的...[详细]
网络文学的两个传统,由《大奉打更人》说开去
网文读者可以用网络文学自身传统去解释和补充他们面对的虚构世界,即便过于奇异,仍旧可以说服自己接受设定,并且为之后遇到的更加奇异的世界设定做铺垫。但是社群之外...[详细]
跳出“虚焦”书写,真实城市在网络小说中凸显
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紧密相连。中国网络文学成长于中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随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网络文学如同一条蜿蜒曲折的数字河流,悄然成为连...[详细]
诡异无限流小说推荐
当今的网络小说,如果仅靠某种元素,似乎已经无法刺激到读者的阈值。很多网络小说呈现出“综合”的倾向。尤其是近年比较火的”模拟器“流小说,更是比无限流更上一层楼...[详细]
府天:网络小说的迭代、升级以及改编
离开大学校园,踏入职场的2004年,对我来说,可以算得上是网络文学元年。而仅仅不到一年之后,我就因为书荒而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旅。如果算上纯粹作为读者的时间一年,至今...[详细]